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朱自清散文艺术的意境美

更新时间:2024-04-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413 浏览:18649

摘 要 :朱自清是我国五四新文学和现代散文的开拓者,对我国的文学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是现代文学史上难得的大师级人物.拜读其散文,情感丰富用词考究,让人回味无穷.寓情于景的意境美、朴实自然的意境美和层次分明的意境美都在其散文中有所体现,本文将从上述三个角度具体阐述朱自清散文艺术中蕴含的独特意境美.

关 键 词 :朱自清;散文艺术;意境美

中图分类号:I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1-0006-01

散文是我国的较为流行的一种文学形式,也是中华民族文化长河中的璀璨之光.朱自清无疑是其中一颗闪耀的巨星,特别是他所著的散文情感真挚笔触细腻,让人爱不释手.他的散文题材主要有如下几类:一是描写社会生活批判现实类,如《生命的――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和《执政府大屠杀记》等,直击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正义感和爱国情怀;二是描写家庭或个人生活类,如《背影》、《儿女》、《悼亡夫》、《哀韦杰三君》等,着重刻画亲情友情爱情等,人文气息较强;三是借景抒情类的散文,如《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这一类散文独具特色,最被广为传颂,下面笔者将着重分析朱自清散义艺术中的各种意境之美.

一、散文中寓情于景的意境美

意境是我国古典美学的灵魂,主要是指采用艺术意象在结合现实意境的基础上把受众带入超时空的想象国度和富含感情的幻境中.对于散文意境来说,境是为意而怎么写作,关键之处还是在于意蕴.朱自清的散文向来重视对意境的铺陈,富含个人情感,不管哪种写作方法中都蕴含着浓厚的情趣.朱自清也是一个诗人,所以散文中也包含了诗的柔美.朱自清有很多借景抒情的散文,给读者展现出一幅幅风景各异的如诗画卷:秦淮河上的喧嚣热闹、荷塘月色中的淡泊宁静、梅雨潭边杨柳依依、威尼斯的水上风情、扬州城的古朴威严、微微的春风、柔和的春雨、羞怯的春花等等经过作者的刻画都染上了独特的色彩,呈现出非同一般的美感.朱自清的笔下的各种自然景物都如同一首乐章,通过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和精妙比喻赋予他们生命,山仿佛能动,水也会唱歌,万物都灵气十足遥相呼应.巧妙的寓情于景让读者如若身临其境.在《荷塘月色》中就有很多情景结合的描写,勾勒了一幅动人的画卷.月光下的荷塘静悄悄的,各种景物好像都沉睡着,形态各异但作者却抓住了一个切入点――柔和的月光,薄薄的青雾,像牛乳中洗过的叶子和花,隐隐约约的远山,斑驳稀疏的树影,微风不时送来阵阵清香.开篇作者表明内心“颇不宁静”,可是沿着幽静的小煤屑路走向宁静的荷塘:“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利用景物的描写来突出“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深远意境.月色下的池塘风轻云淡,如家般宁静温馨,给作者提供了一个静心独处的安宁环境,宁静致远的情怀切合了作者的内心追求,给作者短暂的欢愉,但仍然可以读出字里行间那丝淡淡的哀愁,种种都构成了该篇交织纠缠朦胧意境之美.

二、散文中自然朴实的意境美

大自然的美是不加雕琢的纯粹之美,朴素平淡之间又藏着巧夺天工的秀丽.从平淡中挖掘出瑰宝是众多文学大师所向往追求的,因为往往真实平淡反而最能打动人心.古人有云:“文章不难于巧,而难于拙;不难于曲,而难于直;不难于细,而难于粗;不难于华,而难于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朱自清的散文并未追求华丽而是刻画简朴之美,这也是和作者自身性格的映照.杨振声曾点评国朱自清的散文:“我觉得朱先生的性情造就了他散文的风格,他文如其人,风华是从朴素出来,幽默是从忠厚出来,腴厚是从平淡出来.”分析朱自清散文中平淡朴实的自然美主要体现在如下两方面.

(一)真情流露的情怀

正所谓感人心者发乎于情,纵观朱自清描写家庭生活类的散文,由日常出发描写温馨幽默或伤感悲痛的人之常情,无不引发读者的共鸣.朱自清从尚真实自然,没有徐志摩般的激烈,却又以真实的情感给散文渲染了丰富的色彩.如同《背影》中父亲那远离的背影;《儿女》中令人怜惜的幼童;《给亡妇》中伟大的自我牺牲等各种或心酸或惭愧或伟大的情感在作者平静的渲染下发挥得淋漓尽致.就拿最被大众熟悉的《背影》来说,通篇仅有有一千五百字,描写的是很普通的送别,文学作品中写这个题材的文章不计其数.但是朱自清却通过两个男子角色――长大的儿子和逐渐衰老的父亲在车站的告别,刻画出了父子间的感人之情.头发花白的父亲步履蹒跚,却要赶着帮儿子去写一袋橘子在路上吃,“我”看着父亲的背影情难自禁的心酸和感动,字里行间平淡自然却又深刻复杂.

(二)口语化的描写

朱自清的散文中语言风格各具特色,不过描写社会现实和家庭伦常的的作品却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语言风格通俗朴实,直白易懂.这些作品里很难找到生僻字眼,多为口语化的叙事抒情.其中“京腔”偶尔会被运用,例如儿化音和方言等.虽然不多却胜在恰到好处,给读者以亲切自然的感觉.就像《背影》中也有很多直白质朴的对话,如文中父亲说:“事已至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描写出一个想尽力安慰儿子的慈父形象,还有诸如“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我走了,到那边来信!”对话朴素简洁,但又饱含了浓厚的父爱,两者形象立刻浮现在脑海之中,久久难以忘怀.

三、散文中层次分明的意境美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性也是有目共睹的,文风时而清新自然,时而朴素深厚.在他的散文中比较喜欢结合叠字和长短句,构成一种独特的节奏感和韵律美.不仅读起来琅琅上口、跌宕起伏,也有利于突出散文生动形象的意境美.在朱自清的散文中可以发现很多叠音词,令人眼花缭乱又被深深吸引.比如《荷塘月色》中利用叠音词来描写景色,总共有26个叠字勾勒出一幅美妙图画:“曲曲折折”的荷塘,“淡淡、静静”的月光,“田田、亭亭、层层”的荷叶,“屡屡”的荷香,“薄薄”的青雾,“隐隐约约”的远山等等,意境深远清幽,融合着作者复杂的心绪展现在读者面前.还有《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用叠字72处,所以说叠音词在朱自清散文十分常见,极大强化了文字的音乐性.散文仿佛乐曲般和谐动听,包含着层次分明的韵律美.其实是善于句式变换,让文章糅合音乐美.朱自清写作中喜欢将散句搭配整句,使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晰,也具有音乐性.例如《匆匆》中的经典名句:“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它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它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那里呢?”开始运用排比,中间加入散句,最后突出重点句,读起来结构分明意境悠远.又如《春》中的结尾,作者写道:“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本来春天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一个季节,而作者独具匠心抓住看本体和喻体共同的特点,将春天的生机比喻成刚落地的娃娃般生动鲜活、还有小姑娘似的娇艳靓丽以及青年般的健壮活力,让无形的春天有形态、有声音、有神色还有感情,如同一幅立体的画卷活灵活现的呈现在大众眼前.

综上所述,朱自清散文艺术中富含寓情于景的意境美、朴实自然的意境美和层次分明的意境美.综观朱自清的散文创作史,初期清秀脱俗,中期质朴深厚,晚期深邃悠远,具有无与伦比的人格魅力和艺术情趣,是中国散文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当然朱自清的散文中还有更多丰富的宝藏,有待我们去逐步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