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书学与针灸推拿辞书的编纂

更新时间:2024-03-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202 浏览:32402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610075)

摘 要 针推辞书在整个辞书领域中属于专科性辞书,而针推辞书中又有针推的专科辞书(如针灸经络腧穴辞典、临床针灸辞典、针灸医籍辞典等)、专题辞书、专人辞书(如皇甫谧辞典,可收《甲乙经》及其所有著作词目)、专书辞书(如《甲乙经辞典》、《灵枢辞典》之类)等专性辞书和针推的综合辞书.截止目前,针推辞书的编纂在取得相当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某些不足.本文对这些不足作了初步的分析,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

主题词 针灸学 推拿学 辞书学

辞书学是工具书学下的一个子学科,但工具书学在我国尚未完全形成,而辞书学在我国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学者们较公认者是以《辞书研究》的创刊为标志).笔者当时正在进行《中医难字字典》、《中医药中的易错字》、《中医药通检测字、区别字与古今字字典》三书的资料搜集工作,故辞书学在中国一建立,笔者就投身其中.20多年来,边学习、研究,边从事中医药、针灸推拿学辞书编纂实践,独立编纂或主编、参编大小辞书八、九种,并对部分古代、当代综合及中医药、针灸推拿专科辞书作过一些比较研究,因而有不少体会.今简撷几点以就教于辞书学界和针推学界的方家贤达.

1 针推专科辞书编纂中的问题

针推辞书在整个辞书领域中属于专科性辞书,但在针灸推拿领域中又有针推的综合与专科辞书的区分.针推辞书编纂取得了相当的成绩,这一点毫无疑问,并值得肯定.但由于没有正规、系统地培养辞书编纂人员,绝大多数编纂者没有充分、认真地学习、钻研辞书学理论知识,以致所编出的针推辞书尚存在一些问题.

1.1 针推辞书的编纂无整体规划 学术发展上需要填补空白的收词较全的大型针推综合辞书或临床、教学、科研亟需的针推专题辞书长期缺如,而中小型的针灸综合辞书(注意:非指小型专科、专题、专人、专书辞书)却编得较多(篇幅所限,例略,下同).

1.2 内容收载不够全面 具体表现在:

(1)词目(或字头)失收过多,"大辞典"中查不到常用词目,"工具功能"不够甚至很差.

(2)词条中所收义项太少,相当多的词条仅有一个义项,以致有辞书学家戏称一些"大辞典"不象"辞典"而象"名词解释".义项少作为专性辞书犹可,而作为综合性针灸辞书就有些名不符实,特别是大型辞书.

1.3 编排体例不规范 比如:

(1)解释词义的义项排列杂乱无章,看不出本义、派生(引伸)义、后起义、通检测义,反映不出语言(或针推名词术语)演变的脉络和学术发展的源流,有悖于古文献类辞书编写的规范.

(2)词义缺少书证、例证.在辞书学界有句常说的行话(也是国外一位辞书权威的名言):"没有例证或书证的辞书是没有灵魂的辞书."所谓"例证",即文献(最好是流传久、较权威的文献)中使用该词、字的例子,一般要求语义完整的全句."书证",是指古代训诂学专著(如《说文》等传统语言学著作)中对该字、词的诠释.一般人又往往将二者统称为"书证".编纂字典(尤其是较大型或较权威的),每个义项下都应引书证与例证,找不到书证的,起码也得有例证.而编写辞典通常只要求引例证.如果不引书证、例证,则释义语出无据,难让使用者信服,影响辞书的准确性、科学性和权威性.但我们的一些针灸辞书偏偏就缺例证、书证,或所引例证的出处(文献)篇名、卷次不详细,甚至有错,令使用者难以核对.

1.4 明显的错误及对字词不妥当的处理

(1)词目或字头、释义、书证或例证乃至按语中出现的错误太多.任何书都难免有错,这一点笔者充分理解,也深有体会.问题是有的辞书错得太多太离谱.有的错误是排版、校对产生的,而有的则明显属于编纂者知识局限所造成.这就需要我们注意和重视了.


(2)对通检测字、通检测义的处理欠当.不少辞书将通检测义误当成一般义,使用错误的训诂术语进行处理.这主要是因为分不清究竟何为通检测所致.

(3)对区别字的处理更是不当.迄今为止,除了笔者20多年来陆续编写的几本中医药辞书外,针灸学辞书中确确实实只有笔者近年参与协助梁繁荣教授所编的《针灸推拿学辞海》对区别字进行了比较正确的处理.笔者的导师,著名语言学家、辞书学家,国家语委原主任,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教授曾在《伤寒论校注》论证会上及多种场合呼吁中医(包括针灸推拿)辞书和医籍、针籍整理一定要分清区别字与通检测字,要用不同的术语分别处理,说明正确处理区别字非常重要.笔者对此已发表了数篇论文(见《医古文知识》1996、1998、1999这三年的第四期),并将有专著问世.但愿中医界、针推界能逐渐了解有关区别字的知识,在今后的辞书编纂中能对区别字进行正确处理.

(4)对古今字的界说和处理欠当.《医古文》教材将古今字与区别字完全混为一谈(古今字与区别字不能完全混同,详许嘉璐师指导,笔者撰写的学位论文《古今字、区别字论》,载《中华文史论丛》57辑),致使中医及针灸推拿学者大多分不清两者,结果反映到针推辞书的编纂中,造成混乱.

2 对今后针推辞书编纂工作的设想和建议

2.1 培养针推辞书编纂队伍 目前中医药、针灸学界既通医(针)又通文的学者并不多,真正通辞书学的学者更少,因此,要编出适应学术发展需要的大批高质量辞书,就必须重视对编纂队伍的培养.

2.2 对针推辞书的编纂应有总体的规划和合理的布局 就"应急"而言,适当编纂一些针推综合性辞书是可以的,事实上这种辞书也已出得不少.但要编出真正"够用"的高质量综合性特大型辞书,目前尚不具备条件.只有在编出足量的针推专人辞书、专书辞书、专科辞书、专目辞书、专题辞书、断代辞书的基础上,高质量的针推综合性辞书的问世才有可能.所以,当务之急是抓各种专性辞书的编纂,为特大型综合性辞书积累足够的"原料"和培养编纂人才.

2.3 加强研究工作 这包括对词条的原料--中医药及针灸推拿古籍和经史百家典籍中与针灸推拿有关的内容的研究、对辞书学的学习研究以及对各类各种辞书编纂经验和教训的总结、研究.

(收稿日期:19991106,刘炜宏发稿)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