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笔人物画艺术中的美

更新时间:2024-04-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0219 浏览:43735

摘 要:工笔人物艺术题材,大多来源于人们生活的形象、事物,在生活中发现美来体现工笔人物美的本质,文章通过分析中国古代绘画大师的作品和对感性溶入工笔画的现象,阐述了美是艺术家通过感悟表现自然真实的美.

关 键 词 :工笔人物艺术;生活;题材;色彩;线条;

美在于我们生活的任何事情中,凡是能让我们内心有所触动的,想要表达出来的内容,那正是你想要发现的美,要对生活有一个积极的心态,热爱生活,充满热情的接受事物,这样会激发我们发现美的眼光,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最质朴、自然的生活是换起我们对艺术创作的力量,生活是表达美的源泉.

一、感悟大师作品中的美

古代的工笔画题材是丰富多彩的,线条是明朗有力的,作品给人以深厚大气的印象.多读一些名画作品,学习古画的美,这是追本溯源,可以不受当今绘画的影响,提高审美趣味,强化对艺术的敏感度.这种感悟性的美会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到画面里.只有根基打牢才能走得更远,先有继承才能有传承.

作为人物画中善画妇女儿童题材的张萱,他生活在盛唐时期,作品有《捣练图》.《捣练图》描绘的是宫廷中妇女,在加工白练时的捣、练、织、修、烫平等劳作的画作,很有生活内容.在人物形象上都是圆脸、小嘴,肥而不臃的身材,体现了盛唐时的贵族审美标准.张萱的绘画特色是善于表现面部的刻画,以“朱晕耳根”展现妇女面部红润,气色好.他用笔都很工细、有力、匀整.衣服、器皿家具多用朱红、橘黄、翠绿等明快的色彩,把宫廷生活表现得华丽丰富多彩.张萱用心经营画面中的颜色,多而统一.不同的衣服色调,毯、凳、火盆、捣杆等器具的摆放都和它们所使用的颜色相互呼应,颜色是为了烘托画面的气氛.使分散的三组画面在独立中找到了统一,而且各有情趣,画面轻松活泼.在盛唐用宫中妇女为题材作画说明当时社会开放,女性地位相对较高,侧面反映社会的进步性.

学习人物组织安排还应该看《韩熙载夜宴图》,先说韩熙载,他是北方贵族,后唐时中了进士,有才华和抱负,但一直怀才不遇,他以沉浸声色欢乐的方式逃避李煜对他的猜疑,以保求个人安全.李煜派画家顾闳中夜至其家,观察他的生活情况,进行真实的绘画创作.这幅画面由听琴、观舞、休憩、赏乐、欢笑,五部分组成.画面场景组织复杂,人物众多,而且有端坐、站立、洗手、正面、侧面,多种动态,每个人各有特点.第一部分讲画中的韩熙载侧身坐于床上,头戴高冠,两眼凝视前方,双手自然下垂,默不作声.第二部分讲韩熙载击鼓伴奏,面对宾客的喝彩和掌声,他却蹙眉、郁郁寡欢,心情苦闷.第三部分讲在宾客都散去后主人公自己也疲倦了,以大家的欢乐来衬托他内心的孤独.第四部分讲主人公坦胸露腹,表面上在自得的欣赏乐伎的演奏.乐伎表情各异,但人物姿态优美,生动、真实.第五部分是韩熙载与宾客们同乐伎调语欢笑的情景.这五段空间用装饰物屏风隔开,在独立中整体起来.它是一个历史题材的故事,很有历史研究价值.

工笔人物画在宋代时还出现了风俗人物画.风俗画的出现表现了政策对老百姓生活的关注.苏汉臣是宋代风俗画的代表作者之一.他的代表作是《秋庭婴戏图》.他用笔细劲,着色鲜润,他笔下的儿童健康可爱.画面中描绘的是庭院一角,在一个嶙峋的巨石下,菊花盛开,两个满脸天真活泼的儿童在花下玩游戏.表现孩子烂漫、稚气的一面,用巨大的石头占据大半个画面,儿童为主体却只用了画面左下角的一小块部分,这让读者更集中目光去看主体对象.这幅画最大的特点是对细节的描绘分毫不差,用线的长短、转折表现衣服不同的质感和层次.小男孩用的是硬而碎的线条,而小女孩用的是圆润的线条,一个表现锦缎花纹,一个表现纱裙.《秋庭婴戏图》的出现也是儿童题材的创新.

二、感性的内心溶入理性艺术的生活美

每件优秀的作品,在人物的形象上,动作的形式上,看上去都很美,但这些人物并不是真实到用相机一样的描摹记录下来的美,而是要通过画者内心和对这个人物的看法,塑造的美.这样表达的作品才会有作者的思想,才能有生命力.

(一)工笔画中的题材美

当代工笔人物绘画多以女性题材为主,其实女性很难表现,因为很多人都有一种思维:画中都是.很多人在表现女性时,神态动作和形象的感觉都一样,那么画中的人物就概念化而缺乏生命力了.少女的形象表现是多样的,最好表现的部位是敏锐的眼神.何家英的《舞之憩》中少女练舞间隙休息的眼神;《秋冥》那样单纯清澈的眼神,这都是作者赋予对象自己情感的表现.作画的思想应该是追本溯源的,这样才能给人以美的感受.每个画家心中都应该有一个审美标准,对美都有不同的感悟,它包含了技法和创作精神两大突破,这也是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原因.


绘画选材上以最真实的生活为美,不要拼凑画面,要有一个整体的中心思想,要用人物共同营造一种氛围,如和谐的家庭生活,一群欢乐的孩子在玩游戏耍,农民在辛苦劳作,在购物的时尚白领,可以说生活中处处都是美,只有你发现不了的,美是需要一双慧眼从中拾取的,选材背后往往表现作者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这也是作者通过作品所能主动表达给读者的.

(二)工笔画中的色彩与线条美

工笔画中一切的美都是为线条怎么写作的,线条是工笔画中的精髓.工笔中的白描不只讲究工细,更重要的是追求线条的力感和美感,所谓 “工细兼力”,反对纤细柔弱、甜软的线条,中锋用笔是饱满而有弹性的,圆润、浑厚、结实、有力量.书画同源,中国画线条变化丰富,有轻重、缓急、粗细、曲直、刚柔、肥瘦、干枯,而单是中国古代画人物衣服的褶纹就有十八种描绘,所以好的人物画,不仅仅是写实的题材,精准的造型,还要有成熟的组织线条能力,这就要求对美感有直觉性.不自然的线条是整幅画中最大的败笔.

工笔人物的艺术美是博大精深的,一切的线条、色彩都是表现它的语言.最能接近它的方式是我们深入的观察生活,把握它的平凡和真实,用心灵感悟生活的真谛.我们热爱那份宁静和谐的工笔人物美,就会更加用心深入研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