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州窑:黑白艺术的亘古传奇

更新时间:2024-03-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5522 浏览:68787

远古的新石器时代,在太行山东麓的一个叫磁山的土台地上,我们的祖先烧制出了素面夹砂陶,并开始了人类文明的繁衍.1500年前,北方青瓷(磁州窑的前身)在漳河流域诞生了.宋代以后,以“白地黑花”为主要装饰特色的装饰风格开始在北中原的漳河、滏阳河两河流域的窑场形成和向外蔓延.如今属邯郸市的磁县和峰峰矿区彭城镇,从隋开皇二年置磁州到1913年废州改县,经历了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这里就是古代磁州窑的中心地带.在河北四大瓷窑中,磁州窑是唯一一座千年薪火相传的古瓷窑.它从遥远的古代走来,红红的窑火一直燃烧至今.当我们穿越磁州窑千年历史,回望那片曾经繁华的“黑与白”艺术风景时,才发现它创造的陶瓷世界的神话正在散发出新的生命之光.

追溯磁州窑的源头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考古工作者在邯郸武安的磁山镇发掘出八千年前先民们烧造的陶器,驰名中外的磁山文化遗址成为中国宝贵的新石器文化遗存.磁山文化的发现把仰韶文化的考古年代上溯了千余年,也把磁州窑陶器烧制的历史追溯到八千年前.

与繁荣了整个唐代的邢窑和照耀了大宋王朝的定窑不同的是,邢、定二窑的产品主要是供宫廷、贵族、雅士使用的精致细白瓷,而磁州窑千年不变的辉煌,却是白地黑花(铁锈花)、剔花、划花、白地褐彩、红绿彩、黄绿釉、翠蓝釉等三十多种装饰技法的特色瓷器.这种独特的铀(釉)彩、个性化的装饰,使没有白瓷土资源优势的磁州烧制出中国最华丽的陶瓷.

那么,磁州窑究竟有多么久远的瓷器历史?它的根脉又在哪里呢?

磁州是北朝文化集中遗存区,东魏王朝的孝静帝、北齐的五位皇帝、闻名中外的兰陵王墓,都在磁县境内.磁县也是河北靠殷墟最近的县,大约在3600多年前的商代中期,磁县一带的陶工在烧造白陶和硬质陶的基础上,就烧出了原始瓷器,完成了人类由陶到瓷的智慧探索.

百余年来,国内许多学者一说到磁州窑,都把他定为一座民窑,甚至不少人认为磁州窑之所以千年窑火不息,就是因为邢窑、定窑等历代官窑大多都在战争的洗劫和朝代更迭中衰落和泯灭,而活在民间的磁州窑则避免了改朝换代的影响,所以窑火得以燃烧至今.

事实并非如此.磁州窑之所以从北朝开始成为规模宏大的窑场,最根本的原因不是民间需求,而是与邺城成为东晋十六国和东魏北齐的都城有关.考古工作者通过对磁县的北贾璧窑、峰峰矿区的彭城窑、临水窑、邺城东南曹村窑等地瓷窑遗址的发掘证明,正是从东魏、北齐开始,这里开始大量烧制青瓷.而从磁县和邺城周围,东魏、北齐墓葬里发掘出来的那些阵容庞大令人震撼的陶俑和随葬的青瓷,正是来自邺城附近的磁州窑,在那个强权时代,正是北朝皇亲国戚御用瓷器甚至烧制随葬品的需求,开启了磁州窑的历史篇章,岂能用一座民窑概括磁州窑的全部历史呢.

没有邺城这座帝王之都,肯定就没有北朝的磁州窑,也就不一定会开创这片薪火不断的磁州窑文化之区.

磁州窑光耀世界

历史穿越千年,磁州窑由一个民间窑场在不断的发展中求得壮大.它敢于在逆境中奋起,敢于在逆境中创新,最终从“下里巴人”变成“阳春白雪”,进而成就了一代名窑,并从磁州走向全国乃至世界.

宋金元时期的磁州窑进入最辉煌的时期,发展成为一个含有十七个产区、上千个窑场的庞大体系,窑场遍布黄河流域的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内蒙古等省区,甚至一些学者把安徽宿县的白土窑、江西的吉州窖、福建泉州的磁灶窑、四川的广元窑都归入磁州窑系.这种源于磁州窑工艺而传播多地的黑花白瓷,这种在装饰上具有自由洒脱、粗犷奔放的陶瓷艺术风格,不仅影响了大半个中国的陶瓷生产,甚至也影响了世界.

磁州窑在中国古陶瓷界的地位和贡献是显而易见的,它后来成为世界性以及世界性的研究课题,都证明了它的世界性影响.最早我们关注较多的是磁州窑的世界性,在美国、法国、德国、日本、英国、加拿大等国家博物馆都有磁州窑的精品,而日本更是以数量多、藏品精美成为世界磁州窑大国.

自1981年,美、日、加、英四国在美国举办了磁州窑精品巡回展并举行了“磁州窑国际学术研讨会”,才引起我国学界对磁州窑的重视,并开始关注其国际地位和影响.外国人研究磁州窑是研究负载在瓷器上的中国文化,以及历史上磁州窑和国外的关联及其内在的文化渊源.1972年,在韩国新安海底打捞了一艘元代沉船,出水瓷器6457件,其中有磁州窑白地黑花装饰罐类器物一批. 1990年,辽宁绥中县大南辅村渔民在渤海湾的三道岗海域打捞出一艘元代沉船,出水瓷器584件,其中磁州窑完整瓷器225件.1998年,河北沧州东光县码头镇出土一艘元代沉船,出土磁州窑瓷器160件(片)等 这一系列考古材料表明,磁州窑在金元时期就开辟了外销市场,通过漳河、滏阳河装船东行转而北上,入渤海湾,销往东南亚各国.

宋、元时期正是磁州窑发展的鼎盛期,不但规模最大,瓷器装饰也最精美,最富有装饰的文化性,这个时期大量的磁州窑瓷器外运,无形中扩大了磁州窑对外的传播和影响.从韩国新安海底打捞沉船现象看,磁州窑对当地陶瓷生产是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后来的研究资料表明,12世纪时,高丽人不断加强和北宋的交往,制瓷业深受中国北方名窑的影响.特别是磁州窑瓷器的大量输入,对高丽的制瓷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启发,他们把磁州窑的黑釉剔花、白地黑花等技艺与本地制瓷工艺的民族风格融为一体,创造出一种被称为“绘高丽”的黑花制品,畅销全国各地.

高丽人掌握了磁州窑的制瓷工艺后,又将这些技法传播到了日本.他们将磁州窑粗犷豪放的风格融入到自己的制作工艺中,创造出了被称作“绘唐津”“绘志野”的制品.日本著名的陶瓷鉴赏家常石英明曾说:“在日本,早在桃山时代,以古唐津为首,包括志野的黑花纹样技法,都模仿了磁州窑.”

磁州窑的制瓷工艺还传到了泰国.有史料记载,元大德四年(1300年),泰国国王堪摩亨到北京拜见元朝皇帝赠送重礼,提出招聘中国陶工.经元朝皇帝许诺,泰国国王带回了磁州窑的工匠,创办了著名的宋加洛制瓷业,其陶瓷装饰效仿磁州窑白地黑花装饰技法,也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公元7世纪左右,阿拉伯人把中国瓷器传到了中东、东非等地.12世纪,磁州窑装饰技法传到伊朗.15世纪,中国的制瓷技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等大量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表明,磁州窑对世界陶瓷生产是有贡献的,其影响恰恰证明了磁州窑存在的历史价值和世界地位.

磁州窑的涅槃之地——彭城

从出土文物考证,兴盛于宋金的观台镇诸窑在元末开始逐渐衰败,制瓷中心迁移到距观台30公里的滏阳河流域的彭城,从元代至今,彭城镇的窑火八百年未断.在明《嘉靖彰德府志》“磁县条”记载:“彭城,在滏源里,居民善陶缶罂之属,或绘于五彩,浮于滏,运于卫,以售他郡等”清代《磁州志》则说:“明时,曾在彭城滏源里设官坛厂四十座,罗造瓷坛,舟入京,纳入光禄寺等”明时,曾在彭城滏源里设官坛厂四十座,罗造瓷坛,舟入京,纳入光禄寺等”明代,朝廷御旨景德镇窑亦为官窑,于是,彭城便成为“南有景德,北有彭城”的“北方瓷都”;随之,也就有了“十里彭城,日进斗金”的盛誉.

直到现在,峰峰矿区彭城镇的很多院墙、房脊、圈棚、街路,都是用古窑具匣钵垒成,这种奇特、古朴的物像真的是当今世界独一无二的奇景.在彭城镇盐店遗址、富田遗址,元、明、清时代的“馒头窑”散发着悠远古老的异彩,石碾、古槽、泥池、作坊,诉说着先民们冶陶的种种艰辛.瓷片到处可见,俯身即可拾起一个朝代的文化.这真是建在瓷瓦堆上的一个古镇,是中国陶瓷文化的天然博物馆,也是世界陶瓷文化最壮丽的一处遗存!


如今在彭城镇,陶瓷工作者们把古老的传统艺术和现代科技结合起来,开发出了瓷、青花瓷、骨质瓷、白玫瓷、炻器瓷、美术瓷、高温陶板壁画等数十种新型产品;手彩、雕金、托金、嵌金、窑变花釉等各种艺术技法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一大批当代陶瓷艺术家和工艺大师任双合、阎保山、刘立中、张润生、魏启山、谢凤芹等,在继承传统中创造着享誉世界的磁州窑陶瓷艺品.刘立中的陶瓷作坊,不仅有他烧制的磁州窑传统的白地黑花梅瓶、八仙庆寿、红楼十二金钗等彩釉艺瓶,还有他运用现代变形、夸张手法创作的极其粗粝质朴的抽象陶艺作品.在彭城镇富田“陶乐楼”,则是魏启山、谢凤芹夫妇自费创建的“磁州窑民间艺术博物馆”.在安际衡的磁州窑艺术馆,珍藏着从北宋到清代历代不断的磁州窑的珍品、绝品、妙品.

薪火相传 再创辉煌

磁州窑作为一个地方文化品牌,一直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与广泛关注.磁县是磁州窑的故乡,是磁州窑文化的发祥地,如何保护磁州窑,传承磁州窑文化,宣传展示磁州窑,成为我们思考和研究的新课题.

磁州窑遗址198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期以来,磁县文物保管所积极开展磁州窑的文物征集工作,成为磁州窑藏品品种最丰富、藏品最精美、数量最多的单位.2005年,磁县县委、县政府投资5000万元,建设中国磁州窑博物馆.该馆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陈列展览的主题为“黑与白的艺术”,展览分“窑火初燃”“化境黑白”“余韵悠长”“美器由来”四个部分.该馆2006年12月开馆,2007年5月即获得了“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在全国文博界乃至世界文博界都赢得了高度评价.为了进一步提高磁州窑的知名度、美誉度,扩大磁州窑在世界学术领域的影响,磁县县委、县政府决定,从2010年开始举办每两年一届的“国际磁州窑论坛”,并要求长期举办下去.首届国际磁州窑论坛以“磁州窑面向国际”为主题,获得了圆满成功;2012年10月,第二届国际磁州窑论坛以“宋元时期磁州窑与诸窑场工艺的相互传播和影响”,再次获得圆满成功.为了做好磁州窑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工作,2011年10月,磁县谋划了投资11亿元的“磁州窑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同时又委托浙江古建研究院编制了《观台磁州窑遗址公园规划》.

磁州窑的成功之处在于不断地创新.北宋以来“白地黑花”的形成是创新的成果,这种成果历北宋、金、元、明、清、民国至今,始终保持了一种特色.但时过境迁,现代人们的审美追求远远超越了磁州窑原有的固态,它需要人们重新认识它和认可它.最近几年,磁县县委、县政府在这方面不断努力,并制定了一系列措施.

磁州窑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老本色,在创新发展上有了实质性的进展.2011年10月,磁县县委、县政府和台湾法蓝瓷实业有限公司达成协议,依托法蓝瓷最尖端的制瓷工艺,表现磁州窑白地黑花的装饰风格,二者合而为一,从而打造出一种新概念下的磁州窑文化创意产品——“流光美影”.经过近两年的合作,从产品开发到市场销售,取得了双丰收.现在,台湾法蓝瓷实业有限公司作为磁州窑文化创意产业的伙伴,已在河北注册“邯郸法蓝瓷磁州窑瓷业有限公司”,并在磁县建立研发生产基地.

未来的磁县将通过更多项目建设,为磁州窑文化创意产业打开一个全新的局面,磁州窑将会逐渐占领市场,在新时期演绎新的陶瓷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