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家园的重建艺术之美的延续

更新时间:2024-04-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706 浏览:132677

一、

近百岁的杨绛,笔耕不辍,花了近3年时间,在和老、病、忙的斗争中,于2007年为我们献出了一部长篇说理性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这是她继自述性长篇散文《我们仨》之后的又一部力作.

翻开这本新作,细细品读,发现这部她自称为“自问自答”的书,却似乎是专为我们年轻人而写,向年轻人重新解说人的本质和灵魂,吁求我们找回信仰,重建自己的精神家园.而这些恰恰是我们年轻一代所日渐忽视的或者说简单化、片面性理解的东西.

应该说,上述“形而上”命题,在当今社会被重新提出,具有较强的思想价值.同时,该书所蕴积的平和冲淡的艺术风格和深入浅出之笔法的使用,对于理性散文的开拓也有着较高的艺术借鉴意义.

二、

自17世纪以来,自然科学取得了巨大进步,并由此导致了人类价值观、信仰、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巨大变化.正如杨老在本书中所说,当今社会上,有的人为了“人死留名”;有的人认为“上帝下岗了,财神爷坐了庄”、“人生一世,无非挣钱和花钱享受”;我们没有了上帝,没有了信仰,只剩下肉欲的狂欢.很显然,“形而上”的命题已被不少人所忽略和抛弃,越来越多的人单纯追求“形而下”的实际性问题,其导致的结果是:我们离曾经拥有的那个精神家园越来越遥远.

对此,走到了人生“边”上的杨绛,克服诸多困难与不便,怀着一颗忧世之心,试图引导我们回到正确的人生道路上来,重建信仰家园,而这也正是《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一书的主旨.

整本书共分为两部分:第一是正文部分,它由11篇内容独立而又有着内在联系的说理性散文所组成;第二是注释部分,它由对本文作注释的14篇散文所组成.本文部分是全书的焦点和价值之所在.它融会了哲学、宗教、学、精神分析学、生理学、文学等知识,从人的灵魂问题起,逐章探讨了神鬼、人性、灵魂、灵与肉、命与天命、人与文明、人生、修身、人生价值与信仰等抽象的“形而上”命题.而《注释》部分则是对本文部分的补充和解释,两部分互补互助,相得益彰.

在本文部分,杨老以大胆的想象与论证,对许多已成定规的习见进行了颇有意味的质疑.对抽象概念的通俗定义与演证,对谬误认识的认真辩驳以及一些新颖独特观点的提出,更使得该书具有相当的创新价值.比如,该书开篇就引用科学知识和孔子等观点,并通过严密详尽的分析和考证,从而纠正了一个历史上长期存在的谬见:鬼神不是各行其道的精怪,而是孔子等所谓的“神”,是“大自然的神明或神明的大自然”,是使物质按照一定规律运动的神.


在《有关人的问题》一篇中,杨老指出:“人有灵魂,生命就是灵魂,没有灵魂的身体只能说是尸体.”杨老提出这样的观点,无疑是有着极为积极的意义的.她还认为,人的本性是双重的:食色性也与灵性良心,并指出“灵性良心属于灵,‘食色性也’属于肉”,从而使我们对灵与肉的关系及实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命与天命》一篇里,杨老对世俗人的信命观念进行了温婉的嘲笑与批判.她指出“做主的是人,不是命”.这在《万物之灵》和《人类的文明》两篇中还有详尽的考辨与分析.杨老进而提出人还需要修身锻炼,且着重要锻炼的是我们的灵魂,唯有这样,才能克服人自身的劣根性即“食色性也”的本性.为此,她列举了孔子的修身之道:礼和乐.末篇,她还对当今人们的价值观做了细致分析,指出其中的可笑荒谬之处,举苏格拉底和救世主为信仰从容赴死的壮举,启发我们须对自己的人生价值有一个正确的思考.

有着忧世情怀的杨老挺身而出,大声地质疑时下荒谬的社会风尚,灵肉崩离的思想,批判错误的人生价值追求,重提那些抛在角落里的“家常的道理”.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杨老的“自问”,其实是“他问”,即实质是对社会上流行的看似正确其实却是荒唐之谬见的强烈反驳和批判,同时也提出杨老自己对这些抽象命题的看法与立场.杨老的愿望是:人在浩瀚的物质世界当中不应当迷失自己,应该找回人自身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信仰,重建美好的精神家园.杨老走到了人生的“边”上,却仍不忘记为找回人的尊严和价值而大声疾呼,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她是我们年轻一代在新世纪的灵魂启蒙者.

三、

熟悉杨老及其作品的人都知道,杨老非常推崇“以和为美”的中国古典艺术原则,并有意识地带进自己的文学创作中去.早在《我们仨》里,她就用简洁平淡的笔触叙事记人,写景状物,使全书深情满蕴而不溢,却透出一股平淡冲和,朴素自然的清香.老实说,平和风格在叙事性散文里容易做到,在批判性的说理文里想达到有较大的难度.不过,杨老做到了,而且似乎做得“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全书中,对要进行批判的世俗观点、看法、行为,杨老常先以问句提出,然后再用常见的生活现象、历史典故、科学知识或自己的亲身经历加以辩驳及纠正.说理起来也是层层推进、缓急有致、不急躁、不强词夺理,从而既避免了感情用事又使自己的观点富有很强的说服力.如在《神和鬼的问题》一文中,针对一些人认为“信念是唯心,是迷信”的谬论,杨老以“唯心,可以和迷信画上等号吗”设问,随后用“真、善、美”这一永恒的“信念”进行反驳,使“信念≠迷信”的命题最终得以确立.值得注意的是,杨老的思考并未仅停留于此,而是顺着话题,进一步把讨论引向深入.她告诉我们,经科学证实,大自然有规律,因而有大自然的神明.与此同时,杨老辅以孔子、樊迟、子思等关于“鬼神”的有趣谈论,使我们大悟:原来古人所指“鬼神”是指大自然的神明或神明的大自然,而并非我们自己内心所臆想的,各行其道的精怪、鬼魅.至此,又纠正了大多数人对“鬼神”概念的错误理解.

很显然,全书中的每篇文字都说理有序、层次分明、逻辑性非常强.更令笔者折服的是,用来说理的语言读来往往还使人感觉到颇为活泼、风趣而不乏机智.全书中这样的例子和语言可谓不胜枚举、俯拾即是.另外,平和的风格也来自于杨老的表述视角或者说叙述立场:即她没有像权威一般高高在上地板着脸讲大道理,却更像是一个心平气和的长辈、亲人抑或说朋友,一边和我们亲切交流,一边还期盼着我们能从中悟出真义来.

的确,杨老深得中国古典文学创作之精髓,对深入浅出之创作笔法也颇有研究:即用浅显的笔致写出深奥之哲理.我们知道,说理文不可避免的一个事实和难题是:说理性色彩较为浓重,这极易使普通读者感觉文章枯涩、乏味,很快失去阅读兴趣,而使说理文遭受难于被理解的尴尬.但令人惊喜的是,杨老以其老到、工巧的艺术手法使她的目的如愿以偿.你看,她那恰当、形象而生动有趣的比喻;那古今中外名人轶事、典故、俗语等的旁征博引,无不使那些原本深刻、抽象的事理变得有形有滋有味.而对于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科学知识、现象、概念的介绍,也处理得游刃有余,使我们读起来丝毫也不吃力.介绍概念时,往往用日常俗称加以说明和注释.如此一来,就完全可以避免在谈到科学知识时可能带来的干瘪乏味感,而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四、

此外,在结构方面,该书也显得极有章法而匠心独运:本文部分一共有11篇,每一篇散文提出和解答一个中心问题,并且环环相扣,前一个命题的解答为后一个命题的探讨做好铺垫,如对“人的个性与本性”的论辩引出下一章的中心命题,即“灵与肉”.该书的语言延续了杨老的一贯特点:简洁、朴实无华却蕴意深刻;多用短句,但表达得如行云流水.

总之,该书在美学特质上,既传承了中国古代,尤其是明代散文的精华,又内蕴着杨老独有的风格.它为丰富当代中国散文,做出了很好的探索,具有较高的艺术借鉴意义.

最后,我们还想说的是,杨老在年迈时,能以儒家的积极入世之思想和精神,用雅俗联璧的文字,力图匡正社会上种种不良思想的做法与努力,彰显了杨老巨大的人格魅力和作为知识分子的忧世情怀.读罢此作,我们不禁为她的崇高精神所感动,也为她精湛的艺术手法叫好.《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在杨老九十六岁高龄时出版,毫无疑问,是广大读者收获的又一份宝贵的精神食粮.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