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空间中公共艺术

更新时间:2024-03-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769 浏览:16407

摘 要 :

公共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给人以最强烈、最直观的视觉感受,一座城市有形的物质文化沉积与多姿多彩的的市民生活样式以及有关城市故事与传说构成了城市的神话与活力.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有着许许多多经典或是深受大众喜爱的公共艺术,这些作品有的深深的植根于上海的土地,有的传播到全国各地乃至国外,其中很多公共艺术是与中国其他城市的设计风格很不相同的,现代、时尚、精致、新颖的公共艺术特色蕴涵其中.通过分析上海城市空间公共艺术的特点,试图发现上海公共艺术存在的问题,从而预设将来上海公共艺术的发展方向.

关 键 词 :公共艺术 ;上海;城市空间

共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给人以最强烈、最直观的视觉感受,一座城市有形的物质文化沉积与多姿多彩的的市民生活样式以及有关城市故事与传说构成了城市的神话与活力.当人们倘佯在国内或是异国他乡的步行街道、城市广场、海滨公园或大小社区的景观之中时,带来深刻印象的往往是散落其间的具有象征及标识意义的公共艺术作品.意境隽永的公共艺术和人文荟萃的文化场景使得人们把对它们的关注与对一座城市的记忆及印象密切地联系了起来,就如同上海淮海中路“打的少女”、外滩“人民英雄纪念塔”、人民公园“五卅英雄纪念碑”、徐家汇公园“大烟囱”.公共艺术在给城市景观带来鲜明的视觉印记的同时也陶冶大众的文化心性和市民人格,招式和传扬着城市无言的风采与特有的气质.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一方面吸收、融合着国外的设计养料,另一方面与时代的发展、中国经济、文化,以及与人们生活的需要紧密相连.以至于许许多多经典和大众喜爱的公共艺术深深的植根于上海的土地,他们有的传播到全国各地乃至国外,其中很多公共艺术是与中国其他城市的设计风格很不相同的,现代、时尚、精致、新颖的公共艺术特色蕴涵其中.

一、公共艺术凝聚城市文化

(一)承载历史记忆

1德国的G.阿尔伯斯教授说:“城市好像一张欧洲古代用作书写的羊皮纸,人们将他不断刷洗再用,但总留下旧有的痕迹.”它生动、形象地说明我们人类聚居的建筑和建筑群是它的文字、符号、语言和辞章.随着时代的变化,它也在不断地被涂改,但城镇的组织、街区的结构、个体文物建筑每每遗存下来就成了文化的积淀.上海由于特殊的生产条件和文化观念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城市形态、有着自己的内涵体制.公共艺术作为城市结构的一种元素承载着上海特殊的历史记忆.比如外滩《人民英雄纪念塔》(图1,图2),该作品在外滩开放空间区域创造了一处代表城市历史记忆的纪念性空间.巨大的下沉式广场是人们瞻仰和怀念先烈的主要空间.环型的墙面镌刻着上海百年来的革命斗争历史.广场采用现代的流动空间设计手段,使人们能沉浸在相对洁净的纪念性氛围中.三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擎天巨柱拔地而起,宛若无言的丰碑,追念着为上海解放而英勇献身的革命先驱.另外徐家汇公园的《烟囱》(图3)代表了徐家汇的过去与现在.在设计初期,原本想要拆除它,而在设计者眼中,它有着特殊的的历史价值.现在徐家汇有如此繁华的景象,是基于解放后几十年的历史积淀,承载了人们对徐汇区几十年的记忆.

(二)彰显地域特色

《走向景观的公共艺术》这样定义地域特色,它是一个地区或城市的内在气韵与外在表现明显不同于其他地区或城市的个性特征.对于公共艺术来说则意味着艺术创作和设计的表达形式、物质材料、工艺方法、表现题材和文化内涵等,实现与城市空间的自然和文化多维元素的内在关联融洽.上海的多伦路是一条文化名人街,有句话说2“一条多伦路,百年上海滩”.上海虹口区多伦路曾经是当时中国最为优秀的文化人汇聚的场所.这些人物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在不经意间,影响了上海,影响了中国.2006年1月6日一系列雕塑(图4―图7)在这里落成,一批中国优秀的中青年雕塑家,将他们对多伦路文化先贤的景仰,将他们对于往事的想象和追忆、变成了凝固的塑像.

(三)突显公众特质

城市发展要充分反映普通市民的利益追求.公共艺术无论置于城市的广场、街道,还是置于公园、社区,它都要让人看懂,从而才能谈得上被进一步理解、认同,才能实现艺术与大众,艺术与生活的交流,否则,公共艺术只能是一个没与生命的物质性存在.3《打的少女》(图8)是淮海中路上的第一座铜像,具有市民特色,其创作灵感来源于大众.该作品自然、生活化的造型,巧妙融合于周边环境,在来来往往的行人中,她仿佛就是都市中的一员.2000年《打的少女》的被盗使得该作品获得公众极大的关注,大家忽然意识到这一描摹城市普通市民的艺术作品原来已经植根于环境当中,植根于文化和集体记忆当中,成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2006年5月24日,《打的少女》(图9)终于在公众的期盼中又回到了淮海中路、茂名南路地铁口.作为一尊独具风格的城市雕塑,失踪了4年的“打的少女”,她的价值已经不仅仅在于她传神的人物刻画、突出的艺术风格,更在于她失踪后唤起了人们对于城市公共设施的保护意识,以及如何捍卫城市文明的认真思索. 以及九子公园雕塑,在设计上都有丰富生动的细节,在位置选择上都力图创造一种场景氛围.事实证明,公共艺术的细节化、场景化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和共鸣,公众的参与与互动使公共艺术不仅是对空间的装饰,更是对空间的创造,公众艺术是属于公众生活的艺术.

(四)表达人性关怀

城市应当是一个爱的器官,而城市最好的的经济模式应是关怀人和陶冶人.林璎有句话说:“无论是出于社会目的还是审美目的,在所有的作品当中,我都在试图创造一种能够与参与者们进行亲切对话的氛围,一个工人们沉思的地方.无论我的作品有多么的大众化,也无论有多少人参与其中,我总是喜欢把自己的工作看作是一个创造与每个人交谈的过程.”这句话很好地反映了公共艺术所坚守的价值取向以及从事公共艺术创作的艺术家对环境、对社会、对公众所秉持的创作态度.巨型雕塑《白玉兰》(图10),在熙熙攘攘的人民广场地铁站1号线和2号线换乘大厅的天花板上,作品采用上海市市花白玉兰为元素,生动地刻画了“白玉兰”奋发向上的形象.雕塑顶端露出地面部分为人民公园的喷水池,嵌有花瓣形状的玻璃把地上地下分开,白天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它一方面方便了穿流在地铁换乘站内行人的采光,另一方面作为换乘大厅的标志,给人们以方向的引导.此设计获得了上海市人民的认同.《观弧桥》(图11)作为世博公园里体量最大造型最抢眼的公共艺术品.以“人”为中心,桥身自由连续的木条裁剪不仅增加了观弧桥竖向设计空间的层次感,还可以使光源透入,方便行走,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交通,以及步移景异的观景桥. 二、上海城市公共艺术的走向


由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背景,公共艺术成为一个特定时代的产物.上海公共艺术在与其他艺术形式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形式、内容、材料、功能上都有了新的发展空间和新的领域.上海公共艺术多元化日趋明显.

(一)空间更加广泛

上海的城市公共艺术多见于城市公园、广场、街头、城市重要的建筑周边,目的是对建筑和环境之间的美化.将来,公共艺术的展示空间延伸到各种形式的街道、广场、公园、园区、社区、景区以及机场码头、行政交通、文教、医疗建筑设施,商业、金融、体育、娱乐设施等空间.公共艺术还会渗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走向更加细微的生活空间,可以提高社会对艺术的关注度,增加艺术群众,让艺术在社会存在的意义更加深远.此外,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影响下,国际城市间相互交往,民族区域之间相互交流,从而能产生了一些“国际文学”“国际艺术”“国际文化”的客观情形,各种大型的国际展览成为公共艺术展示的平台.使得公共艺术的文化视野得以扩展.(图12-图14)

(二)主题趋于丰富

上海的公共艺术的主题起初大都是以国家意识、民族形态、精英文化为主,而随着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公共艺术的主题逐渐走向大众趣味性.今日的大众趣味追求的是艺术的通俗性(图15)、刺激性、感官性(图16)、娱乐性(图17)、不再追求或有意回避宏大的叙事、深刻的思想、形而上的观念和艰深晦涩的艺术语言.

(三)媒介呈现多样

上海的公共艺术媒介已呈现一种多样的趋势,而在将来将更丰富多彩,首先从材料形式上来说,过去人们常用的泥土、木竹、石材、青铜陶,到现代的人工材料不锈钢、玻璃、纤维、声光电等,体现着时代的文明.如五角场《彩蛋》(图19-图21)而在将来公共艺术的材料会将涉及声、光、色、火、烟、味如蔡国强《晴天黑云》.

这样看来,所有的材料在艺术家的眼里都成了他们的手上玩物.从表现形式上来讲,公共艺术不仅表现在传统的雕塑、壁画、构造小品、各类公共设施,还有很多丰富多样的大地艺术、装置艺术和行为艺术.

(四)公共互动深化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人们对公共艺术的需求,公共艺术的互动深化越来越明显.公共互动是一种关注“人”与“人”之间、“人”与“公共艺术品”之间、“公共艺术品”与“所处环境”之间和谐互动的作品.这样的公共艺术突破人与公共艺术品之间“观赏”与“被观赏”的简单关系,创造出体验与被体验的深层次互动;公共艺术是一种为公众怎么写作的艺术形式,它不仅应该具有装点城市、启迪人们思考等审美功能(图22),还具有相当的公共空间交往的功能,允许人们进入其中嬉戏逗留(图23).这不仅是一种国际趋势,更是对城市环境和人们需求的理解.

三、结语

上海城市公共艺术发展至今才20几年,但是上海的公共艺术发展迅速,表现出了一个国际大都市对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博大胸怀.同时,也展现了上海的公共艺术的魅力.随着时代的进步,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含义更加广泛,人们需要的“公共”艺术还没有真正落实.这就要求我们在将来公共艺术更多的走向大众参与,而不仅仅是少数精英艺术家的决定.

【参考文献】

[1]孙振华.历史人物肖像雕塑的新课题[J]. 画刊,2006,07:16-17.

[2]杨烨.众里寻她千百度――上海“打的少女”雕塑盗窃案侦破纪实[J].人民,2004(02)

[3]郝卫国,李玉仓.走向景观的公共艺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