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微粉在神经科的应用

更新时间:2024-04-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3136 浏览:106866

大黄作为一味常用中药,其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功效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活血祛瘀,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呕血,目赤咽肿,齿龈肿痛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水火烫伤等,可与清热药、利湿药及凉血活血药等其他中药灵活配伍,广泛应用于各大医院消化科、皮肤科、肛肠科及烧伤科等.在本院,大黄被应用于神经内科,内服外敷,治疗各类脑血管疾病、神经病变等,疗效甚佳.

大黄可煎汤内服,研末入丸散,亦可研末调敷或煎水洗、涂、擦、泡,煎液可作灌肠用.众所周知,大黄虽然用法多样,但味苦性寒,煎剂及研末后直接服用口感差,易伤胃气,不容易被广大患者接受,且不易保存.本院则将大黄研成微粉装胶囊制成大黄微粉胶囊使用,不仅克服口感差的缺点,方便使用及灵活调整用药剂量,还不易变质,便于携带及保存.

在神经内科,常见中风、眩晕、头痛及颤病等疾病,即西医范畴的脑血管意外(缺血性及出血性),头痛,眩晕病,帕金森氏病等.中医病因不外肝风肝火、痰湿痰火、血瘀,病机多为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痰热蒙窍,瘀血痹阻等.病人多伴有面色潮红,心烦,大便秘结或不爽,尿赤,口苦,震颤,肢体麻痛等.治疗上以平肝熄风、清化痰热,化痰通腑,活血通络为主.而大黄的特点恰如《本草新编》所言:大黄性甚速,走而不守,善荡涤积滞,调中化食,通利水谷,推陈致新,导瘀血,滚痰涎,破症结,散坚聚,止疼痛,败痈疽热毒,消肿胀,俱各如神,其所述大黄的功用与神经内科常见病的中医治疗原则不谋而合,本科在临床多方应用中也证实了大黄的这些功用,具体而言.

中风患者,多因风火痰瘀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脉外所致,临床表现为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重者昏蒙不醒.对于此类患者,不论便秘与否,本科常规予以大黄微粉胶囊口服,2~4粒/次,3~4次/日,以轻度腹泻为度,既可荡涤肠道,保证胃肠道通畅,减少胃肠道内毒素回吸收,亦能通畅腑气,祛瘀达络,敷布气血,改善患者肢体麻木疼痛、潮热等症状.在临床使用过程中还发现,对于中风-中脏腑的昏迷患者,无法主动口服者,通过鼻饲大黄微粉胶囊,取其苦寒泄降之力以清除实热,通腑泄浊排毒,以达到浊邪不得上扰神明,气血逆乱得以纠正的目的,可促使患者心神尽快恢复清明,缩短病程.经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大黄可减轻内毒素性低血压,消除氧自由基,降低再灌注期血浆、肺、小肠等内源性一氧化氮的水平,降低肠、肝、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内毒素引起的肠壁血管通透性增加,防止肠道细菌移位及内毒素进入血循环等作用,故中风危重患者合并肺痈、淋证、呕血黑便(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消化道应激性溃疡)等,同样可以使用大黄微粉胶囊,与单纯西医治疗相比,对控制感染、收敛止血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头痛眩晕患者,凡证属肝阳上亢、肝火上炎者,均伴有不同程度排便异常,或秘结费力,或不爽不畅,或次数减少,治疗以顺气通导、标本兼治为主,大黄微粉胶囊苦寒沉降,归肝、心经,通腑降气,气降热清则痛减眩止.对瘀阻脑络型头痛眩晕,多因气血瘀滞,脑络不通而作痛作眩,此类患者虽无明显便秘,仍可使用大黄微粉胶囊,取大黄祛瘀达络,畅通气血之功效,通则不痛,畅则眩减.

西医范畴的帕金森氏病患者为中医所述颤病,多为肝肾阴虚,肝风内动或痰热内动所致,临床上存在不同程度便秘,常伴有口干,面色潮红,汗出异常等胃肠道及植物神经症状,经应用于20例颤病患者,发现使用大黄微粉胶囊后不仅解决便秘,还能清热沉降,平息肝风痰热,一定程度上减轻震颤及口干多汗等其他伴随症状,疗效确切.

大黄同时具有清热解毒,祛瘀生新的作用,通过现代研究发现,此与大黄中含有大黄鞣酸有关,因大黄鞣酸具有收敛、抗菌消炎作用,故大黄亦能导瘀血,止疼痛,败痈疽热毒,消肿胀.本科多见中风偏瘫、消渴、颤病患者,日常生活及医疗过程中因肢体活动不便或感觉迟钝,易出现烫伤、擦伤、褥疮溃疡、肿痛等,传统上通过外科清洁换药、红外线照射的方法促进伤口愈合,在本科则采用生理盐水清洁创面后大黄微粉外敷换药的中医外治法配合红外线照射进行治疗,2次/日,轻者换药4~6次,重者8~10次,即可使创面红肿明显消退,炎症吸收,创面缩小,在本科治疗12例,均获显著效果.与传统方法相比,此方法可较快减轻疼痛,缩短伤口愈合时间,且无明显副作用,适用于大多数类型的创面.

大黄在本科室各类病症中均有较广泛的应用,取得的经验日趋成熟.特别指出,运用中应注意,大黄作为泻下药中的攻下药,其性较为峻猛,走而不守,用时需做到因人制宜,剂量剂型个体化、差异化使用,对于体质虚弱者(如血虚气弱,脾胃虚弱)适当减量应用,或者干脆改变用药方法.如对于脾胃虚弱、口服耐受差的便秘患者,不予以大黄微粉胶囊口服,而选择大黄微粉外治通便,取20个大黄微粉胶囊研碎加用50g芒硝调成糊状,贴敷于神阙穴(肚脐),每次敷2小时,必要时可敷2~3次,能通降胃气,以达到清除积滞,减轻胃胀腹胀,改善食欲,却不伤正气的作用.临床观察7例,一般在敷药后1~2小时即出现肠腔蠕动感和肛门排气现象,自觉腹胀减轻,6小时左右可排出大便,屡试不爽.

随着大家对大黄的研究越来越细致,越来越深入,大黄在各专科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大黄在神经科的应用也将越来越成熟.通过内服外治,发挥所长,体现了传统中医药在现代临床应用上的优势,让患者及医护人员均受益匪浅.现将经验与基层的同行们分享,希望在基层医院有限的条件下也能传播中医药独特的文化和疗效,发挥其应有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