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高校体育俱乐部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

更新时间:2024-01-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766 浏览:24458

作者简介:刘利(1968-),男,北京市人,回族,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摘 要:随着我国高校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对大学生全面素质的高要求,高校课余体育俱乐部已经在部分高校逐渐开展起来.通过对北京市部分高校学生的调查分析,指出北京市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对学生锻炼行为具有良好的影响,并提出在今后发展中的有关对策,意在为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关 键 词:体育俱乐部;高校;体育锻炼;北京市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05-0676-03

高校体育俱乐部,是近年来在体育教育改革过程中成长发展起来的新生事物.《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指出:“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意识、技能与习惯”.高校体育教育处于终身体育的中间环节,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这个时期所受到的体育教育是正规的、密集的、系统的、又是全方位的.因而这个时期对于学生体育意识、技能和习惯的培养十分重要.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仅仅依赖于学校体育课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而应由课外体育来共同完成高校的体育教育任务.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出现标志着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给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对此我国体育理论工作者和体育教师不断对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功能和操作模式进行研究和探讨.本文着重探讨高校体育俱乐部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并从能否满足学生兴趣和动机的需要,从实践的角度论述高校体育俱乐部在今后的发展前景与对策.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北京市5所高校参加课余体育俱乐部锻炼活动的大学生.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国内外有关学校体育以及普通高校学生课外体育行为方面的著作、文章.从理论上对本课题进行可行性研究,为本课题的设计、调查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 问卷采用了经验效度的评价方法,曾将问卷先后呈送专家征求意见,根据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问卷的初稿进行了修改和补充,然后向北京市5所高校参加课余体育俱乐部锻炼活动的大学生随机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87份,回收率为97.4%.

1.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软件包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数理统计结果.

1.2.4 逻辑分析法 对问卷进行分析整理后,通过逻辑分析得出结论.

2 结果与分析

2.1 高校课余体育俱乐部的形式与特点 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综合或单项体育俱乐部,其特点通常是学生自己管理,是利用课余时间所开展的有组织、有计划的体育活动.综合性俱乐部或单项体育俱乐部以学生活动为主体,项目包括高校学生喜爱的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网球、健美操、武术、体育舞蹈、街舞、拉丁健身操等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身体状况、时间安排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活动项目,参加各种俱乐部活动,并聘操、现代舞等,所选择的人数都在50%以上;还有搏击操、形体、网球在30%以上;健身舞蹈占25%.这些项目都是俱乐部活动的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另一角度来看也提示在高校体育课程内容也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增设新的健身项目.

在对其喜欢原因的调查中,有75.54%是因为动作韵律新颖;由于“大多由音乐伴奏”,“音乐节奏比较时尚”,“具有时代特征”、“符合青年人心理需要”占60%以上;因为“运动形式有新意”,“教练、老师具有吸引力”占30%以上;由于“技术特点突出”占22.30%;由此可知时尚体育项目,正在由于它的独特的风格体系和运动内涵而被青年学生所喜爱.

2.6 影响高校俱乐部发展的因素分析

2.6.1 学校的硬件设施制约高校俱乐部的发展 从“大学生喜欢的锻炼项目选择及原因”的调查中我们看到,大学 生喜欢的运动项目都需要场馆和设施的支持,有条件的学校还应该具备游泳池(馆)和各种球类场馆.而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场地设施的缺乏本来已是许多北京市高校的实际困难,近年来的扩招使得形势更为严峻,有些学校甚至把已经很紧缺的场地挪为他用,开办体育俱乐部的硬件设施不足直接影响了高校俱乐部的发展.

2.6.2 学校的课程安排影响大学生参加俱乐部的体育活动 据调查“没有时间”是影响学生参与体育俱乐部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在对“大学生参加俱乐部前后体育活动情况”的调查中发现有5%左右的学生参加俱乐部的体育活动不是很积极,这主要跟学校的课程安排很有关系.学生普遍反应文化课安排得太满、太多,甚至下午的三、四节和晚上都可能排课,在文化课的学习上已经疲于奔命的学生,把进行课外体育活动当成了奢侈品.

2.6.3 大学生对学校场馆实行有偿怎么写作的态度影响他们参加体育俱乐部的活动 由于高校场馆及设施的紧缺,造成场馆和器材的超负荷运转,为了保证场馆和器材的安全运营,所以必须及时地维护、保养,而且还需要有专人管理、聘请教练等.众所周知,各高校的体育经费都是极为紧张的,那么体育俱乐部一般会向会员收取一定的费用,因此就会出现管理维护和使用的矛盾,有些学生甚至因此失去了对课后参加体育俱乐部活动的兴趣.在对“大学生参加体育俱乐部的兴趣”调查中我们看到有20%左右的学生对体育不感兴趣或兴趣一般,他们就是不赞成收费的代表.据调查这些学生主要来自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和对体育消费没有足够认识的群体,他们或表示希望这是一种无偿的活动或表示参加这种活动可有可无.


3 结论与建议

1)普通高校建立大学生体育俱乐部是我国高校体育改革和发展的新事物.目前已显示出其生命活力,对高校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是积极而深刻的.俱乐部应根据学校现有条件,尽可能建立多种学生所喜爱的单项俱乐部,学生可根据自己对体育项目的兴趣,爱好,自由选项加入俱乐部.

2)为保证大学生有健康的身体、强健的体魄,学校应进一步解决体育场馆的缺乏问题;合理安排课程,保证学生的课后体育活动时间;在收费上做到既合理又照顾到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得人人都有机会加入到体育俱乐部的大家庭里来.

3)高校课余体育俱乐部主要功能表现在能增强学生体质;提高体育技术技能,培养体育兴趣,加强对体育的认识和理解,扩大人际交往等.这就要求俱乐部选择合理的授课内容,同时要不断提高教练员的水平,为学生提供满意的怎么写作,保障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行为的连续性、长期性.

4)俱乐部活动的组织形式应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除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体育锻炼外,还组织体育知识讲座、体育咨询、裁判员培训以及各种社会体育活动实践,努力吸引所有大学生加入其中,学生可根据自己情况,灵活选择、尽情娱乐、锻炼和竞赛.

5)由于高校体育俱乐部具有业余、自愿选择的性质,突出体现了学生主体的选择性,满足了学生发展个性的需要,加强了教学双方优势的互补,弥补了体育课的不足,为学生养成自我锻炼习惯和走向社会后终身从事体育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高校体育俱乐部是今后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的一大阵营,对优化高校体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是今后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组织管理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