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大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更新时间:2024-03-3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3281 浏览:56717

宁波大学是宁波市最高等的学府,为整个宁波市的经济文明建设输出了大批人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为了解宁波大学在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其特点和规律,为更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4年对宁波大学部分在读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宁波大学各年级段发放调查问卷1800份,回收有效问卷1562份,回收率为86.78%.其中男生932人,女生630人;大一学生347人,大二学生248人,大三学生490人,大四学生477人,年龄17~26岁,平均年龄21.49岁;所学专业涉及人文类、理工类、金融类、医学类及计算机类.

1.2方法

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1]作为测量工具,实行包括1~5分的5级评分制(1等于没有,2等于很轻,3等于中等,4等于偏重,5等于严重),并与全国常模[2]进行比较.为提高测量的真实性,要求学生独立填写包括性别、年龄、年级和专业的量表(不要求学生填写真实姓名).主要统计指标为该量表的9个症状分量表得分,因子分≥3说明该因子项自觉症状已达中度,提示可能有比较明显的心理障碍.


1.3统计分析

量表统一回收编号,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统计指标有因子均分和心理问题检出率,显著性检验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

2结果

2.1心理健康总体状况

被调查大学生在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症性因子得分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人际敏感因子得分低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因子分≥3的检出率在2.11%~5.51%,合计为34.38%(表1).

2.2不同性别学生比较

在校男生在偏执、精神症性因子的得分高于女生.而女生在恐怖方面的因子分高于男生(表2).

2.3不同年级学生比较

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敌对、偏执、精神症性因子大一学生高于大三学生,人际敏感、敌对、恐怖、偏执因子大二学生高于大三学生;躯体化、焦虑因子大四学生高于大三学生;强迫症状、人际敏感因子大一学生高于大四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3).

3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宁波大学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成人正常水平[3],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①宁波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各个地域存在社会文化、经济水平、风俗习惯的差异;②社会的高速发展使学习竞争与就业竞争压力增大;③学生对新的大学生活和人际交往出现紧张情绪和不适应;④学校缺乏专业的心理医生和老师,学生平时对自己的心理状态了解还不够.宁波作为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给大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和谐、文明、积极、上进的氛围,给大学生创造了一个公正、公平、公开竞争与学习的舞台,从而其人际敏感因子好于国内正常人健康水平.

女生在恐怖方面的因子分高于男生,可能是女生与男生相比,易在独自出门远行,会见陌生人或去公共场所集会、游行时表现出胆怯、退缩等恐怖症状;男生偏执因子突出,在于就业形势紧张,社会竞争激烈,思想观念上对男生期望值过高.

大一学生与高年级相比,心理健康水平偏低.这主要是因为难以适应生活新环境,一时生活上不能自理的焦虑心理;学习上的被动心理明显表现出来,出现了徘徊和迷茫心理;由于来自五湖四海,彼此陌生,又不愿意主动接近别人,易产生压抑、孤寂和烦闷的抑郁心理;由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难以摆脱危机心理的支配,常感心理压抑,甚至自暴自弃.

家长、老师以及社会都有责任和义务关心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高校应设立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或咨询委员会,及时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学生在思想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将重点放在对低年级大学生的心理指导上.

4参考文献

[1]徐俊冕.医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183-186.

[2]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6-27.

[3]张运生.1496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4,20(12):1523-1524.

(收稿日期:2007-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