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是艺术的推动力

更新时间:2024-01-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2358 浏览:104142

“当时我们推出了800多方印章,估价600多万元,最终拍了1300多万元”,说起7年前的那场“犀象印萃”近现代名家篆刻专场拍卖,西泠印社拍卖公司总经理陆镜清记忆犹新.“当时我们认为,印章本身就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但过去一直被低估.作为一个艺术门类,有必要让更多的人来认识了解印章.”在陆镜清的带领下,西泠拍卖在成立后不到两年的时间就以一场先声夺人的印章拍卖吸引了众多的眼球.

2007年1月13日,一个名为“犀象印萃”的近现代名家篆刻专场在西子湖畔登场.这场拍卖被业内人士称为“有史以来全世界最大规模的印章艺术品专场”,800余方印章全部出自名家之手.最终,成交率高达98.7%,斩获了1335万元,超过拍前估价两倍多.其中被称为“稀世珍品”的33枚犀角印章拍得130多万元.一方由前西泠印社副社长、著名篆刻家方介堪专门为张大千刻的“画楼”印拍得99万元,创下单方名家篆刻拍卖的最高记录.吴昌硕的“人生只合住湖州”也拍得78万多元.“西泠印社在印章拍卖上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专业优势”,对于首场印章拍卖的成功,陆镜清认为既得益于西泠印社百年的根基,也显示出市场对于印章这门艺术的认可和追捧.

中国传统文化往往讲究书、画、印一体.但比之书画,篆刻具有更抽象、审美意趣更高的特点,其鉴赏的门槛相对较高,很长时间以来,一直是市场的冷门.“大概在1995年左右,荣宝曾推出过一场印章拍卖,当时拍得还不错,但在这之后,印章市场始终处于一种低迷的状态,直到我们2007年推出的这场‘犀象印萃’专拍.”作为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元老级”人物,陆镜清对印章市场一直十分关注.

据了解,1995年,北京荣宝推出了“印章文玩”专场.417方印章大多出自西泠印社早期社员方节庵后人,流传有绪.最终,该场拍卖以78%的成交率、436万元的成交额落槌.其中,“赵叔孺自用印”53方以26.4万元拔得头筹.不过,据知情人士透露,当时该场拍卖会的写家主要还是来自日本及港台地区.内地藏家对印章的接受认可度较低导致此后十多年印章市场始终不温不火.

直到2007年,西泠拍卖的成功自然引发了“连锁反应”,在此后的六七年间,印章成为了拍场上的“常客”.除了西泠拍卖外,中国嘉德、北京保利、北京匡时、上海朵云轩等拍卖公司都纷纷推出了印章专场,并屡有佳绩诞生.如2009年的北京保利秋拍中,一件齐白石所制,集诗、书、画、印四绝于一体的满工印章,以470余万元的创造了齐氏印章拍卖的记录,为高端印章市场树立了标杆.在中国嘉德2012年春拍中,西泠八家之一“钱松刻寿山石薄意山水方章两件”拍得356.5万元的佳绩.2013年,北京保利春拍,一件重239克的田黄上品“清吴昌硕刻/来修齐田黄章”,以惊人的1380万元成交,一举刷新了近代田黄印章及吴昌硕篆刻作品的最高拍卖记录.

从2007年到2014年,7年时间过去了,印章市场的变化让陆镜清颇多感触.“王福庵的一方印章从最初的8000元至1万元左右到现在的10多万元,吴昌硕的印章六七年前可能花三四万元就能写到,现在大部分都得上百万元,市场价位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除了市场价位的跃升外,让陆镜清感触尤深的是藏家群体的扩容.“从七八十岁的老者到二三十岁的80后,现在的藏家群体已经囊括了各个年龄段.而且从事什么职业的人都有,书画家、篆刻家、金融业、IT业等”,也正是因为藏家群体的不断扩容,使得陆镜清对于印章市场的未来颇为看好.

在陆镜清看来,市场和艺术是相互促进的,正是因为印章在市场上备受追捧,也引发了更多的人开始关注篆刻艺术,关注印学和印文化.“在当前的市场上,除了印章本身外,一些与印章相关的藏品也得到了写家的追捧,比如印谱、印章雕件等等.”陆镜清观察到,有更多的人渴望了解篆刻艺术,了解印学文化.


“就一方印章来讲,材质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它的艺术价值.印章需要多方面的知识积累,书法知识、绘画知识、审美情趣等等.”对打算介入印章的藏家,陆镜清如此建议.

“篆刻拍卖体现了西泠印社独特的文化,也是西泠拍卖的一个特色.”陆镜清透露,在即将到来的西泠拍卖十周年秋拍上,作为主打的名家篆刻板块,将比以往更加细分,预计将推出三到四个专场,并将囊括田黄印章、西泠八家等多个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