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手足口病患儿家属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的体会

更新时间:2023-12-3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921 浏览:17350

[摘 要]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夏秋季多发.临床上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溃疡等表现为主,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

[关 键 词]手足口病患儿家属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246.4文献标示码:B文章编号:1729-2190(2008)8-0140-02

现代护理倡导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观,护理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实践成功的重要环节之一.[1~2]患儿的整体护理通常是遵循医嘱及常规实施护理措施,却忽略了家属的健康教育需求,以致不能及时有效的缓解家属的恐惧、焦虑情绪,严重影响了患儿的精神康复,甚至引起医患关系紧张.

我科2008年4月至5月共收治手足口病患儿20余例,其中大部分患儿家长由于缺乏对手足口病的认识,多担心病情及预后、从而引起紧张、焦虑,恐惧、缺乏安全感与对医护人员不信任等表现,这种心理状态对患儿治疗过程中医患之间的沟通与配合有着直接影响.在此我们对家长的不同心理表现以及针对这些心理表现进行护理的体会进行探讨.

1手足口病患儿家长心理特征

1.1焦虑与恐惧心理.当前现实生活中的儿童大都是独生子女,也是全家心目中的宝贝,当从媒体报道得知手足口病可致患儿夭折,而自己的孩子又因手足口病住院时,出于对手足口病缺乏认识,以致家长产生焦虑甚至恐惧心理,往往会对医护人员提出较高的要求,表现为担心孩子的病情、预后、遭受的痛苦、家庭经济负担等.

1.2怀疑与不信任心理.手足口病近期在全国发病较多,且无特效治疗方法,而我院医疗技术水平较一些大型医院尚有差距,以致家长对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产生疑问,表现为对医生、护士不信任、对医护措施不放心、对孩子是否得到很好的照顾心存疑虑,尤其是孩子的病情加重或反复时,更加明显.

1.3急躁、悲观情绪等心理.因手足口病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疾病,治疗期间患儿及家长处于相对隔离的环境中,家长易产生急躁、悲观等情绪.他们往往因患儿病情不能迅速好转而烦躁,也常因病情反复而苦恼,担心出院之后会被周围人群“隔离”而影响患儿.

2对家长心理护理的对策

2.1对家长焦虑心理的护理.患儿入院后护士要详细向家长介绍医院环境和病区设施、护理措施、主管医生和护士、帮助家长尽快熟悉就医环境.尤其对家长在平常可以做到的护理措施进行讲解,如饮食护理,详细说明哪些食品可以吃,哪些不能吃等,使家长对手足口病有所了解.对患儿的病情变化,护士应耐心解释可能造成的原因,并向家长说明目前的治疗方案是针对患儿病情需要制定的,使家长对治疗方案放心,同时护士还要加强巡视,以实际行动使家长放心.

2.2对家长恐惧心理的护理.加强对家长的健康教育,根据患儿家长的接受程度,常见心理问题,灵活、通俗、礼貌、和蔼、因人因时而异,反复地进行健康宣教,帮助他们正确认识手足口病,了解手足口病的发生、发展、治疗、护理及预后的相关知识,使家长对孩子在治疗期间可能发生的情况有所了解和准备.对预后良好的手足口病患儿,在对家长说明时可多用鼓励的语言,让家长看到治愈的希望;预后差的,应用婉转的语言,安慰家长,给以心理支持,使家长能够正确面对手足口疾病.应当主动将检查步骤和方法、检查要达到的目的在检查前向家长说明,以诚恳的态度告诉家长“我们将会最大程度地减少患儿所受的痛苦”.在做治疗时应提高操作成功率,如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尽可能一次成功,以帮助家长减少恐惧感,解除他们的顾虑.

2.3对家长怀疑与不信任心理的护理.应主动与患儿家长进行沟通,注意有技巧的交流,通过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来赢得家长的信任.然后向家长解释个体存在差异,医学杂志上治疗措施是针对大多数人的一般治疗,治疗要因人而异,根据不同的情况给予不同的措施,从而消除家长的怀疑.

2.4对家长急躁、悲观情绪等心理的护理.要耐心讲述手足口病的病程规律,在保证预后良好的前提下,甚至宁肯把病程说得长一些,以便使他们安下心来积极治疗.因手足口病具有传染性在住院治疗期间被相对隔离,密切的医患关系则更为重要,要使他们感到医务人员是精神上的依靠.因此,医护人员的言行要使病人感到真诚、温暖、可信、可亲、可敬、医患之间形成深厚的情谊.

3小结

通过以上护理对策,我们在护理中就能及时发现问题和家长的需求,尽量满足他们的需要,解除了他们的焦虑,得到他们信任和认可,对患儿的康复起着积极的作用,从而改善了护患关系,减少了医疗纠纷,提高了医务人员怎么写作满意度,对护理整体质量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