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纪:马云

更新时间:2024-02-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9846 浏览:141965

1

是时势创造了英雄?还是英雄打造了时势?

多年以后,当马云和阿里巴巴帝国在纳斯达克市场上笑看风云之时,微博微信上疯传的,是当年马云召集他的初创团队――十八罗汉,“神神叨叨”布道的故事.

那时候的马云,看起来确实像个推销员,瘦削的个头儿,招牌标志的下巴,以及让人过目难忘的大脑门.那时候的马云,念叨的都是当时的中国人觉得“匪夷所思”的图景――什么中国黄页,什么中小企业怎么写作平台,什么支付宝.

但马云赢了!不管这话是不是马氏原创,“昨天的我你爱搭不理,今天的我你高攀不起,”马云,成了千万人热望的中国梦的证明――草根,平民,从一无所有起家,靠智识和奋斗积累财富,最终,上演了绝地大逆袭.

纳斯达克敲钟之后,另一个经典的问句是:为什么当年和他一样声名鹊起的张亚勤、李开复等人,没有取得马云式的成绩?后两人都是少年英才,年纪轻轻已蜚声国际.而马云,无论是从学历还是个人的科技成就而言,均无法与前两者相比.这是另一个层面的“逆袭”.

小个头儿的马云,大脑门闪闪发亮的马云,开创了怎样的世纪,怎样的阿里云?

2

马云成功的要诀之一,是他永远的前瞻性.

1995年初,杭州市发生了一起涉外合同纠纷,杭州市与一家美国公司合作共同修建一条高速公路.然而,工程进行到一半时,美国公司却迟迟没有支付合同金.于是,杭州方面决定派一个人与美国公司沟通一下.

一个人横空出世.他便是马云.

马云当时任海博翻译社的老板.与此同时,马云还兼任着海博杂货店的老板,卖些鲜花、礼品维持着翻译社的生存.马云的英语,却是杠杠的,堪称“杭州第一人.”

对马云来说,这次美国之行,最大的收获,是接触了一个叫Inter的家伙.他发现“Inter”很好,能够搜到任何一条能联上互联网的信息.只是中国的信息搜不到.

逆向思维开始起作用了!马云马上想到:这说明中国还没有互联网!大脑回路的第二个反应是:回国创业,做互联网!

1995年,当马云从美国西雅图回到杭州时,他带回了一台386,以及当时旁人眼中“奇葩”一样的决定:在中国创办商业性的互联网站,并以此盈利.

中国黄页就是这样诞生的.

让我们看看马云当年是怎样的疯,怎样的孤注一掷:他与妻子拿出全部的家底近4万元,又从亲戚、朋友处借了6万元,开始了创业.新网站运营的主要形式是在线工商企业名录.这也是中国互联网历史上第一家商业网站.

今天回望过去,创业是血汗史也是让人啼笑皆非的逗比篇.有一次,当马云外出游说时,别人诧异地问他,“你说的因特耐特和英特纳雄纳尔有啥关系?”

马云是擅于发挥他的优势的.他在杭州一所夜校做过,来听课的很多是经营外贸生意的中小民营企业的老板,这些“学生”后来都变成了他的潜在客户.马云的第一个客户,就来自他的一位学生――杭州望湖宾馆的老板.

3

中国黄页,是马云在互联网领域的第一次试水.

而使他真正大显身手、绽放商业能量的,则是1999年创办的阿里巴巴网站.

1999年,马云参加了在新加坡召开的亚洲电子商务大会,就是在这次大会上,他突发奇想,提出了亚洲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模式.但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模式呢?马云的构想是“B2B”的商业思想,即“BusinesstoBusiness”.他的梦想是,“B2B模式最终将改变全球几千万商人做生意的方式,从而改变全球几十亿人的生活.”

这是一种超前的思维.这种思维,不是点对点,而是聚合所有人的能量、资源做平台的思维.但当时,谁有这个眼光、视野和气魄呢?

马云的气魄来自他对国情的了解.他知道,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人口众多,中国最需要怎么写作的,不是那些大型企业、巨型航母,而是广大的中小企业.早年当小商贩、到义乌小商品市场批货的经历,让他了解到,中小企业有拓展渠道、打开市场的渴求,却由于资金不足,难以打开市场.他理想中的阿里巴巴,就是网上的义乌商城,借助互联网的平台,商家与商家之间,自由地交流,商品不仅可以走向全国,还可以走向世界!

“我们要建立一家为中国中小企业来提供怎么写作的公司.”马云对他的员工说.

这种思维,在马云的商业战略里,是一直存在的,为别人提供帮助,也等于自己获得成功.很多企业家缺乏这种思维,因而也就难以成其远大.

4

阿里巴巴在初创时期,是非常艰难的.

马云构想的蓝图是,全世界的商人,都可以在上面免费发布信息,也可以免费查找信息和贸易伙伴.可是,一开始,网站会员和信息量,基本为零,后来每天有十多条信息,过了很多天才突破100条.

怎样突破这个瓶颈,证明阿里巴巴是有价值的?

阿里一开始就启动了会员制.他采取的是免费的形式,开辟了一个以商会友的论坛,开始没什么人,阿里巴巴的员工就先往上传帖子、发信息,把论坛带热.论坛在几年后,成为中国商人第一网络媒体.

在上阿里论坛的时候,大家发现,阿里让网上贸易成为可能.如一个青岛的商人,他需要一种设备,每年都需要从韩国购写,后来,他试着在阿里巴巴上发了一条求购信息,没想到,居然和生产设备的中国商家联系上了.

很快,阿里巴巴的名声在海外也传播开来.位于西藏和尼加拉瓜的客户,可以借助阿里巴巴走在一起,完成互联网时代才能完成的生意.

人和人之间互联互通,彼此分享、交流、交换,是世间的大势.马云把握住了这个势,站在了风口之上,成为一只飞得又疾又远的鹰,自然也就不在话下.

5

阿里巴巴采用的是B2B模式,“让全世界的商人都联合起来.”

但互联网的发展,美国电子巨头eBay的进入,推动着马云必须继续变革.eBay来势凶猛,它的经营口号是,“希望能帮助地球上任意人完成任意商品的写卖交易.”当时拥有来自世界各地的4200万用户.进入中国后,eBay迅速收购了易趣,并预备在18个月内拿下中国市场.这几乎是把马云放在火上烤了.

马云和他的小伙伴们儿,是不会坐以待毙的.他们神秘地闭关了一个月.2003年5月,一个划时代的产品问世.它就是今天我们耳熟能详的、每到双十一掀起狂潮、制造一大批剁手党的“淘宝网”!


淘宝网是顺势而为的产物.阿里巴巴投资1亿元,希望打造的是中国最大的个人网上交易平台.现在看来,马云对未来的判断,极其精准.2006年,淘宝网占据了C2C市场75%的份额,把易趣甩在了身后.而截止2013年3月31日,淘宝网和天猫平台的交易额合计突破人民币10,000亿元,成为亚太地区令人侧目的交易平台.

6

淘宝为什么能创建今天的商业奇迹?

其实,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马云身为浙商的机巧来.淘宝采取的是免费战略,从2003年创建伊始,淘宝就承诺3年免费.到2005年,马云对淘宝再度注资10亿元,并承诺继续免费3年.

“做互联网公司如同养一个小孩,你总不能让3岁的小孩去赚钱吧.”这种战略,基于对中国市场环境的真实理解:老百姓对互联网的接受和使用,需要一个“培育期”.慢工出细活,好戏在后头.

马化腾在“免费”方面,与马云有异曲同工之妙.马化腾从1998年开始推,就是让客户免费聊天与软件下载.直到有一天,我们都被绑定了.马化腾又顺势推出了微信,于是,6亿用户又被微信俘虏了.在一个粉丝为王的时代,你掌握了入口,就掌握了流量、应用、眼球、商家

“免费是世界上最便宜也最昂贵的蛋糕.它以诱人的口味,夺走了客户.直到最后失去城池,对形势判断失误的卢瑟,才追悔莫及.”

7

马云的惊人成功,还源于其张弛有度、有收有放的财富观.

我们都知道,企业家有两个节骨眼儿最难过.一个是企业初创期,这时候筚路蓝缕,资金短缺,吃了上顿没下顿,可谓年关难过,第二个阶段,是企业要扩大规模、面临融资时.融资不足,企业发展难以为继,火候大了,又可能发生被“老虎”吃掉,进退两难.

对这两个问题,马云如此处理:

一,创业初期,他和团队成员吃人不能吃之苦,忍人不能忍之苦.资金流告急,他们就吃6块钱一份的盒饭,有一次还吃4块钱一份的盒饭,闹出了食物中毒事件,打出租,也是能打夏利不打桑塔纳,打夏利能多省一些钱,

二,融资的时候,马云也很善于把握火候的问题.在与著名的投资人孙正义谈融资的时候,孙表现出了强烈的投资愿望,马云竟然说:“我不缺钱.”真的不缺钱吗?不是.他时刻保持着这样一条原则:不能让阿里的股份被稀释得太多.阿里巴巴不允许任何人、任何机构控股.为了避免股权被稀释,在同孙正义会谈的第二天,马云还找到了孙正义的助手,补充说明:“我们只需要2000万美元,太多的钱是坏事.”

马云的财富观就是这样,既独辟蹊径,又恪守自己的原则――“钱太多了未必是好事.阿里巴巴永远坚持一个原则,我们花的是投资人的钱,所以要特别小心.我们每天考虑的是,如何花最少的钱,去做最有效果的事情.

8

2013、2014年,借着余额宝,马云将互联网金融创新又推向一个新阶段.虽然关于余额宝的争议还很多,安全性、融资渠道、它会面临的政策管制但总的来说,余额宝还是让人从罅隙里,看到一丝星光.唯有充足的市场竞争,才能打破垄断,对高大上的国有银行构成冲击.而2014年的阿里在美国上市,着实给国人心中,打了一剂鸡血:哈哈,美国人也喊我们叫BABA了.

是,阿里还不完美,和这个局、那个局,兴许还会大战连连,但在一个微软都会遭遇反垄断、某果都留有后门的年代,不要指望一家企业扮圣女范儿一蹴而就.鼓励创新就要允许试错.多少留下点念想,给梦想狂和商业奇才一个出路.

马云开辟了一个“纪元”

他还会开启更多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