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更新时间:2024-01-3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0846 浏览:143755

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和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在实际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始终让学生处于“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境.现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来谈谈本人的一些拙见.

一、设疑新颖,激发情趣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度,激活思维,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课堂提问要讲求提问方式,改变提问角度,使问题提得巧,发人深思,要力求新颖,讲求新意,能激发情趣,切忌问题提得平平淡淡,老调重弹.例如在讲《苏州园林》时,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同学们,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游苏杭”“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美在山水,苏州美在园林,苏州园林有什么特点呢?它美在何处呢?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苏州园林》后,回答老师的问题.这样的设疑导入,既创设了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抓住契机,设置矛盾,激活思维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从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师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认知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决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如《死海不死》一文,一开篇可让学生思考:题目中的两个“死”,是什么意思?“死”与“不死”矛盾吗?文末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死”又是指什么?这一番提问,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文本学习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寻找答案.最后,当学生理解了“死”的三个不同含义时,也就掌握了死海的特征以及形成过程.原本看似枯燥无味的说明文却能使学生学得饶有趣味,关键在于教师如何结合教材,抓住突破口,并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一文时,就很注意发问的技巧.她一开篇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教师在此基础上,接着顺势利导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解决本文的教学难点.由此可见,抓住契机,设计富于艺术性的提问,可使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值得一提的是,课堂上设置问题的“矛盾”,应从实际出发,不能故弄玄虚,把学生弄糊涂.

三、提问变直为曲,引人入胜

课堂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就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检测如我们把问题以“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使他们“跳一跳”才能回答出.如在教学《老山界》一文,在分析红军战士在第二天吃早饭“抢了一碗就吃”中“抢”字的意义时,学生可能一下子难以理解,那么我们就可以换个角度来问:“‘抢’字是否说明了红军战士不遵守纪律呢?”当学生给予否定时,再进一步启发学生:“‘抢’在这里该如何理解?例如小明今早起晚了,当妈妈煮好早餐后,他抢了一碗就吃,然后急急忙忙上学去了.小明的‘抢’又说明了什么?”到这里,经过教师设置的“曲问”和引导学生的类比分析,学生对红军战士“抢”这一动作的理解自然也就明确了.又如《小橘灯》一文中,“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等’”如果让学生分析小姑娘话没说完的原因,可以这样问:“小姑娘话没说完就停住,是不是她不知道爸爸到哪里去了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继续追问:“既然知道爸爸的去处,为什么不直说?”有的学生会说“怕别人知道”“当时不方便说”.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提出关键的一问:“文章这样写小姑娘,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呢?”很显然,因为有了前面第一处的“曲问”,学生已比较容易理解小姑娘此处“机警、乐观”的性格特点了.所以说,这种要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的问法,不仅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有时甚至能产生“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教学效果.钱梦龙先生在教学中的“曲问”,可以说是创造了提问的较高艺术境界.他在讲授《愚公移山》一文中就有两处成功的“曲问”(关于“龀”字和“孀”字的理解).因此,因势利导、富于技巧性的提问,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孔子曰:“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创新缘自“好奇”与“质疑”,课堂上适时适度、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能力的过程,是发展学生思维、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营市盐窝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