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患者的心理护理

更新时间:2024-02-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5064 浏览:117304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720(2009)03-0094-02

随着眼科学的飞速发展,在专科设备和技术方面已逐步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如何在新形势下对护理人员进行科学管理,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和工作质量,减少患者的痛苦,保证医疗工作正常运行,是眼科护理管理者面临的新课题.在眼科临床上所面对的病人,心理高度紧张,思想压力过大、悲观失望,有严重的焦虑倾向.现从临床护理、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等方面探讨对眼科病人的护理.报告如下:

1眼科患者的心理问题

1.1焦虑: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负性情绪反应.一旦当眼睛患病后,人们和外部世界的信息沟通、交流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所接受到的身体周围的信息突然减少,而危险因素却突然增加,所以给人心理上带来极大的压抑和忧虑.此外,患者对手术本身还怀有一定的畏惧心理,害怕手术不成功,怕手术感染,特别怕失明.患者对医护人员存在一种普遍的不信任心理和抵触情绪,他们往往对医护人员的言语比较敏感,对自己的言行严格控制,而医护人员的言语、态度、行为等也常常成为患者对手术焦虑的因素.长期过度的焦虑会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妨碍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1.2孤独、寂寞:在手术和康复期间,患者由于视觉缺陷,往往不愿意和别人接触、交流,而是把自己封闭起来,由此感到寂寞、孤独.

2护理方法

如何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进一步提高眼科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如下:

2.1临床护理:患者入院后,送至指定床位休息.向患者介绍病区环境与有关制度,介绍主管医师、护士.做好卫生宣教,护士要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高度的责任心和全心全意为患者怎么写作的高尚品德,使病人有安全感、信任感及亲切感.要求护理人员要熟悉眼的结构及功能特点,掌握眼睛疾病的病理生理改变,掌握各种眼科疾病的护理要点.此外,还要练就扎实的基本功,对各种特殊治疗操作做到熟练、准确、无误.整个护理工作做到轻、细、勤.

2.2心理护理:协助、鼓励病人建立良好的心态,要让病人了解到不良心理因素对病情极其有害,使病人能够自我调节,控制情绪,始终心情舒畅、生活无忧无虑、心胸开阔以及性格开朗的最佳状态.善于引导病人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充分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防止病人依赖思想以及由于行动不便所导致的不良心态的形成.反复告诉病人周围的环境及物品固定摆放位置,让其逐渐熟悉环境,进行力所能及的活动,期间也可要求家属积极配合,不要事事亲为,通过患者环境适应能力和自立能力的增强,增强其自信心,战胜焦虑心理.


2.3生活护理:病室内保持整洁、安静、空气流通、光线柔和偏暗,避免强光直射患眼及烟尘刺激,根据病证性质调节适宜的温湿度.创设优美舒适的修养环境,可使患者心情舒畅、精力充沛,有利于疾病的治疗.柔和的光线和协调的色泽会对病人的身心起到一定的安抚作用.创造舒适安静的休息环境.督促患者注意休息,指导并协助其安排好生活,做到起居有常.眼睛应充分休息,忌看电视,少阅书报,尤应避免在强光或弱光下阅读,必要时外出佩戴有色眼镜保护.新入院患者每日3次测体温、脉搏、呼吸,连续3d.体温在37.5℃以上者,每日测4次,体温达39℃以上者,每4h测1次;待体温恢复正常3d后,改为每日1次.每日记录二便1次.关心体贴病人,经常巡视病房,及时了解患者的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情况,做好相应护理.要理解病人的痛苦,视病人为亲人,为他们排忧解难.要通过病区恢复较好的病人增强其治病信心,同时做好患者家属工作,使医、护、患和家属密切配合,共同战胜疾病.密切观察患者患眼的局部症状及神、色、脉、舌、二便和伴随症状的变化,若发现病情突变,立即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对于眼科病人的护理更能体现出一个医务工作人员的高尚情操.要保护病人的自尊心,解除他们的焦虑,给予心理上的支持,护士要以丰富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言语的表达满足暂时失去视力或永久失明病人的求知欲,解答他们深切关心的问题,护理操作要稳妥、谨慎、轻柔.当病人暂时或永久失明时,护士必须给予周到的照顾,耐心的解释,并给予同情和安慰,使病人获得安全感.使其了解自我存在的价值,鼓励他们力所能及地为社会怎么写作.总之,在临床上进行术前教育、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能明显降低患者的焦虑水平,有利于提高治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戴晓阳.护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李鸣杲,金魁和.医学心理学[M].辽宁: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收稿2009-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