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焰肖像绘画的艺术魅力

更新时间:2024-03-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492 浏览:20144

摘 要 :

毛焰的肖像绘画在当代肖像绘画创作领域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以其非常自我的情感描绘他笔下的每一个人物,含蓄而节制地表达自己的文人品位与精神指向,超越传统,在写实主义自身的语言模式中努力探求一种当代可能性.

关 键 词 :写实主义;古典绘画精神肖像;视觉;文人画;梦境

曾有位作家这样写道:“如果一千个人中,有一百个人,有自己与大环境格格不入的内心世界.一百个人中,有十个人有离开这个跑道,忠于内心的勇气.十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获得了成功.那么未来的社会,也许会大不一样吧.”毛焰,就是这样一位与众不同的艺术家.他的绘画始终坚持着自己内心真实情感的表达,纵使这个社会会被许多物质环境所左右画家的艺术心理,但他却说:“绘画是一种信念,不是炫技,不是职业,是一种自然而然.”

超越传统――极具魅力的个人色彩

看毛焰的肖像画,会给我们一种与以往的肖像截然不同的感受,如作品《小山的肖像》 《记忆或舞的黑玫瑰》 《青年时代的面孔》中,这些形象,苍白而几近与消失,苍茫飘渺,表达的已不是肖像其本身的含义,而似乎在抒发自己对于文化的领悟与深思,对这个浮躁的物质世界的一种反思.在人物的刻画上,并不着意于人物形体的精确再现,展现给大家面前的人物肖像并不是如实的人物相片,而是以灰色的冷暖色调,没有主题背景,没有面部表情,但你却能从中感受得到人物在当时的状态下,是愉悦亦或是悲伤,甚至能感受到人物的灵魂.不论是在人物的刻画还是观念的传达,这些无疑是超越了传统写实主义之上的,保留传统又超越了传统,立足当下,一心传达自己所感受到的周遭世界,这是毛焰的肖像绘画异于他人的特别所在,并以他极具魅力个人色彩探求着当代绘画的精神所在.

探求精神肖像

毛焰的肖像作品让我想到了卢西恩弗洛伊德,在弗洛伊德的作品中始终在关注着描绘对象的精神本质.而毛焰肖像作品被誉为当代的精神肖像,使我不得不将他们结合起来.卢西恩?弗洛伊德的绘画正如他的生活为人那样,他想洗澡就去洗,没必要跟别人一样,绝不会被西方现代美术思潮而左右.毛焰就酷似佛洛依德,他对肖像几近于痴狂,以至于过去十几年一直坚持肖像题材的创作.在毛焰看来“写实主义的肖像绘画应当在保持古典主义的严谨造型的同时,应该加入自己的主观观念性,体现自己对社会、历史、文化的一种理性的思考,而不仅仅是细致地描绘客观对象.”[1] 有这样的体悟,使得他的肖像本身被赋予了另一种感悟,是社会,历史,文化中寻求的精神肖像.


新鲜的视觉表达

毛焰的肖像给人们一种新鲜的视觉传达,而其独特之处在于他的视角和对画面人物神经质的传达,在毛焰那里,技巧不是重要的和第一位去考虑的,而真正的目的是怎么通过这种技巧去开启一种新的视觉可能.[2]不论是早期的朋友系列作品还是后来的托马斯系列作品,从视觉上看其画面的视角都极具有特殊性,要么从俯视的角度,或要么以仰视的角度去描绘对象.就是这种夸张的角度,强烈的感,构成了一种新的视觉刺激.毛焰视觉创新之处还在于对人物造型上的神经质的传达,如他的早期代表作《我的诗人》中的对韩东的描绘,棱角分明、瘦削坚硬,每一处线条和色块似乎都在倾泻着神经质;他的作品都能给人一种神经质的敏感和紧张感,仿佛每一个小笔触都是一个神经末梢,在一明一暗的班驳中流露出不安,疑虑和心跳过速.这些独特的视角以及对人物夸张的描绘都毛焰作品中一些最重要和最具特质的元素,也正是这样别样的独具创新的元素,给肖像绘画注入了的新活力.

文人画的笔墨趣味与画境的营造

色彩的极度绚丽会让人头脑复杂使人心生厌倦,相反低明度的色彩会给人们一种宁静,淡然,净化人心.毛焰的绘画就能给人一种纯粹感,色彩极为简约,几乎就是黑白灰在画面上的反复重组,但就这样看似简单的色调,却让人反复琢磨推敲.“中国传统水墨讲求墨分五色,以黑白表现纷繁世界,表达画家对于世界的体悟与观照.毛焰秉承水墨精神,用油画材料在画布上表达自己的体悟自然与文化思考.” [3]毛焰独特的灰度感觉同时营造了一种如梦一般的画境.我想这是丰富的色彩所不能营造的,这种笔墨趣味和画境的营造在其《托马斯》系列作品中表达的最为明显,如同水墨一样的简约色彩,不断的对托马斯进行描绘,画中的托马斯像是被推入一个如梦境和回忆一样的情景里,而这样的画境必须以他选择的高灰色调为承载,在这种难以捕捉的色调中寻求色彩冷暖、虚实的微妙变化,从而造成了虚无缥缈、迷离不定的效果.当中国画家绘画西方人物,毛焰在他的油画作品中却是用文人的笔墨趣味与中国传统绘画意境来诠释他眼中的西方人物,甚是独特.

【参考文献】

[1]宋继瑞.毛焰精神肖像的描绘者[J].上海证券报,2007.(09)

[2]毛焰的肖像绘画特征分析[M/MT].

[3]何建乐.毛焰油画艺术初探[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05)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