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更新时间:2024-02-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634 浏览:9278

摘 要本文对高脂血症的定义和诊断、中西医结合辨高脂血症病因病机认识以及高脂血症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进行归纳论述.在临床上,应发挥中西医结合的特色并通过调节人体内环境的综合作用来制定个体化的调脂方案.

关 键 词高脂血症中西医结合治疗载脂蛋白基因

中图分类号:R259;R58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533(2011)08-0372-03

Progressinthetreatmentofhyperlipidemiabyintegrated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ndwesternmedicine

LINJin-pei,FUXiao-dong

(DepartmentofTCM,HuashanHospital,FudanUniversity,Shanghai,200040)

ABSTRACTThedefinitionanddiagnosisofhyperlipidemia,theunderstandingofitechaniandcausebasedonthetheor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ndthenewprogressinthetreatmentofhyperlipidemiabyintegrated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ndwesternmedicinearesummarizedanddiscussedinthisreview.Hyperlipidemiacanbeclinicallytreatedwiththesuperiorityofbinationofboth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ndwesternmedicine.Someappropriatetherapeuticmethodscanbechosenbasedonsyndromedifferentiationfordifferentpopulationandanindividuallipid-loweringplancanbemadebyregulationofthewholebody’unction.

KEYWORDShyperlipidemia;therapyofbining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ndwesternmedicine;apolipoproteingene

血脂异常己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普遍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高脂血症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人群正越来越趋于年轻化,40~50岁人群的发病率不断升高[1].高脂血症是指人体脂代谢异常所致的血清脂质和脂蛋白水平超出了正常范围,严格地说应称为血脂紊乱或血脂异常,具体包括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升高、血清甘油三脂(TG)水平升高、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等.机体血脂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性格、年龄、家族史和生活方式等,特别以饮食习惯对高脂血症形成的影响最为突出.

1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年)》拟定标准,在正常饮食情况下,如2周内连续2次检测血清TC均≥5.72mmol/L(220mg/dL)或血清TG均≥1.70mmol/L(150mg/dL)、或血清HDL-C均≤0.91mmol/L(35mg/dL)者,即可诊断为高脂血症.

2中西医结合辨高脂血症病因病机认识

在中医学中无“高脂血症”的病名.中医学对高脂血症的认识最早可溯源至《》的“膏脂学说”,如《灵枢卫气失常》篇说:“脂者,其血清,气滑少.”若五脏调和,气血生化有源,津液输布顺畅,则百病不生;若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尤其是脾失健运,无力运化水谷精微,从而使津液不化而转变为痰浊,痰浊之邪积聚体内,酿成膏脂,浸淫脉道,以致气滞血瘀、痹阻脉络,便会形成高脂血症.在中医学上,根据高脂血症的临床表现,可从辨症角度将其归属于“眩晕”、“胸痹”、“中风”、“痰浊”或“血疲”等症范畴,从辨病角度将其归属于“痰湿”、“血瘀”或“浊阻”等病范畴.高脂血症发病的根本原因在于脾“运”和“化”的功能不足,造成机体的精微(脂质)不能正常地化生、变化和转化、排泄,致使精气的新陈代谢紊乱,导致血中脂质过多或脂质成分异常.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影响血中脂质和脂蛋白的主要因素包括:1)营养与膳食比例失调.长期高饱和脂肪酸饮食可导致血中胆固醇含量升高.2)与体质有关.肥胖会引起血脂水平升高.3)机体活动量和体力劳作时间减少[2].

参考中、西医学对高脂血症病因病机的认识,明确其病理改变特点为脂质代谢紊乱.否则,在诊断高脂血症时,因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而只是呈现生化指标异常,故此时如仅拘泥于传统的“四诊”,很可能会出现无症可辨的情况.高脂血症诊断确立后,以中医理论进行研究以及描述首先需明确其病邪性质.《》曰:生之本,本于阴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可知机体中的物质,适则为常,少则为虚为亏,多则为实为邪.张大明等[3]提出了“脂浊”的概念,认为血中之脂为食中厚浊富有营养之部分所化,适则为身体所需,多则为邪为害,其滞而不去者,名为“脂浊”.脂浊之邪留滞机体可表现为“痰湿”和“瘀血”为患两种表现,其中大部分表现为痰湿之症,少数表现为瘀血症.由此可知,对高脂血症的治疗不可单论痰湿或血瘀.本病病机为脂浊致瘀、本虚标实,故治宜祛脂活血为其基本大法.

统计近年发表的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论文可以发现,对于高脂血症的治疗,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取长补短,增强疗效并降低不良反应,在临床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高脂血症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3.1治疗原则

高脂血症治疗主要包括饮食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变治疗等,而降脂治疗是以生活方式改善为基础的.生活方式改变(包括减肥、运动锻炼、戒烟、避免长期大量饮酒、及时纠正不良情绪、防止药物影响等)能够显著降低血清TC和TG水平,饮食治疗的原则则包括控制热量摄入、三大营养素配比合理、减少胆固醇摄入量以及适当增加食物纤维、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

3.2药物治疗

与单纯西药调脂治疗相比,中医辨证结合西药治疗高脂血症能更好地切中病机,临床疗效并不劣于单纯的西药降脂,且同时还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是一条值得临床探索以及拓展的新途径[4~6].近来已就高脂血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西药治疗进行了多项临床疗效对照观察,疗效评定标准均根据卫生部1998年颁布的《药物临床观察研究指导原则》规定――显效:TC下降>20%,TG下降>40%,HDL-C上升>0.26mmol/L;有效:TC下降10%~20%,TG下降0~40%,HDL-C上升0.10~0.26mmol/L;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根据上述疗效评定标准,临床上使用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大致可在他汀类药物(主要是辛伐他汀)的基础上再加上中医辨证治疗,主要证型可总结为――1)肝肾阴虚型:治宜滋补肝肾、养血益阴,方用二至丸合六味地黄丸或其类方加减;2)肝郁化火型:治宜疏肝解郁、清肝泻火,方用龙胆泻肝汤或其类方加减;3)气滞血瘀型:治宜行气活血、化瘀通络,方用通瘀煎或其类方加减;4)痰浊阻遏证:治宜燥湿祛痰、健脾和胃,方用温胆汤或其类方加减;5)脾虚湿盛证:治宜益气健脾、化湿和胃,方用七味白术散或其类方加减;6)阴虚阳亢证:治宜疏肝平肝、育阴降脂,方用天麻钩藤饮或其类方加减;7)脾肾阳虚证:治宜温阳健脾、化浊降脂,方用附子理中汤或其类方加减.

此外,目前已在临床应用的一些中成药是以中药材为原料并经现代科学方法加工生产的,如血脂康胶囊系以红曲经发酵后提取制备,具有活血化瘀、健脾消积、祛痰化浊的作用,其功效与改善血脂异常患者的综合表现是吻合的.血脂康胶囊中也含有他汀类药物成分(但含量较低,日剂量仅相当于洛伐他汀10mg)以及一些不饱和脂肪酸、必需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可能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对一般的血脂异常患者有较好疗效,安全性亦较高[7].

4有关载脂蛋白基因多态性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间关联的探讨

不同的载脂蛋白E(ApoE)基因型对应的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水平亦不相同,对中西医调脂治疗的反应也有一定差异.张莉莉等[8]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发现,各基因型组中的TC、LDL-C水平均有下降,但以E2/2+E2/3基因组更为明显,显示E2、E3和E4组等位基因对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的疗效有显著影响.其中,阿托伐他汀治疗对HDL-C、TC和LDL-C的疗效与基因型相关,说明不同等位基因的3种ApoE异构体具有不同的受体结合活性,对血脂代谢及水平的影响能力按E2/2+E2/3、E3/3和E3/4+E4/4顺序递减.赵丹丹等[9]研究证实,ApoE的不同基因型对高脂血症痰瘀互阻证患者的血脂浓度具有不同的影响,且会显著影响调脂通脉颗粒调脂治疗的疗效.赵广荣等[10]对49例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门诊给予服用芪参益气滴丸1个月,并在治疗前、后各抽取1次血样以测定血脂含量和提取外周血白细胞DNA,使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载脂蛋白A4(ApoA4)基因的第3外显子,测序检测多态性位点.结果,在ApoA4基因的第3外显子中发现1个有义突变位点,即第917位碱基C→T的突变,它会减弱药物对LDL-C的降低作用,在非突变组和突变组之间达到极显著差异(P=0.009).袁玉娇等[11]将206例高脂血症痰瘀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应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和分析ApoE基因型,同时检测基线血脂水平.试验组给予益气活血化痰之调脂通脉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血脂康胶囊治疗,4周后再次检测血脂水平.结果显示,206例患者的基线血清LDL-C水平按E3/4>E3/3>E2/3顺序逐渐降低,3种基因型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试验组中,与ApoE2/3和ApoE3/3基因型患者相比,ApoE3/4基因型患者的LDL-C改善率最高(P<0.01),但ApoE2/3基因型患者的HDL-C改善率较ApoE3/3和ApoE3/4基因型患者均更大(P<0.05).对照组的血脂改善率在3种基因型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以认为ApoE基因多态性不仅影响高脂血症痰瘀证患者的基线血脂水平,而且高脂血症痰瘀证患者对益气活血化痰法调脂治疗的反应也存在差异,说明同一证型血脂异常患者对同一方药的敏感性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提示遗传因素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在中医同病同证的情况下使用应证方药治疗仍会出现较大的个体差异,所以除了要“异病同治”和“同病异治”之外,尚应注意针对禀赋差异施以“同证异治”,制定个体化的调脂方案.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