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皮影的艺术观照与历史流变

更新时间:2024-04-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873 浏览:15236

魏力群的《中国皮影艺术史》是作者二十多年皮影戏调查和研究成果的一次总结和升华,也是中国皮影艺术观照与历史流变的精彩呈现.在此之前,魏力群已经推出了《中国唐山皮影艺术》(河北美术出版社2000年12月版)、《皮影之旅》(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年1月版)、《民间皮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3月版)等专著和一系列论文.皮影是涉及到美术、音乐、文学、戏曲、民俗等方面的综合艺术,许多学者在各个方面都有所研究和探讨,但要以一人之力撰写《中国皮影艺术史》(以下简称《艺术史》),就对作者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作为“艺术史”,必须对中国皮影进行全面的艺术观照并描述其历史流变的进程,作者也正是以此为目标来撰写这本书的.全书史论结合,图文并茂,既有宏观把握,又有微观分析.除《绪论》外,全书共分七章,以影戏发展的历史为经,以影戏本体的嬗变为纬,从“影戏的起源”到“当代影戏的发展”,都有系统全面的论述,得出的结论也很令人信服.例如在对影戏形成的各种因素全面梳理后,作者认为:“影戏是在民间百戏繁盛的影响下,借鉴影子游戏和木偶戏的表演形式,采俗讲、说话的内容为演出底本,以剪纸人物为影偶造型,借光树影于窗上进行表演,而逐渐形成并完善的”(第23页).又如对于中国影戏三大区域性流派的划分,作者也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先确定一种较为全面准确的划分标准:“一方面是依据其形式特征,更重要的是要根据历史沿革和艺人迁徙等因素来分析”(第53页).“区分中国大区域的影戏分布流派便不能以声腔音乐为基础,只能侧重于历史沿革和影偶造型的特征”(第54页).然后再将中国影戏划分为以滦州皮影为中心的北方皮影、以陕西皮影为中心的西部皮影和以江浙湖广为代表的中南部皮影.虽然这种划分也还有一些小小的缺陷,不能完全反映一些区域内部影戏的细微差异,但毕竟这是作者首先提出的一种比较全面的流派划分成果.全书有破有立,对一些众说纷纭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看法,虽未必是定论,但其探索精神值得称道.作者对歧见纷呈的“大影戏”和“乔影戏”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可备一说.他认为“大影戏”是一种嬉戏的、能够引起孩童欢笑的、以人模仿羊皮大影戏为特征的滑稽表演,其实就是“乔影戏”,两者只是在不同年代的不同称呼.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南宋“傀儡戏纹镜”,孙机认为其中的图像应该是弄影戏,作者提出商榷,认为是傀儡戏,给出的两点理由也是有说服力的.关于北京东城派、西城派皮影的争论,作者的看法是:“任何民间艺术的生存、发展,都需要借鉴、吸收姊妹艺术的营养,西城派影戏吸收滦州风格的东城派,亦属正常的事情,并不必因此就必须正名为‘滦州影戏”’(第65页).此说亦公允.

清代以前影戏的文献记载非常稀少,作者尽量梳理相关资料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清代以后影戏的资料逐渐增多,作者不厌其烦地列举各地的班社、艺人和剧目,展现剧本、表演技艺、造型特征、雕制工艺和民间习俗等方面的不同情况,在注重资料的同时进行把握和全面分析,揭示了影戏一些带有规律性的发展历程.作者群二十多年来走访了一百七十多个县两千余名民间皮影艺人,积累了大量的田野调查资料,查阅了大量文献,并收集了许多皮影文物.文献、文物和田野调查资料三者互相参证的写作思路,使全书更具学术品位.

附录中的《皮影的与识别》也是作者自己的经验之谈,为皮影爱好者和专业艺术工作者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中国皮影戏大事年表》简要清楚地展现了中国皮影戏的发展历史.

书中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部分引文不够准确,注个别释不够统一和规范,且大都未标明具体页码,给读者进一步查找和复核带来不便.如第30页“《梦华录》‘京瓦技艺’篇中还记载了汴梁皮影艺人有:‘弄影戏丁仪、瘦吉,弄乔影戏刘百禽.’”此处“技艺”应为“伎艺”,作者所据的《梦华录》版本是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第1版.但一般版本相关部分为:“董十五、赵七、曹保义、朱婆儿、没困驼、风僧哥、俎六姐,影戏.丁仪、瘦吉等,弄乔影戏.”两者之间差别太大,虽然这一部分的标点还存在一些争议,但还是选择大家公认较好的版本为宜.同一页引用姜白石的诗“灯已阑珊月色寒,舞儿往往夜深还.只应(因)不尽婆娑意,更向街心弄影看.”这首诗在许多地方被误读为与“影戏”有关,实际上这里的“弄影”不是“弄影戏”,只不过是这些“舞儿”在月色下弄一片清影而已.第48页所引瞿佑的《影戏》诗,所写是否即为“影戏”,也有待商榷,笔者以为所指应为“走马灯”.

文中一些地方应该注明出处,如“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福影’(大影、腹影、府影)是一种既具有陕西和河北西路皮影特征(如供奉观音为祖师,演员即兴编词等等),又打上了南方影戏烙印(如影人大,造型仿真人形象,等等)的原始影戏.很可能,它就是滦州影戏兴起以前,早存在于滦州地区的古影的孑遗”(第195页).这段话沿袭了江玉祥的观点,应该按照规范注明出处:(江玉祥著:《中国影戏》,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2月版,第216~217页).

书中李脱尘的生卒年也不统一,有188~1938年和1880~1939年两说(第200页、250页、517页),应以后者为是.李脱尘前往河北迁安拜谒影戏专家安心齐的时间有1910年9月和1911年9月两说(第200页、517页),应以前者为是.

第94-95页“演唱影卷时”一段话,与第271页相关内容只有个别字句差异,基本上是重复的,作者可以变换一下表述方式.

全书的后半部分总体上述多论少,田野调查的成果反映也相对较少.

以上意见可谓吹毛求疵,但到底是希望《中国皮影艺术史》更好.因为这是一部学术性、资料性、艺术性和趣味性四者兼具的书,戏曲研究者、文化工作者、皮影艺人和普通读者均可获益.在皮影戏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今天,我们期待着更多这样好的论著出现,以进一步推动皮影戏的研究和发展.

(《中国皮影艺术史》,魏力群著,文物出版社2007年6月版,8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