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完成“角色转换”的心理问题

更新时间:2024-03-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6368 浏览:70405

摘 要 :在由中学生向大学生“角色转换”过程中,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会产生一些心理障碍从而影响大学新生的学习和正常生活,本文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一些思路.

关 键 词 :角色转换 大学新生 心理障碍

1.大学新生“角色转换”极端行为表现

1.1奋斗的锐气降低甚至消失

在中学时期,“三更灯火五更鸡”所表现出的拼搏精神减弱了甚至消失了.开始对一切好玩的事物发生兴趣,如在中学时候家里不允许上网,这时候开始把精力投放在网络上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使用得好有利于学习有利于成长.长期沉溺于网络游戏或登录不健康网站就会对现实的事物包括正常的学业不感兴趣,懒得和人交往等等,封闭自己,影响心身健康.


1.2开始接触“异性”进入恋爱期

尽管在中学时期已经逐渐发育成熟,但由于学习压力太大,一般中学生无暇顾及和异往的问题,一旦步入大学校园,由于学习环境比以往轻松了很多,学习的巨大压力一旦释放,渴望交往异性的心理压抑也同时被释放了.如控制不好,会沉溺于爱情生活不能自拔,严重影响学业.

1.3环境适应能力差,迷失奋斗目标

这是大学新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自我意识的模糊与困惑,根据对我们学校新生的调查发现,约有三分之一的新生,对如何展示自己的优势克服自己的问题与缺点感到迷茫与困惑.表现为极端心理:要么觉得自己非常了不起,盲目自大,要么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自卑心理严重.调查还发现45%的新生特别关注周围人给予的评价,以致对自我评价发生动摇;二是环境的变换与心理适应的困难,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约43.5%的学生反映环境改变难以适应,首先是学习的方式方法,大学生学习不同于中学生:前者强调“主动”并且目标是发散的,可以尽量接近兴趣和自己的爱好,取舍选择学习的重点很重要,而后者是“被动”的,且目标集中,就是几门课,围绕高考学习,自己没有任何选择性.其次,是心理上的“目标症结”就是中学的学习目标就是考大学,考上大学似乎就是人生的唯一目标,而老师和家长往往也有这方面错误引导,或常常告诫学生,“大学就是天堂”,但是到了大学之后发现,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心理落差很大,接到录取通知书刹那间的“天子骄子”,心理膨胀到了大学由于大家都是“天子骄子”,膨胀的心理像气球一样破灭.于是产生自卑、自闭、空虚、焦虑的浮躁心理等等.

2.大学新生“角色转换”的心理障碍分析

2.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上(1946)颁布了心理健康四个标准:(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彼此谦让;(3)有幸福感;(4)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而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和麦特曼则提出了10项标准,这些标准涵盖了个人、家庭、社会、文化、道德等等十分广泛的因素.而当前国内学者则指出当前学生的正常健康的心理标准应该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即保持对学习较浓厚的兴趣和求知;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恰当的接纳自我;协调和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培养健全人格;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正确认识环境,并处理个人与环境的关系;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根据这些标准我们可以当前大学新生对角色转换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障碍.

2.2大学生心理障碍分析

调查显示,心理问题的产生是与众多因素相关的,如个人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等.就大学新生而言,其主要心理障碍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学习生活上存在的巨大压力,在中学时期,由于长期处在高度的学习紧张状态,最有可能导致强迫、焦虑甚至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尤其是一些贫困农村地区的新生,把考上大学作为报答父母、以后出人头地的唯一路径,由此而承受的巨大心理压力难以短时间释放.

其次,独生子女教育缺陷留下的后遗症,当前独生子女是大学生的主体,长期以来因为对其教育不当,是导致当前大学新生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诱因.“小皇帝”的生活氛围,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严重缺乏从众意识,导致任性、自私、贪婪、孤僻、不善交际缺乏集体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不加以正确引导很容易诱发心理疾病,甚至使他们产生暴力倾向和行为.

3.大学新生心理教育对策

3.1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

当前大学里对学生心理问题引导重视不够,以为是正常现象,船到桥头自然直的思想,而没有重视这个问题潜在的消极影响.因此,新生入学后,可以通过报告、座谈会等活动,向学生讲述大学与中学的不同之处,提高心理预测力.带领学生尽快熟悉校园生活,组织有意义的集体活动,促进同学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3.2开展多种形式的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当前辅导员往往是留校的教师担任,缺乏专业的心理知识,需要在这方面加强培训教育,这样方便做好学生的心理咨询和宣传工作,如果新生了解了心理咨询的作用,他们可以主动去心理咨询,在辅导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可以较快地缓解心理压力.

3.3加强学生的自我保健教育

“心病还得心药医”.心理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积极的自我锤炼的过程,从这一意义来说,每个人都应该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加强自我保健,让他们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培养良好的个性,保持自信、乐观、坦诚、坚忍不拔的心理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