设计:紫砂壶艺术之魂

更新时间:2024-03-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0272 浏览:93561

紫砂壶,从雏形起步的偏重于实用性形态,至目前成为“艺术晚辈”后侧重于实用性与艺术性兼容并蓄的形态,这体现的是一种生活化的传承,体现的是一种艺术化的灵动.而能将生活与艺术之结合进行设计,为紫砂壶的创作之魂,更是紫砂壶的价值之所在.

一 ,基于生活的设计,为创作之本.

“千种妙香盈融待贵客,一壶真味和合承嘉宾”.紫砂壶的实用价值,首先便体现在泡茶、品茶的功效上.玩味者只需端过那壶,稍稍一倾,一股饱满丰盈的水柱就从口中流畅地泻入器皿,手指在壶盖的小眼上轻轻一压,水柱又魔术般停止.由此而知,在壶的设计上,如若容量过小或过大,均满足不了品茶者容量适度、高矮得当、口盖严密及出水流畅的实用需求.其次,便体现在把玩者的手感之功效上.把玩者用手拿起壶把根据自己习惯用一手指按盖上看是否舒服,而且其他手指不会触及壶身,如果有其他手指触及壶身会因泡茶时烫手而拿不住壶.同时,要考虑壶盖与壶身是否有间隙,间隙太小壶盖则太紧,泡茶时会有茶梗卡在里头拿不出来,间隙太大在倒茶时壶盖容易掉落.由此观之,这设计上,需根据把玩者的手型大小,设计壶身与壶把,更需左右摇动听壶盖与壶身轻微撞击声,切准两毫米的间隙盖边线跟壶口线要整齐服贴成一线,转动时不会出现太大的距离.

“源于生活”,是紫砂壶创作设计的首要要义.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鱼虫鸟兽,展开创意设计,如壶身浅塑波浪,波浪中龙伸出首部,龙尾卷成壶把的“鱼化龙壶”,造型以仿真象生类风卷锦葵为形的“风卷葵壶”;也可以借鉴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展开联想设计,如壶钮,壶盖,身壶,由小中大三个顺序排列的球体组成的“掇球壶”;也可以根据生活器皿,进行相似设计,如“石瓢壶”;更可以模仿人物造型或器官,进行延伸设计,如“西施壶”.

二 ,传承文化的设计,为创作之源.

“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紫砂壶创作设计的又一要义.其高,就高在设计上必须体现文化的传承.以道家、儒家、法家、杂家等诸子百家为代表中华本土文化一脉相承的紫砂壶,必定也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元素.

这样的文化传承,首先便在于壶型的设计.以“道”为例,“万物负阴而抱阳”,而紫砂壶则既“负阴”又“抱阳”,在任何一把紫砂壶上,我们都能够感受到阴柔与阳刚的结合;以“儒”为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靠“仁”,而紫砂壶彰显一种理智、灵动的包容主义,其胸怀开阔,海纳百川,立足中庸,兼容并蓄便是对“仁”的最佳诠释.也正是由此,紫砂壶也吸纳了外来的佛教文化,实现“反正内求,去迷理惑”的机缘.传承文化的设计,最为典型的便是集和平时期的文化宣传和战争时期的司令工具于一体的“汉铎壶”;吸纳文化的设计,最富代表的则是集南洋外销、东洋外销和北洋外销三种学说于一炉的“洋桶壶紫砂”.

如此的文化传承,其次便在于壶的雕刻设计上.紫砂壶的雕刻艺术,综合传承着源远流长的“金石文化”,逐步形成了“文学、绘画、书法、篆刻”于一体的文化设计.“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等历代文人墨客的诗词,只须切合壶型,便可刻上壶身;梅、兰、竹、菊四“君子”的姿势,只须顺势而行,便能与壶融为一体.在此贡献尤为突出的,是“曼生十八式”, 他将素善书法、酷嗜摩崖碑拓、善仿秦汉、周鼎铭文拓本常巧用于壶上金石文化之中,所刻铭文、篆、隶、楷、行皆古雅绝伦,八分书尤其简古超逸,开创了文化艺术传承的先河.

基于以上两方面文化的传承与吸纳,作为“后辈”而崛起的紫砂壶艺术,也便形成了自身所特有的“紫砂文化”.苏东坡的“东坡提梁壶”、杨凤年的“风卷葵壶”,便是极佳的代表.此外,“井栏壶”,取名“井栏”,不仅源于生活中的水井,更是源于“命理之学”中有“井栏”一格,陈式老架二路太极拳谱第四十一式为“回头井栏直入”,这归于其型;而壶身雕刻或“亨泉”、或“复泉”、或“方便泉”者,全因苏州的古井栏以杉渎的“亨泉”,严衙前的“复泉”,画禅寺的“方便泉”为缘由.

三 ,立足审美的设计,为创作之根.

在设计创作的过程中,如若脱离了“审美”的价值,紫砂壶也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这美,不仅包含着上述“金石文化”品位之美,更包含着创作者内心的审美取向.具体而言,则为曲与直、方与圆、骨与肉、繁与简、实与虚、形与意等关系中的辩证与统一;而笔者更认为可以归结为对称中的和谐美与非对称中的和谐美,或者说是简约与变化、形式与内涵、现实与意向的辩证统一.首先,是简约与变化,流动着的线条,是设计中最常用的,简约与变化融于其间:简约的线条让实物有了抽象化的概括;变化的线条让紫砂壶具有了形态各异的造型;而雕刻装饰线条的变化更使紫砂壶具有了灵动的审美效果.其次,是形式与内涵的和谐统一,笔者始终认为,紫砂壶的精神内涵决定着艺术的表现形式,如若将外在的形式肤浅地理解成某些技巧或技法的运用,则是对紫砂艺术的一种蔑视,更是将艺术贬低为一种手艺.事实上,笔者对在设计的过程中,都讲表现形式与精神内涵高度地融在一体,努力实现典型作品中的典型“审美”情趣.其三,是现实与意向的和谐统一.立足审美的设计,不能离开移情.朱光潜说:“人在全神贯注中观照一个对象时,由物我两忘达到物我统一.”所谓现实是骨感的,创作设计的“骨感”便是茶壶生命和步履的支持点;理想是丰满的,其“丰满”便是茶壶体现出气定神闲的力量,与制作者、把玩者的内心心灵高度结合.唯有这样的审美情趣,方能达到“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之意境.


该文url:{$getarticleurl}

综上所述,从全手工壶的创作设计而言,必须是创作者有厚实的生活经验,扎实的文化底蕴以及积极科学的审美情趣,并将这三者与自我的内心高度融合,以“心”设计,用“情”创作,方能成为紫砂艺术的“灵魂”!

作者简介:

许仲(1964年12月―),男,就职于宜兴陶瓷博物馆,现为国家级助理工艺师,擅长制壶,尤对素光器、筋纹器等制作有深入研究,其作品共精而技巧,仿古而创新,多次参加各类评比并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