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体育中的悖

更新时间:2024-02-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9842 浏览:43502

摘 要:从哲学文化的视野,分析竞技体育中制、商业化、科技和竞技目的与人文精神矛盾的存在及表现出来的两面性,探讨竞技体育发展的策略,强调只有平衡和协调竞技体育中的各方矛盾,才能使其更好的持续发展.

关 键 词:哲学文化;竞技体育;矛盾;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8)03-0058-04

Abstract:Fromunderthephilosophyculturefieldofvision,discoveredathleticssportsisselectedthedualcharacterwhichthecountrysystem,athleticssportercialization,thesportsscienceandtechnologyandathleticsgoalandthehumanitiesspiritcontradictoryexistenceanddisplays,thenutilizestheprehensiverelationtheviewpointtofindbetweenthesecontradictionstherelations,studiesathleticssportsdevelopmentwiththedevelopmentjudgementthestrategy,onlyhasbalancedandincoordinatedathleticssportseachcontradiction,cancausethedevelopmentwhichitobtainswell,continues.

Keywords:philosophy,athleticssports,contradictory,development

1引言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全过程,也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竞技体育也不例外.在哲学文化视野下,结合我国竞技体育的实际情况,分析竞技体育存在的矛盾,研究制定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策略,不仅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2竞技体育发展中的悖论

2.1制与竞技体育商业化在竞技体育发展中的矛盾

一个国家的竞技体育,到底是要由政府来办呢?还是要由市场来办?

竞技体育的“制”,是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过程中采取的一种“垄断”形式,这种体制为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是与我国计划经济相适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还将发挥重要作用的一种有效的体制.换句话说,没有“制”,就没有中国竞技体育今天的辉煌.但是,它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展起来的,必然带上了这个历史时代特有的烙印.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国际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世界竞技体育运动的发展趋势,我国竞技体育“制”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变化.竞技体育作为一项社会主义公益事业,在过多强调其政治功能的同时,必然会限制竞技体育的经济功能和娱乐功能的发挥和拓展,因此也必然排斥商业化经营和市场机制,从而给竞技体育带来了诸如国家负担过重,经费投入不足,缺乏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等弊端.

那么,竞技体育商业化是不是就能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就能促进竞技体育的发展了呢?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马克思主义的论断,同样适用于我们对竞技体育的理解.在现代商品经济社会中,缺乏雄厚资金支持的体育将是苍白无力的,不但难以发展,还难免逐步萎缩.近年来的实践表明,竞技体育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以产业方式运作,逐步形成自身产业,可以更好地实现自我支持和发展,不断给竞技体育注入新的活力,实现良性循环,并带来更多机会.蓬勃发展的足球产业、产业、竞赛产业等都是很好的佐证.目前世界上实行职业化的国家已达40多个.现在,一直坚持业余原则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对部分项目的职业选手解禁,刺激了更多的有条件实行职业化的国家走上职业化道路.由于竞技体育的高度职业化和其与大众体育福利的日益背离,在一个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社会体制中,商业化就成了竞技体育在市场经济中求得生存的必然归宿.竞技体育通过商业化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无论在发展速度还是传播广度上来说都是空前的.可以说,竞技体育本身的特点使其具备了商业价值,而竞技体育的商业化又使竞技体育获得了高速的发展.

“过”与“不及”都不利于事物的发展.商业化的运作给竞技体育比赛带来变革,但过度的商业倾向和商业操纵也给竞技体育带来了很不利的影响,损害了竞技体育的最本质特征――公平竞争,导致竞技体育“异化现象”发生,如:服用兴奋剂,黑哨等.当前商业化的竞技体育倾向于对英雄主义和获胜的强调,而忽视对竞技运动中审美的强调.商业化的竞技运动大都试图通过戏剧化的表现方式带给观众以深刻的印象,把竞技运动包装成纯粹的娱乐活动,而忽视竞技运动的教育功能和文化价值.当商业化发展到极至时,奥林匹克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便成了“竞赛表演业、广告业和拍卖业的混合体”.

2.2体育科技与体育精神的矛盾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永恒的,然而当被贪念所驱使时,在竞技运动中,利用科技成果作检测舞弊以及摧残人性的异化行为必然会出现.

2.2.1兴奋剂问题

体坛使用兴奋剂是由于竞技体育“更高,更快、更强”的要求和运动成绩不断提高越来越接近人的体能极限之矛盾所决定的.矛盾双方的对立与统一的规律决定了兴奋剂问题的演变和前景,兴奋剂的出现本身并不构成这对矛盾,而是由兴奋剂带来的两大危害(公平与健康)引起人们的关注,才逐渐建立起反兴奋剂的意识和策略.国家、集团、民族和个人政治、经济利益或其他利益的驱动是兴奋剂泛滥的原因.而最终结果将可能使得现代竞技体育比赛演化成为化学药物的比赛,使竞技赛场成为显示药物能力的场所.不但损害运动员的机体和心灵,还伤害公众视体育明星为英雄偶像的美好情感.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当一名运动员以不正当的方式(使用兴奋剂)赢得比赛并获得巨大的声望和物质利益时,其他的运动员将会仿效该运动员,一旦在体育比赛中服用兴奋剂成为常态,竞技体育将走向毁灭的边缘.如备受兴奋剂丑闻困扰的环法自行车赛已被呼吁停办,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也主持过是否将自行车项目从奥运会剔除的讨论.运动的作用可以代替药物,但所有的药物都不能代替运动.

2.2.2高科技体育器械

竞技运动的较量是新器械的竞争还是人的体能和技能的较量?运动成绩的提高是人的胜利还是器械的胜利?

当美国游泳神童费尔普斯穿着连体“鲨鱼皮”泳衣,夺得雅典奥运会400米个人混合泳冠军,当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广泛运用于竞技体育,使得现代竞技体育比赛成为体育器材、设施现代化的比赛,使竞技赛场成为显示民族、国家竞技实力和科技水平的舞台.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来看就是,部分制约整体,局部影响全局.别人在竞技运动中使用了高科技,成绩提高了,取得了比赛的胜利,自己要想在竞技中取胜,当然在科学技术方面也不能落后了.于是高新技术不断被广泛应用到竞技运动的训练、竞赛、装备之中,极大地促进了竞技体育的迅速发展.但是科学是柄双刃剑,任何一项科学发明,无不隐含利与弊的双重性.谁也不会否认科技发明创造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性,但发明并不都造福人类,转基因、毒品、兴奋剂等都以大量的例证,说明了这些发明的弊端和对人类的危害.设想一下,检测如用高科技制造穿上就可以飞奔的跑鞋,即使普通人穿上它,竞赛成绩也会以惊人的速度“提高”,那么竞技运动中的人,也就变成了一件附庸品.这样的体育竞技对人类自身,还有什么意义可言!体育精神也将无处可寻!

如果从古奥运会纯粹的人类运动技能的展示、较量,演变为现代奥运会展示科技“药物”和“武器”的化学及科技大战,这到底是竞技体育的进步?还是科学技术的进步?竞技体育挖掘的,到底是人身体的潜能还是科技的潜能?利用药物挖掘所谓的“人体潜能”,是对人的一种摧残,是对竞技体育的一种抵毁和扼杀,它失去的是“体育”之真义.竞技体育是运动员竞技运动技术的比赛,更是运动员体育精神、意志品质、心理素质的较量.科学的运用和技术的完善固然是人类进步的表现,但是同物质化的奖励比赛一样,它只能是体育进步的一种手段,而不是体育的终极目标.[3]

2.3竞技成绩与人文关怀之间的矛盾

要竞技体育成绩的不断提高还是要运动员的健康保障?这是一个价值观问题,它是对人生的意义、目的、追求的探索,具有为人们的行为定向的根本意义.当竞技体育成绩越来越与政治、与国家竞争甚至综合国力挂钩时,当竞技成绩与人文关怀发生冲突时,运动员、教练队伍该作出如何的选择?国家和社会大众又希望他们作出如何的选择?这是一个两难命题.似乎选择了竞技体育成绩的提高,就必须牺牲人文关怀;而选择了人文关怀,就难以取得成绩的不断提高.

我国90%以上的运动员是从少儿开始投入专业训练,运动训练中常用的手段是“时间战”和“消耗战”,以“苦”为常态,片面地延长训练时间以增加负荷.运动员每周要进行30-40小时的训练,“从实战出发,从难,从严,科学的进行大负荷训练的是他们的训练原则”.以山东省为例,田径选手60岁以下死于心脏病的占总死亡人数的56.26%,排球为62.53%,举重为67.12%,而40岁至60岁的退役足球运动员心脏有疾患的达到100%,这些数字大大高于常人的比例.在竞技体育中运动员不断追求超越极限,超越他人,超越自我,并把它作为获胜的标志和竞赛的目标,体育运动并未给运动员带来身心的健康,大多数运动员都是带着伤病告别赛场,有的甚至留下终身残疾.”[4]

2004年雅典奥运会赵蕊蕊的旋风上场与旋即受伤,2006年都灵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自由滑比赛,在做四周抛跳时由于配合上的失误,张丹重重的摔在冰面上等运动员的容易受伤和运动生命较短,与缺乏科学的态度和人文关怀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为了盲目追求运动成绩而目光短浅、涸泽而鱼,甚至不顾风险、冒险激进事例,造成了体育史上一个个的遗憾与悲剧.

2.4竞技目的与道德的矛盾

道德的功能在于调整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个人和社会、个体和整体之间存在的各种利益关系.而现代社会,随着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的盛行.体育精神虽然仍在宣扬,但大众心知肚明的是,竞技体育最终的动力源却是实实在在的利益因素.一些原本属于体育精神范畴中灵魂的东西,如互爱、理解、沟通等也由“体育”重整了.

职业化的渗入,使体育成为赚钱的工具,因此,职业运动员比业余运动员更加注重金钱与成功,在“利益”与“道德”的天平上“利益”的砝码加重.另外,作为职业运动员,训练并参赛是他的工作,而他工作的最大意义就在于“获胜”,也只有这样,他的工作才会被承认.在高水平竞技体育中只有那些取得胜利的运动员才会得到奖赏,至于他们是否以公平道德的方式取得成绩则不被列入奖赏的范围.这种重结果而不重过程的观念导致急功近利的体育观念,助长了体育中的拜金主义思想,道德价值观发生改变,道德失衡现象频频发生,使体坛丑闻和暴力事件层出不穷.

3基于人文视角的竞技体育发展策略

竞技体育中矛盾的存在虽然说具有普遍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存在下去的合理性,如果不解决这些矛盾,竞技体育就不可能健康发展,甚至会走向与奥林匹克主义和奥林匹克宗旨相反的方向.21世纪世界竞技体育发展,无论在运动技术水平、实力格局、管理运作机制方面,还是竞技人才竞争、科学技术较量、竞赛项目和形式的等方面都发生巨大变化,并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向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这就要求我们努力创造条件促使事物向好的方面转化.

3.1完善“制”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今天,竞技体育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影响和作用越来越大,世界各国也都充分利用竞技体育多种功能促进本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高本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而着眼于奥运战略,制仍然应该被强调.制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如何“继续坚持和不断完善”的问题.制对我国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是有帮助的,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发挥整体的力量,的确为国家造就了大批体育人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继续发挥“制”的优势,是现阶段发展竞技体育事业的必然.

为了实现我国竞技体育在21世纪第一个10年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扩大竞技体育的社会影响力,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在保持传统项目优势的同时,加快竞技体育改革,着力提高薄弱项目的竞技水平,是我们目前的首要任务.结合当今的社会发展形势,我们要做的就是完善“制”,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又适时利用市场的作用,形成新型的“制”,“就是以国家利益和大众体育为最高目标,形成政府、社会、个人三位一体,财政和市场双轮驱动的体育事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5]

3.2防止竞技体育异化

商业化的运作给竞技体育比赛注入了活力,但同时过度的商业化也带来了竞技体育的异化现象.如运动训练与运动竞赛过程中,一些非理性、非科学、非人性、甚至非法手段的采用,兴奋剂的使用,金牌内定,让比赛,裁判员受贿等行为,这些行为大大破坏了竞技体育的顺利发展,“检测球、黑哨”蔓延使足球这项运动在国内的发展遭到严重的破坏,从而出现了现在足球市场滑坡的现象.分析这些现象,不难看出,其主要原因对“人”的忽视与对“物”的过度重视.“由于人文思想的缺乏,竞技体育界存在着严重的‘重物轻人’的思想.这种‘重物轻人’的体育思想,既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相违背,又与奥委会主席罗格新提出的‘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的理念不相称.这既是造成竞技场内黑哨、检测球、殴斗、兴奋剂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之一,又是造成某些运动‘明星’昙花一现的症结所在.所以,离开了人文精神的体育是可怕的.”[6]辩证法中主次矛盾的原理告诉我们,集中力量找出主要矛盾,才能找到解决复杂问题的重点、关键或中心,同时做到统筹兼顾,适当安排.据此,防止异化现象的产生,就是要对竞技过程中的“人”实施人文关怀.竞技体育,只有注重对“人”的关怀,才能防止异化现象的产生,才能健康持续地发展.以人为本,是人类社会任何事物发展的归宿,竞技体育当然也不能例外.

3.3调整项目结构,突出重点项目

我们应当从哲学的高度来进行认识和思考,应当在竞技项目选择上做到有取有舍,有保有丢,有重点和非重点,在运动项目结构与布局中要集中人力、物力发展优势项群,锻造拳头项目和重点扶持女子项目.在实践上这是一项很重要的体育政策和策略.从孙英杰的“掉入尿瓶”到王虹霓的被禁赛,中国体育为数不多的负面,都出在以“蛮力”争胜的项目上.而远至朱建华跳高,近至刘翔跨栏在田径场上打破世界纪录的事实,则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中国应当按照自己的人种的特点,着力发展那些以小快灵为主或者以技巧与速度相结合的体育项目.事实上,中国体育的真正强项乒乓球、羽毛球、体操等就是很好的证明.

3.4实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协调发展

3.4.1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协调发展的意义

体育人文精神是展现体育对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的终极关怀,回归以人为本的体育世界.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其就任宣言中指出:奥林匹克的格言是更高、更快、更强,当然,我们将继续保留这个格言.在新世纪来临的时候,我们要提出奥林匹克新格言,那就是“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罗格先生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和改革、求变的精神,适时地指出了未来奥林匹克的发展方向,从强调体育运动的科学性转向追求科学性与人性融合的现代体育精神.可见,要实现中国竞技体育的和谐发展,就必须探索出一条实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有机结合的发展道路.

3.4.2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协调发展的依据

科学精神作为一项探索性、创新性很强的精神活动,其理性、逻辑思维方法不是科学认识与发展的唯一方法,人文文化中的非理性因素,如想象、直觉、顿悟、灵感等同样起着重要作用,它们是科学创新的重要源泉.因此,人文也必须成为竞技体育的灵魂,科学中的理性与人文中的感性共同辅佐,才能保证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奥林匹克在展示“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时,有了更多的科学方法与人文关怀、运动员的生命安全有了更大的保障、运动员的运动生命得到更大的延长和更好的发挥、体育的魅力得到更全面的体现和更完美的展示.体育科学需要自然科学、科学技术的工具理性、实证方法和技术手段,也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的人文精神、人文环境和文化底蕴.两者相濡以沫、相激相励、共同发展.

3.4.3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协调发展的方法

怎么做到人文精神与人科学精神的协调发展?科学的方法和态度就是连接两者的桥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对于一项事业的发展是同等重要,要正确看待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过于强调科学精神会把人当成取得运动成绩的辅助工具,会导致竞技体育科学的异化,如兴奋剂的泛滥;反之,过分强调以人为中心,也会造成了许多严重的背离人本精神的文化后果和社会后果.巨大的运动负荷背后隐藏着的,是对身体的摧残及人性的“扭曲”,是体育人文精神的“异化”.因此新时期的“三从一大”运动训练原则要以人本为基础,科学地进行大负荷训练,突出对运动员人文关怀.“以人为本”是“人类生存战略的变迁,将最大限度地推进经济增长,转而通过生活方式的变化而最大限度地保证生存和幸福”.因此,重视建立“以人为本”的“三从一大”训练原则,实现“生物体育观”向“人文体育观”的转变,是时代的必然要求.注意运动员训练的科学性,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注重运动员身体的恢复和保健,尽可能地减少运动损伤;另一方面还要很好地考虑运动员的伤残保险和退役后的安置问题.“三从一大”应实现“体育人文精神”与“体育科学精神”的有机整合,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竞技体育的良性发展.

3.5加强竞技体育道德和体育法规的构建

体育法规是现代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以法律规范的形式调整、制约人们在体育领域内的活动而形成的各种法律关系的重要手段,是对体育活动实施有效管理的主要依据和根本保障[7].道德规范则蕴涵于传统之中,以良心禁令或道德谴责的方式约束人,让个人不自觉地或有意识地排除那些或许可以增进自己短期利益却损坏长期利益的选择,排除那些或许可以增进自己利益却显著地损害他人利益的选择,做出理性的抉择,平衡利益与道德的冲突.只有事物保持相对的平衡和协调状态,事物才能生存和发展.这是事物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哲学的角度看竞技运动员的贡献与索取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要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既要对社会有所创造、有所贡献,又要从社会中有所索取,得到必要的满足.如果片面地强调一方而否定另一方就是割裂了两者的关系,是错误的.其实,凡事都有它的两面性,得失之间总有一个平衡点,找到这个点,就可以让问题得到顺利解决.如果没有了信仰、文化、道德这些价值,社会就会趋于解体.因此,提高竞技运动员的道德修养,构建完善的体育法规,竞技体育才能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高度决定观点,角度决定视野.站在哲学的高度,从哲学文化的视野下,去发现竞技体育中制、竞技体育商业化、体育科技和竞技目的与人文精神矛盾的存在及表现出来的两面性,然后运用全面的联系的观点找到这些矛盾之间的关系,用发展的眼光去研究竞技体育发展的策略.通过分析发现竞技体育的发展跟体育管理机制、经济、科技、道德法律等关系密切,并相互影响,只有平衡和协调竞技体育中的各个矛盾,才能使其得到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