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南斯的艺术人生

更新时间:2024-03-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688 浏览:12851

今春,著名诗人柯岩在京打给我,说:“我离得远.请代我去看望一个人.她很值得一写.”

她,就是20世纪末回国定居的英籍华裔诗人、作家、艺术家郭南斯.

周游列国传播中国文化,才艺闻名英伦

于是,我来到了清远.

应铃声开门的是一位标准的英国绅士――郭南斯女士的洋夫君.他谦逊、热情.礼让间美丽的郭南斯出现了:她肤色白皙,略施粉黛、轻点朱唇,戴着茶色眼镜,一袭黑色高腰长裙,紧身灰蓝薄绒线衣,束着绘有黑案的红皮宽腰带十分抢眼.

这就是83岁的文化名人郭南斯?见了她后,我平生第一次感到年龄对于女人不那么重要.南斯说:“女人美丽的秘诀是工作.”诚然,南斯吸引人之处首先在于她那极富东方韵味的姣好面容及优雅气质.然而最受人瞩目的还是她那卓越的艺术成就:从20世纪50年代起至90年代末,因夫君作为联合国特聘专家和别的职务被派往缅甸、阿富汗、冈比亚诸国及南斯自己以国际美术家协会、国际艺术评论家协会会员(英国惟一的华人会员)和英国华人作家协会顾问的身份到访了欧非亚30多个国家.她不遗余力地宣传、发掘故国5000年的宝贵文化遗产,把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粹以书法、绘画、剪纸、诗歌、文学、评论、舞蹈、陶瓷、根雕、骨雕及石像等个人的艺术创作并表演具体呈现在世人面前.她被95次邀请到英国各高校包括著名的牛津、剑桥大学去演讲、举办71次个人艺展,93次歌舞表演和50多次电视、广播节目.被人们誉为“中国杰出的文化大使”.

我环顾四周,在这套清远市政府为郭南斯夫妇提供的宽大住宅里,摆满了各种雕刻、绘画、剪纸等艺术品,仿佛在为每一位走进来的客人准备着丰厚的中西文化欣赏大餐.南斯女士几十年来周游列国传播中国文化,期间也获得不同国家艺术家赠送的艺术品,甚至包括徐悲鸿、吴作人1946年赠于她的国画作品.她计划在清远建一座个人艺术馆.她自豪地说:“艺术馆建成后,我家的东西一定能把它摆得满满的.”

南斯,祖籍广东省清远市,是清乾年间监察御史部郭长仪后人.她自幼随父母定居马来西亚.南斯从小就对歌舞、绘画、诗歌、文学、戏剧表演有着丰富的感受性和独特的悟性.后随家人移居广州,南斯在执信女子中学毕业后,志在丹青,遂就读当时有名的杭州国立艺专,在西画系学习油画.未及一年考入上海新华艺专,因成绩优异插入三年级继续学习西洋绘画技艺.毕业回穗后,应赏识她的表演天分已久的名导演赵如琳之邀,在话剧《春风秋雨》中担任女主角陈凤云而一夜成名.

日本的侵华战争令南斯全家为避战乱来到重庆.1943年,一个偶然机会南斯结识了岭南画派三大宗师之一的名画家陈树人.被他邀请到侨委会工作,成为他“画家三友”之一(在陈树人身边的已有诗人陈曙风,名画家丁衍镛).

南斯得大师真传,扩大了绘画视野,开始用中国画纸创作.经过多年的尝试和实验,她无论在国画与油画的创作上都能融会古今中西,另立风格.在香港时,她的油画曾使名油画家徐东白十分惊叹.他说:“你的是近代画,极新鲜,味道好,技巧好.我画得太熟了,也厌倦极了.”当她在英国时,又得到许多英国专家的赞美.伦敦大学的教授柯道克特士博士曾写下:“我崇拜郭南斯,她能极完美地融会中西艺术.我觉得如果别人试行此道一定会弄出极不协调的东西出来,但在她的画中,靠了她坚强的个性与创造力,中西艺术的特殊风格的混合呈现自然而新颖的风貌.”教授还说:“我曾听过郭南斯的演讲,认为她是很有天才的演说家.作为教授的我很羡慕她的澄明清晰的讲解.”

南斯的作品内容极为多样丰富,风格特别.神话传说、飞腾的幻想和理想化夸张的结合铸造了南斯的创作方法,很好地把握艺术的表现形式而令内容显示出奇特的构思和独创风格.

对大自然、生命和生活的热爱是南斯艺术创新的源泉.在绘画、写作和歌舞之外能“做完一种又一种试验”.有人送了一块锡皮,南斯就妙想天开动手制作出许多锡首饰.1961年,南斯在伦敦郊区写了幢别墅,因果树太密遂砍下一两棵.不期在烧树拨火灰时意外发现“坐着的女人”.在夫君挖出另一大块树根的时候就陆续创造出“欢乐的小鹿”、“凤凰”、“马头娘”、“狂吼”、“哀悼”、“美人与魔鬼”等根雕艺术品.1984年,英国BBC三次专访南斯,对其根雕等艺术作品作了全面的介绍.

在绘画方面,她除了擅长的油画和国画,还创造出独特的熔蜡画和流漆画.我国著名雕塑家傅天仇写道:“南斯是诗人,熔蜡画已成为她以画作诗的语言工具,还是称为‘诗语画’吧.熔蜡的浑厚古朴,而蜡流的痕迹构成人工等自然的形象兼见的气势,是无定形的意境和书画家的得于自然的情趣,真是‘艺术的新花’!”

一对白头鸳鸯,携手归巢寻梦

游子难舍故乡情.这些年,郭南斯夫妇多次回到清远,为山区经济建设、文化事业出谋献策.郭南斯和戴维斯也分别被清远市人民政府聘请为文化艺术顾问和城乡建设顾问.1999年4月21日,是郭南斯夫妇“鸟归巢”的日子.南斯女士说:“落叶归根,中国是我的根.我这飞出巢外几十年的小鸟,再飞回故乡,还带着另一只同样热爱中国的‘白头鸟’!”她还表示,要将她的毕生及所有个人创作艺术品无偿献给家乡,并自己出资100万元,建立郭南斯艺术馆.

今年10月,在清远市领导的关心和重视下,郭南斯艺术馆终于动工.由郭南斯女士和他的英国丈夫共同设计的艺术馆坐落在市区博爱小学旁,占地0.87公顷,首期投资200万元.“艺术馆将采用英国传统的黑白屋与中国四合院风格相融合的设计思想,也是体现我这些年在海外尤其是英国进行文化交流的一个岁月象征.”看着自己毕生精力创作和的艺术品终于有了归宿,南斯激动不已.

南斯在和我谈话的时候,戴维斯一边吹着动听的口哨,一边在厨房忙碌着.

不是巧合亦是巧合,南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日在香港与英国建筑师戴维斯佳喜结连理.1950年,她随夫君返英伦.他们鸾凤和鸣,至今已逾半个世纪.

初结婚时,戴维斯尚顾虑自己吃不惯中国菜,后来才知道自己若吃不到中式菜肴“生活便不堪设想”.后来,他学会了煮米饭和烧菜,如花生蛋卷和芝麻糊.在沙滩上,他跟着爱妻以指划沙学习深不可测的方块字,虽收效甚微,但他自豪地称自己是“半个中国人”.南斯说:“我们在家里有做不完的工作,家务事亲自料理,文化活动忙个不停.”她绘画,戴维斯配制画框,南斯作根雕,戴维斯帮着清洗和操持.


南斯说戴维斯是自己最好的打字员、厨师和司机.南斯则让戴维斯天天享用中国佳肴,包括戴维斯眼中“神秘的老火靓汤”,而且还是戴维斯最好的理发师.他们在艺术人生中彼此扶持、互臻完美.

关键处靠着太太的操作,戴维斯居然备好了五菜一汤.瓷筷架是南斯自己烧制的.她还特地给每人一方从英国带回的自己绘印的彩色花卉餐巾,精美得叫人不忍使用.戴维斯伉俪彼此为对方夹菜并互相道谢着.天亦有情,久未放晴的清远天空光亮了,从窗外透进柔柔的阳光,为席间这最陶然的瞬间增添了温馨.

我问戴维斯:“你有如此出色的夫人,可用一句话表达你的感受?”鹤发童颜的他露出如婴儿般纯洁的笑容,说:“Oh,I’m very very lucky!(我非常非常幸运!)”

借用南斯美丽的诗句:“美丽的生命滋养着爱的灵魂,燃烧吧,为了给寒冷的人世创造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