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博物馆――穿越千年的中医学堂

更新时间:2024-03-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6202 浏览:70013

师徒间的传承一直都是古代中医教育的主要形式,这种一对一的“小班授课”确实能够有效传承医技,多数我们所熟知的中医大家都是拜在名师麾下,继承并发展了师傅医术的高徒.

虽然师带徒的教育方式直接有效,但也有一定的缺陷.这种传承往往是一线单传,受众面很小,不少技艺的失传也和这种个体化的行为有关.所以,从南北朝开始,出现了以为主导的教育教学,有志青年们学习中医药也多了一个新的途径――考取官办的中医学堂.

中医学堂兴衰史

南北朝时期,官办学堂开始萌芽

最早有关中医学校教育的记载出现在南北朝时期.在南朝元嘉二十年,当时的太医令秦承祖上奏章,建议兴办医学教育.而在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也曾诏令群臣,设立了太医博士、太医助教的职位.虽然当时官办学院的设置显得粗糙,但却是政府出面兴办医学教育的开端,为之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隋唐时期,医学校正式成立

隋唐时期,中国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大型医学专科学校――太医署,下设医学部和药学部.太医署不仅出台了招生、教学、考核、奖罚等方面的制度,并且在教育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地方教育,招生和师资规模也逐渐扩大,从各级学校走出了大批优秀的医学生.在唐朝的开元盛世,医学生的比例已经占总人口的一万分之一,可见唐政府对医学教育十分重视.

宋元时期,医学校繁荣发展

从宋始,医学教育进入到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宋代设立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太医局,和行政部门翰林医官院有了明确的职能划分,也就是说,医学校终于从政府部门独立了出来,同时,医职人员的官阶地位也有了显著提高.而元代又发展出了一项新举措,设置医学提举司,“训诲太医子弟,领各处医学”,通过将各地教育统一化,大大提高了办学的效率和质量.

明清时期,办学走向衰落

中医教育系统在元代达到了鼎盛,从明始出现衰退趋势,到清末几乎已经废弛了.经济实力衰退,教育规模缩小,医生待遇降低,再加上来自西方医学的冲击,中医教育走向了前所未有的低谷,这一低迷的局面在建国后才逐渐好转.

人才济济的名师高徒

精挑细选的学员

医学院作为国家高等学府,自然不是想来就来的地方,历朝历代都对招生有着严格的规定.

在唐代,招生来源主要为医学世袭之家的子弟,或者官员子弟中13~16岁的聪慧者.医学部需要有官员背景才能考取,普通人家的孩子只能做没有限制的药园生,学习药物种植、采集、鉴别等等.到了宋代,医学院招生显得更加有计划性,学生需要报告自己的家世出身,还要有医官作保,在太医局听学一年后参加考试,合格者要等到名额有空缺时才能成为太医局的正式学生,所以宋朝的医学生质量是非常高的.从元始,医学生的选任遵从世医制度,从登记的医户、药铺、药商之家选择子弟入学.到了明代,医学生的规模已经大大缩减,无法和唐宋时为全国培养医生的气魄相比.

德高望重的导师

古代官办学校的教授们通常都还担任着朝廷的官职,他们一边进行教学,一边还肩负着管理职能.一般这些教授兼医官会通过几种途径挑选,一是太医院的医生,二是表现优异的上等学生,三是民间有威望的名医良医.这些医生被选为教授时需要经受考核、汇报履历,并且要复述曾经救治的病患情况,被选拔任职后也要定期接受检验,判定其能力是否可以继续出任教授一职.可见,为了留在全国医学最高等学府,无论学生还是教师都是要拼的.

热火朝天的学习生活

与时俱进的专业

现代的中医药大学一般设有基础医学院、针灸学院和中药学院这三个基本部分,前两者属于医学部,后者属于药学部,每个学院的学生都要学习共同的基础课程,后期开始分别深造各自的专业课程.

而早在隋唐时期,官办学校就已经有类似的专业划分了.唐朝的太医署设有医学部和药学部,药学部有药园一所,算为一科,医学部下设四科,分别为医科、针科、按摩科和咒禁科.医科、针科和按摩科比较好理解,在现代的中医药大学里也都有设立,而咒禁科则是具有当时时代特色的一门分科了.所谓咒禁,就是用祷告和符咒的方法来驱邪治病,在今天看来,这样带有迷信色彩的仪式能够成为一门正式学科似乎有点荒诞,但在当时,咒禁发挥着它独特的心理治疗作用,也有其积极的方面.

唐代的学校设置了五大科目,到了元代,科目细化为十种,在明代演化为十三科,包括妇人、眼科、口齿科等,涵盖的专业种类已经非常丰富.

历代学校的科目设置不仅具有继承性,而且还会根据时代的流行病谱灵活增减.在隋朝,按摩科的招生数量就异常之多,大概是受隋炀帝生活奢靡、贪图享受的影响,在唐代医科中设立了口齿科,可能和当时市场上蔗糖大量输入,龋齿患者增加有一定关系,宋金元时期加设伤折、金创科,可能是由于当时战乱频繁,骨伤病人剧增,清朝初期设置痘诊科,则是天花麻疹流行所产生的必然需求了.

传承经典的教材

学校统一授课自然离不开教材,虽然各个朝代的教学制度有所不同,但几百年间使用的教材却高度一致,每一位医学生都要研习《》、《难经》、《神农本草经》、《脉经》、《针灸甲乙经》、《伤寒论》等经典医籍,可见中医经典著作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

除了以上固定教材,历代的学堂还会吸纳当时流行的学术成果.宋政府编制了《太平圣惠方》和《圣济总录》,这两本书就成了当代和元代的教材,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编写了《本草纲目》和《濒湖脉学》,之后,这两本传世之作就出现在了清代的学堂上.

《内经》、《难经》等经典著作对于初涉医学的人来说可能略显困难,所以明代出现了一些简单易懂的医学普及读本,这些非正式的读本也被学堂所参考采纳,成为了学生们的入门读物和课外书.

实践为王的课程

中医学从来都是实践性很高的一门学科,所以,学生们除了要诵读医家经典,更多的时间是在实践课中度过的.以唐代的药园生为例,他们大部分课程都设置在政府专门开辟的药草园中,从药物的选种、栽培到采收、储藏,都亲自参与,对药物的形态性味了如指掌,这种培养药师的方法在如今看来是非常实际也非常“奢侈”的.

最有中医特色的针灸教学则更为有趣,教室中不但有脉图、经络图等教学图谱,还有帮助学习穴位的针灸铜人.

据《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宋代御医王惟一研制铸造了两具和成年男子体型相等的铜人,躯壳用精铜制作,可以拆卸,胸背之间有脏腑模型,外表用小孔标记各种穴位,供学生认记使用.铜人更大的精妙之处在于它的考试功能,躯壳相合之后,用黄蜡涂满全身遮住穴位,再在中空内里灌水,教授吩咐学生针刺某一穴位,如果学生心领神会、准确无误地刺入穴道,铜人体内的水就会飞溅而出,如果找不到穴位则针不得入.这一古代精密的针灸模型,可谓是中医教学史上的创举.后来,明代的医家还根据男、女、童的不同身形,制作了三具针灸铜人,更加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

仅在教室中用模型练习还远远不够,古代的医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能接触到真实的病人,在唐代的太医署和宋代的太医局里,医学生在进行理论学习后就会被派往太学、律学、武学等学院为其他学科的学生看病,这种实习既能锻炼医术,又可以作为一项考核内容.


严肃紧张的考试

和现代的学校一样,学生在进行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就要迎来考试.古代官办学校对考核十分重视,不但要进行病案分析的书面考试,还要让学生为指定人员进行临床诊疗,由教授评定其优劣.学生们应对大小考试都非常认真,因为考试结果直接关系到自己的升级、毕业和奖罚,对前途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以唐代为例,太医署由博士每月主持一次月考,每一季度由太医令丞亲自主考,年终则由太常丞总试.如果考试成绩优异,可能会得到破格提拔,如果经过几年的学习仍然不能及格,就会被勒令退学了.可以说,经过如此密集考试历练的学生,总体医学水平还是相当高的.到了宋代,医学院会根据学生治疗患者的情况颁发三个等级的奖学金,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针对考场舞弊行为,南宋官员还发明了题库、交叉命题、随机抽题等种种手段,与现代的大学十分相似.

严苛的考试制度不仅针对在校学生,还包括平日里高高在上的教师.每年都会有专人统计医博士和助教授课的内容,治愈患者的数量也要列入考察.这种对于教师和教辅人员的考核制度有效地保证了师资质量,进而也保证了整个中医学校的教育质量.

虽然古代的官办中医学校师资强大、条件优越,但却极少走出可以名留青史的名医.这是因为官办学校的怎么写作对象主要为上层人士,培养的人才都在太医院做了太医或医官,虽然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有很好的保障,但也给自身带来了很大局限.他们接触的患者、病症都比较单一,而且患者身份特殊,诊治都以谨慎为先,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下,满身才华打了很大折扣,所以,历代官办学校培养出来的医生,表面看来人才济济,但成就突出者却寥寥无几,这也算是一种遗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