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高工华丽转身,让千万朵柔弱格桑花傲立青藏

更新时间:2024-04-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4910 浏览:110496

在我国西部,每年春天来临的时候,漫山遍野总会开满烂漫多姿的格桑花,把这片广袤而贫瘠的土地打扮得分外妖娆.格桑花是青藏高原上一种普通野花,但它的生命力却极其顽强,它喜爱高原的阳光,耐得住雪域风寒,它被藏族乡亲视为爱与吉祥的象征.那些成千上万得到资助不再辍学而改变命运的孩子,正如一朵朵灿烂圣洁的格桑花美丽绽放等

格桑花凋零撼心魄

今年38岁的洪波家住合肥,是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审计科的高级工程师.她性格开朗,微黑的皮肤是她喜爱旅游的真实记录.洪波自小特钟情西部的绮丽风光,2002年她响应有关机构号召作为第一批全国招募的志愿者在可可西里无人区工作了一个多月.那年夏天,洪波途经青海省玉树县一片荒凉的戈壁,因口渴走进一户牧民家庭借水喝时,发现一脸稚气的女主人只有十五六岁,怀里竟然抱了个自己的小孩.女主人告诉她,9岁时因家庭困难便辍学在家,没有婚姻登记就结了婚,她的丈夫是个16岁的少年.为了照顾常年生病瘫痪在床的阿爸和年迈的奶奶,他们只得早早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像这样的年纪是本该在学校里读书的呀,而他们竟然早早地就承受了生活的重压.”若非亲眼所见,洪波简直不敢相信这是活生生的现实!

2004年春,洪波在甘南藏族自治州旅游时遇到一对衣着破烂年纪只有七八岁的小姐妹,她们是家住郎木寺的卓玛草和拉毛草,当她们见到戴着太阳帽的洪波时,举起手里的两根虫草,很害羞地问:“阿姨,刚采到的虫草要不要?”原来,姐妹俩的爸爸去世了,妈妈没文化,靠给别人放牧洗衣服维持家庭日常开支,却实在无力供养两个女儿上学,因此姐妹俩放学以后,只得自己去挖虫草攒学费.洪波被深深震撼了:她们和自己的女儿年龄相仿啊,可自己的心肝宝贝童年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另加保姆呵护,现在上小学还有专人接送,课余生活绚烂多彩.同样是孩子,她们的命运竟有如此巨大的反差!洪波紧紧拥住小姐妹,心里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帮扶欲,她当即决定捐助两个孩子,每年几百元一直到高中毕业.卓玛草姐妹俩高兴得哭了,拉着她跳起舞:“阿姨,我们有书念,不用在寒风中挖虫草叫卖了!”更让姐妹俩欢喜的是,洪波阿姨利用住在她们家的几晚辅导她们写作文做数学题.卓玛草姐妹书是读上了,可洪波却陷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青藏高原还有千千万万个卓玛草和拉毛草翘首以盼,谁来拉他们一把?”


从2004年夏天起,洪波开始把自己的心血倾注在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那些孩子身上,在爱人的大力支持下花费1万多元4次深入西部高原进行实地调查.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她的足迹踏遍西藏、青海、甘肃、四川等她忍受着常人不能想象的苦痛,在平均海拔4600米的生命禁区里,一家一家地访问,一个学校一个学校地奔走,常常顾不上休息,背负30多公斤重的行李跋山涉水、翻山越岭.在西部一所中心小学的调研给洪波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她看到一间教室的顶棚上有个大窟窿,墙壁时不时地往下掉一层土,课桌上落满了灰尘,地面坑坑洼洼.当她看到一些孩子因为没有课桌而不得不趴在地上写字,甚至几个学生只有一套课本时,她再也看不下去了.于是,洪波除留下路费外当场把身上所带的钱留了下来等洪波通过大量第一手资料了解到,在西部贫困地区,不少成年人因没上过学,成了文盲、法盲.由于缺乏生存技能,一些人只能靠非法捕杀藏羚羊为生,贫苦因此进入恶性循环.因此,从源头上解决西部孩子们学习知识、掌握生存技能的问题,已迫在眉睫.也是在2004年的那次考察中,洪波结识了来自上海的刘,她们谈得很投机成了好姐妹,并立下誓言:我们成立一个二人组合吧,能做多少是多少,为可可西里的孩子们读书竭尽所能!

从西部回到合肥后,洪波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她不断地问自己,我能为西部的孩子们做些什么?在合肥,洪波每到一处都饱含泪水地向亲朋们讲述自己在西部的所见所闻,这些只能以青稞面果腹的孩子家里穷得连铅笔、写字本都写不起,随时都面临着失学的境遇.“我们能不能在政府的援助外,动员民间力量去改善他们的生活和上学条件?”

格桑花高原遍地开

2004年年底,洪波在网上看到了这样一个帖子,说拉萨德吉孤儿院的孩子们衣服单薄无法过冬,洪波觉得这正是实现她和刘愿望的机会,于是她们立刻发动身边的朋友们开始募捐.在这次募捐中,拉萨德吉孤儿院的60个孩子收到1万块钱和很多棉衣.小试牛刀斩获不菲,洪波和刘这两个快乐的女人在里互相听着对方舒心开怀的大笑,竟然足足有5分钟!很快,洪波又有了新的想法:根据目前的力量,寻找100个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孩子,一直帮他们读完小学、初中!目标定下来之后,洪波和刘开始分工,洪波负责去寻找,落实资助对象,而刘负责去筹钱.从2004年年底到2005年的2月份,不到三个月的时间,洪波和刘已经陆续为70个孩子找到了捐助人.但是,在欣喜之余,洪波也感到力不从心,繁琐的联系不仅严重分散工作精力,每月3000多元长途费更使她囊中羞涩.“不如做个网站,把资料发布在网上,谁都可以看,谁都可以捐,岂不更好?”想法虽好,可洪波和刘对建网站一无所知.于是,她在网上寻求帮助.很快,同样做过可可西里志愿者的大连小伙儿于峰“揭了榜”.令洪波感动的是,于峰不仅自己花4000多元钱注册了一个局域空间,还亲自对网站进行设计.经过细致斟酌,洪波的网站选在2005年2月19日开通,网站取名为格桑花西部助学网,“219,爱要久”,“我想借这3个吉祥的数字,期望各界爱心人士对孩子们的关注和爱,我希望是长久而非一次性的心血来潮”.格桑花西部助学网开通的那天,创办人洪波在《斑竹倡议书》中无限深情地写道:“为什么我的眼睛总是饱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当你背包走遍青藏高原巍巍昆仑,当你驾着汽车穿越苍茫雪域,当你在飞机上俯视圣洁的圣地等在你的目光里一定晃动着许多影子,那是一双双渴盼的大眼睛,在盯着你的装备,他们的大眼睛里闪烁的是好奇.他们为何如此好奇,是因为他们缺少见识;他们为何缺少见识,因为他们缺少知识;他们为何缺少知识,因为他们贫穷等涓涓细流可以流淌成浩瀚大海,点滴爱心可以汇聚成博爱洪流,许多贫困的藏族孩子需要您爱的滋润!”洪波定期把孩子的信息发布到网上,网站运作短短一个多月,洪波和刘要资助100个孩子的目标就实现了.

此后,洪波每天下班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这个格桑花西部助学网,与加盟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义工和网友联系助学事宜,而好消息总是接连不断,这让疲惫的洪波十分兴奋.2005年11月4日,网站运行将近九个月的一天晚上,一阵急促的铃声惊醒了正在网上冲浪的洪波.打紧急求援的是青海省称多县民族一中的智明龙珠校长.“洪女士,我们这儿从10月15日开始下大雪,到11月4日还没停.雪灾消耗完燃料,零下20多摄氏度孩子们冻得没法上课只好放检测,可家中也没有燃料取暖,孩子们快冻得不行了,救救他们吧,我给您磕头了!”20多分钟后,学校的一位老师冒着生命危险,到牧区拍下了雪灾中一个孩子还只穿着单衣的几幅照片,从网上传给了洪波,洪波的心一下子揪紧了,她立即打字,大颗泪珠滴在键盘上.仅仅10多分钟后,洋洋数百言的《给大雪中的孩子一点温暖吧》紧急求助信上了网,帖子写得真挚动人,网友们纷纷跟帖说洪波是“神”,是勇士,她的话语总是那么自然,质朴,能打动每个人的心,她的动情企盼总会让人泪流满面.

洪波自己首先捐了一千元.短短一个多星期,格桑花西部助学网已经募集了3万元和大量棉衣,洪波把钱换成了50多吨煤和5吨炒面,找了四辆大卡车,由西宁的义工张亚莉运往灾区.押运这批货到实地去发放,天寒地冻在冰雪路面翻山越岭非常危险.张亚莉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走了两天两夜,终于赶到了称多县,在国家气象局和民政部刚刚发布雪灾消息时,就把第一批物资送到了孩子们的手中.由格桑花西部助学网发起的这场救灾活动持续了一个月,在网上有2万人次参加到了这场救灾活动中,网站一共募集到6万元捐款和20吨棉衣陆续送往灾区.后来新华社做这个雪灾的报道时,惊讶地发现:“原来竟是一个民间网站在发起组织这场声势浩大、影响广泛的救灾行动等”通过这次行动,洪波惊喜地发现,一个小小的助学网站,竟会产生如此巨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这说明每一个人心里面都有善良的愿望想去实现.

2006年9月,洪波一行从上海、合肥等地来到青海,这是格桑花义工2006年第十七次来青海.每到一地,洪波一行都亲自发放捐款并监督捐款的使用情况.格桑花运作模式是:孩子的信息在网上公布以后,网友在网上认捐,直接汇款到当地学校的指定账户,捐款结束后,格桑花义工在网上招募网友,介入监督,由当地学校、格桑花义工及监督人三方到场,发放捐款.想起以前的土办法,洪波笑着说:“一开始我和刘两个人在搞时,就是我去发钱,她也相信我,她的朋友相信她,我的朋友也相信我,但现在光靠个人人格已经落后,我们得有公开、透明制度做保障,才能够取得公信力.”洪波介绍说:“格桑花目前在上海、北京、广州、宁波等很多地方都建立了工作站,当地的义工会在各地定期开展活动、做宣传,我们的目标是要让格桑花未来几年内覆盖所有发达城市.”

格桑花是藏族乡亲心目中的圣洁之花,格桑花助学使者们更是藏胞心目中的“爱使”.一次“格桑花”义工去黄河源头曲麻莱县实地调查和发放助学金,路上吉普车被洪水冲翻进河,20多名藏胞衣服都未脱,齐刷刷地跳进冰凉刺骨的河里,硬是用麻绳把车子给拖了上来.“你们是来帮助穷孩子读书的,不能误了你们的大好事!”在西藏,格桑花使者经常会面临吃饭付钱“打仗”的局面,“每当翻译告诉当地同胞,义工们是来助学时,店老板死活都不肯收我们的饭钱”.

给格桑花以尊严

格桑花西部助学网不仅帮助西部的孩子上学,同时还始终关注孩子们的成长质量.“为了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我一再要求助学点和学校低调配合义工的现场发放过程,不召开全校大会,不邀请领导做指示,不邀请电视台,不打横幅,取消一切大张旗鼓宣传的形式主义仪式,既达到和孩子见面沟通的目的,又不让孩子觉得我们这么做是因为同情施舍他们等”和别的义工不同,洪波很注意这些细节.不久前,有媒体报道几个丛飞资助过的孩子,他们在丛飞生病的时候对丛飞一点都不关心,媒体谴责他们叫做“白眼狼”.洪波却与家人、义工们交流说:“这种报道看了心里觉得媒体的导向是有失偏颇的,丛飞资助过几百个孩子,即使有几个不懂事的孩子也很正常,十个手指头伸出来还有长短呢,再说丛飞也并没有要求孩子对他有所回报,媒体的谴责也不代表丛飞的失落,孩子最后变成什么样的人,不是由捐助人所能决定的.我们只是在他们的成长道路上拉过他们一把,我们并不能决定他们的方向.”

这种没有任何功利色彩的爱,让受捐助的孩子们找回了爱的尊严.一次,洪波去青海省乐都二中发放100多位同学的助学金后,一个高二女孩子在她走前交给了她一封信,女孩写道:“尊敬的洪阿姨,我们每个月的生活费还不足20元,几乎天天都是白开水冲馍馍.对于生活的贫困,我们既不怨恨父母,也不抱怨命运.相反,我们抱有或多或少的感激.可亲可敬的格桑花叔叔、阿姨们,你们的援助不仅是物质上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是你们的援助增添了我们一个个贫困生对于生活的信心,给予我们贫困生应有的尊严!”洪波摩挲着洁白的信纸,展读良久等

经过1年多的运作,到2006年年底,格桑花西部助学网这朵绚烂的助学之花已经在青海省玉树、海南、海北、乐都,甘肃省合作、夏河、碌曲、卓尼,西藏自治区拉萨、林周、山南地区以及四川省若尔盖县等西部省市区的43个乡镇灿烂绽放,为151所学校的藏、汉、回、土等民族4000多名贫困学生提供了一对一捐资助学,还捐赠衣物、文具等20多吨,书籍两万多册,并发展义工150多人,会员数量将近1万人,组成了一个温馨的网络大家庭,成为中国最大的民间助学网站.

洪波的行为感动了安徽7600万父老,也感动了中国.去年11月中旬,她被推荐并入围电视台“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候选人之一.

洪波每发展一名义工都会说,我最推崇特蕾莎修女,网友们说,因为你就是特蕾莎修女的化身,才感染了我们;洪波说她一直怀念索南达杰、扎巴多杰,网友说我们在你的身上,已经看到了索南达杰、扎巴多杰的身影!常有身边人好奇地问她:“你搞西部助学一年得花查重?”洪波却委婉地回答:“你知道我一年能从助学中获得多少快乐吗?我和所有的参与者都是普通人,但我们为能改变西部贫困孩子的命运而备感欣慰!”

编辑/杨世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