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的互动效应

更新时间:2024-04-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5889 浏览:118655

摘 要 无论是在影视剧作中,还是在舞台演出中,视觉感官和听觉感官的结合都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分别论述了视觉艺术的视觉冲击力和听觉艺术的听觉享受,分析了两者如何相互渗透、相得益彰,得出如下结论: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在不断地相互影响、相互借鉴中互为艺术转换,产生的艺术效果远远大于各自单纯的视觉或听觉上的单一呈现而产生的艺术感染力.

关 键 词 :视觉艺术 听觉艺术 互动 效应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从诞生到发展至今已经趋近完善的过程中,一直在不断的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可以互为艺术转换.以视觉画面促成听觉乐感的物质化,使人们能够更加直观、整体的把握,以音乐、音效赋予画面流畅真挚的意识形态和感染力,使人们能够更易于理解艺术创造者赋予的情感、理想、价值观等产生共鸣.可以说从两者的诞生至今,他们在艺术表现上一直都是密不可分的.吉乐(2009)认为:“视觉艺术”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出现的一个词汇,是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可为人观看的直观的艺术形象的造型艺术和物质艺术.包括传统美术、传播和设计艺术、工业产品设计、民间艺术以及其他手工艺艺术形式等物质形态的艺术表现形式.视觉艺术造型手法多种多样,所表现出来的艺术形象既包括二维的平面绘画作品和三维的雕塑等艺术形式,也包括动态的影视视觉艺术等视觉艺术形式,主要依靠视觉结构、色彩、光影的巧妙搭配给人们创造美的意境.而听觉艺术相应地就是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可为人收听的间接艺术形象的造型艺术,包括广播、音乐、歌曲等.听觉艺术则是通过韵律、停顿来“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在人们的艺术审美中,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常常相携展现产生互动效应,赋予艺术视觉与听觉双重盛宴、双重审美.无论是舞台上洋溢的音乐演绎与舞台服饰、化妆、LED灯光设计的匹配,还是影视剧中配乐与场景的巧妙融合,亦或是漓江大瀑布饭店的人工瀑布形态变化与音乐旋律起伏的二重奏,都给人一种美妙的感动.而这些,都使得视觉与听觉艺术互动作为当代艺术审美在相关延伸领域的互动效应逐渐凸显.作为音乐剧中极为重要的代表性巨作《猫》,投入巨资,以极具震撼的场景、服装设计和感人至深的音乐,运用声、光、电等各种现代技术手段,给观众强烈的视听冲击,更体现了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互动的效应和特点,为两者的结合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一、震撼人心的视觉冲击

音乐剧《猫》是由知名作曲家韦伯与导演酝酿了十年之后,于1981年5月11日在新伦敦剧院首演.《猫》主要采用舞蹈和音乐的元素,讲述了杰里科猫族一年一次的盛大聚会.形形色色的猫儿们以自己独有的歌舞形式和肢体语言登场展现了自己对升天获得重生的渴望.之后,一只外表落魄丑陋而声音沧桑动人的猫族回归者――“魅力猫”借一曲婉转深邃的《回忆》打动了猫儿们柔软的心灵,获得重生的机会.《猫》剧单一的情节丝毫没有减弱该剧带给人们的震撼力和冲击力,其精湛绝伦的演出、舞蹈元素的选取与融合、演员精美服饰的设计、绝妙的场景搭配以及深邃如心的音乐都给观众强烈的视觉震撼和听觉享受.

《猫》在百老汇冬季花园剧院演出的时候,剧场在演出开始时则通过月色下一双双包裹着舞台及其背景的猫眼的点亮营造出整体的背景氛围,幽蓝色背景光中闪烁的黄绿色的猫眼,给人们强烈的视觉冲击,仿佛已然进入了杰里科猫族的世界.降低的舞台、伸向观众席的坡道、垂吊的植物、各种材质的管道、架子、砖块、破碎的玻璃窗、废弃的啤酒瓶装饰的舞台以及色彩斑斓的地面,恰到好处地营造出猫族避开人类活动的领地――一个废弃垃圾场,并且充分利用灯光和阴影相互交错的效果,给观众呈现出知觉的弱感,在视觉上给人一种猫族神秘、冷淡、多情等特征的冲击力,制造出舞台上“第四面墙”的幻觉,为后面《猫》剧的后续发展做铺垫,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猫》剧的灯光设计看似随意,大部分的时候,背景都选取青蓝色的灯光,但随着出场人物的变化,光源的不同运用,灯光或明或暗,利用颜色的对比与灯光的错落感,摆脱了写实的意象,强调剧中情感气氛的营造,有极大的收缩性,扩大了音乐剧的表现力.随着开幕曲《JELLICLE SONGS FOR JELLICLE CATS》音乐的响起,舞台的灯光也随之起伏.猫儿们第一次唱完杰里科猫族之歌聚集在一起亮相时,打在猫儿们身上的亮面灯和青蓝色背景灯光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出深夜中猫族夜宴的狂欢和喜悦之情.

当猫儿们为了争夺获得重生的机会进行个人展示时,舞台灯光的选取和服饰的设计也随猫儿及其个性的不同而变化.比如“保姆猫”詹尼安点点出场时灯光选取的是红色的前景灯,服饰以特显臃肿的大篷为主,诠释出“保姆猫”作为杰里科猫族保姆所带来的温馨而轻松的家的氛围.“好奇猫”兰堂塔格的出场是在一阵缓和的音乐之后,橙色的灯光映出他狂野的个性和任性而挑剔的性格,塔格撕开纸张,跃到猫群中,带着颈上柔软而有光泽的鬓毛,一袭黑色的紧身衣,双臂和颈部饰以黄底黑点的虎斑,腰上配以宽而亮的腰带,一切都彰显出“好奇猫”的张扬和抢眼,并且在他出场时,灯光不断随着音乐闪烁追逐着“好奇猫”,这也从另一方面展示了“好奇猫”在猫族中备受瞩目的人物特点.而当“魅力猫”格里泽贝拉入场时,整个舞台突然暗下来,是为了解释她渴望被接受但又担忧无法获得原谅的心理状态以及展现猫族欢乐歌舞在“背叛者”入侵时短暂的深冷.“魅力猫”鲜红的长指甲与灰黑相间的皮毛及所穿的晚礼服形成鲜明的对比,很好的诠释了“魅力猫”这一个人物年轻时风光无限到老时的沦落这一巨大反差.以“迷人猫”为首的舞蹈跳起时,舞台上充满着娇媚的亮红色灯光,特别打在她所特有的红色皮毛上,浪漫且充满情趣,使得她在橘红色的灯光中显得玲珑娇媚,并且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魅力猫”年轻时的风采.“富贵猫”的片段结束的时候,舞台灯突然暗下来,伴随着闪电打雷以及警车轰鸣的音效杂乱的闪烁着,用红色和暗蓝色的碎块光影营造出诡异的氛围,揭示着猫群中另一群人物――“小偷猫”蒙哥杰利和蓝蓓蒂泽即将登场.

除了灯光和服饰的搭配,舞台上演员们的肢体与神情表现非常的松弛,传神的演出也彰显猫族神秘的魅力,增强了视觉感染力.整场演出中,演员极力模仿“猫”的动作,匍匐在地,脚步轻且柔,略显夸张的上提动作,使得观众如同看到一只只踩着肉垫行走的猫.在面部上或装饰上夸张而上扬的眉毛,或突出的斑纹的两腮白色的三瓣嘴,或如狐媚般的眼睛,或下垂的眼袋,在演员们神情的诠释下,烘托出杰里科猫儿们或千娇百媚的慵懒,或英勇高贵,或狡诈又交织着无奈,诡异又渗透着茫然的个性.

《猫》剧的道具设计也是营造整体视觉效果的一个亮点.不管是道具的体量、还是道具的色彩,都表现出“拟猫”的特征,以猫眼看社会,以猫族的生活和仪式反映社会.舞蹈中猫儿们出场的管道、带在头上的帽子,穿在脚上的鞋子、做拐杖用的小汤勺、被“保姆猫”詹尼安点点训练的老鼠的尖而长的头套、以及褶皱般的狗的头套,都按照猫的喜好、尺寸放大,逼真的夸张、变形,一切皆以猫眼为衡量标准.《猫》剧共分两幕,虽然两幕中的布景――废弃垃圾场的设计始终未变,但创作者对于灯光、舞台、舞蹈语言及其他多元素的选取和设计有张有弛、收放自如,给观众带来的视觉意向思维,让其意境的传递和表达推崇到一个相当的境界,则是其独到的审美和思想的体现.

二 动人心弦的听觉享受

《猫》剧共由21首歌串联而成,其中选取的音乐素材也是多样,韦伯在传统的歌剧上创新的使用了一些现代音乐元素,比如猫族出场时的古典音乐,“好奇猫”兰堂塔格的摇滚,“犯罪猫”麦卡维蒂的爵士,“魔术猫”米斯托的芭蕾、“魅力猫”格里泽贝拉的抒情歌曲《回忆》等等,每一次新人物的上场或者情节的变化,原有的音乐要么戛然而止,要么善用过渡,从整体上看,《猫》剧曲式虽然跳跃多元,却并非杂乱无章的拼用,而是跳出传统歌剧敦厚的乐感,融合了各种元素,形成了结构紧凑、和谐统一的风格.

第一只乐曲《Jellicle songs for Jellicle cats》在全剧总共出现了7次之多,成为了串联《猫》剧最关键的线索之一.此曲第一次在剧中出现是在《猫》剧开始杰里科猫族亮相的时候,由不同角色的猫儿演唱,以片段组成整体,把猫儿们多样化的性格表现得出神入化,同时通过音乐的渲染把《猫》剧所体现的快乐向上的精神展现的淋漓尽致.该曲的主题旋律比较单一,由单调的节奏组成整曲,但是通过在对主题旋律的反复使用中加注的诸如调性、节奏、伴奏的扩展和收缩,保持了音乐的紧密和统一,渲染出纯粹的美感,成为古典音乐在剧中的典型代表.比如从开始主题部分节奏的缓慢到中间主题部分节奏的加速渲染了一个个猫儿们亮相后聚在一起形成的舞会的第一个,从独唱到小合唱最后推展到大合唱,体现了韦伯对乐曲通过交替反复推进到的处理手法,这也体现了韦伯在创作时利用音乐对剧情的推进的目的.再比如曲子因舞台上部一只大靴子从天而降带来的短暂停顿,引导出的第二个八度的音区,再到后半部管风琴所引导出的与前半部旋律相异的和声所烘托的浓郁的天主教风情,以及最后回归到主题部分的形成新的.

然而剧中知名度最大、传播面最广、最经典的音乐莫过于在第二幕出现的首先由“魅力猫”格里泽贝拉演绎的独唱歌曲《回忆》.《回忆》总共在剧中出现了4次,旋律优美感人,体现了“魅力猫”回忆曾经的甜蜜所蕴含的伤感的温馨,到历尽沧桑后心态回归追求简单幸福的唏嘘.剧中每一次《回忆》的出现就代表着“魅力猫”离幸福之门再近一点.《回忆》是一部三声部合唱曲,细腻的烘托了《猫》剧的主题.同时,该乐曲声调相对较简单,第一次出现的时候,以a小调为主要调式,主题一开始是一个的婉约的小调,持续了7个节拍,以“魅力猫”独唱的形式,通过细腻、悲哀及略带不安的声调展现了一个出走者渴求“家”的认同的忐忑心里.最后在确认“重生猫”人选的时候,《回忆》的再次响起则是由D大调前奏引入,先期转入降B大调,后转入G大调,最后在转到降D大调上,整个声调在众猫的演绎下,体现了不同年龄阶段的猫儿在“魅力猫”深情演绎下所带来的幸福的思考,以及心灵的震撼,这一点尤其在“魅力猫”含泪的演唱和最年幼的小猫杰米玛满含感动的演唱的对比中体现出来.因此,最后猫族合唱的《回忆》除了充满对往昔美好的追忆外,还蕴含着整个猫族的祈祷和祝福.


三、结论

无论是在影视剧作中,还是在舞台演出中,视觉感官和听觉感官的结合都是必不可少的.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的互动,两者相互渗透,相得益彰,艺术效果远远大于各自单纯的视觉或听觉上的单一呈现而产生的艺术感染力.所以说,视听结合所产生的互动效应,使得影视、音乐剧等艺术作品的感染力得到了相当程度上的放大,其对观众的心理震撼也是空前的,而且这种震撼更是观众与艺术的最高对接:让观众置身于作品所营造的情境中,融入了观众体验的审美,最终完成心灵与艺术精髓的互动,使人的精神得到升华.

参考文献:

[1] 贾秀清:《重构美学:数字媒体艺术本质》,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版.

[2] [美]托马斯奥汉年:《数字化电影制片》,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年版.

[3] [美]保罗M莱斯特:《视觉传播形象载动信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作者简介:吕静,女,1977―,河南郑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工作单位: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