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不合理性改进成效

更新时间:2024-01-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9591 浏览:84524

【摘 要】目的:分析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不合理性及未达标原因,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应用PDCA管理方法不断持续改进,以提高管理水平和改进成效.方法:2009年以来,遴选手术3000例次,分析我院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不合理性及未达国家标准的原因:

【中图分类号】R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343-01

1 医院方面

1.1 医院管理

1.1.1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制定有缺陷,抗菌药物分级管理概念不明确,标准不统一,审批手续繁琐;

1.1.2 培训不到位,医生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及规范未完全掌握、不知晓或未参加培训,尤其是手术科室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选择和国家标准不能完全掌握;

1.1.3 考核及奖罚制度落实不到位,对于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科室和医生的考核指标不够科学,不能指导和引领其重视此项工作;

1.1.4 个别医务人员手卫生不达标,患者陪属多等

1.2 医疗技术

1.2.1 经验应用为主,怕出现手术部位感染,无指征滥用抗菌药物,不做或少做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

1.2.2 选择抗菌药物时间、品种无科学依据,其合理性未在病历记录中显示或记录不及时,更换或停用抗菌药物无依据、随意性大;

1.2.3 实习生、进修生技术参差不齐.

1.2.4 手术器械清洗灭菌不合格,空气细菌学未达标,未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2 患者方面

2.1 复杂手术:心、脑等重要脏器的手术,患者高龄,有植入物的手术;

2.2 合并症较多:使用免疫抑制剂、合并糖尿病等;

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应用PDCA管理方法不断持续改进,以提高管理水平和改进成效


3 干预措施

3.1 调查并得出基线数据:2009年以来,随机抽取我院外科系列手术病历3000份,得出应用抗菌药物的数量、时间、强度等;

3.2 分析不合理性及未达国家标准的主要原因;

3.3 点评反馈:每月将全院问题科室进行排序,将其问题反馈给科主任并签收,汇报给主管院长,在院周会上分析点评,并给予批评与表扬.

3.4 重点干预:对反复出现问题和对问题改进不力的科室做重点干预,加强抗菌药物管理措施,限制其应用范围和等级,增加反馈频次,科主任诫勉谈话等;

3.5 强化培训:除医院全员培训外,分专业、重点科室、重点岗位、重点部门、重点人员培训,着重加强手术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相关知识的培训与考核;

3.6 医院管理:医院(医教处、药学部、医院感染管理科等)同手术科室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加大考核力度,加强环节质量控制;

3.7 强化全员手卫生意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严格参术人员的管理.

4 结果 通过近四年的连续干预措施,我院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合理性逐年提高.术前0.5-2小时应用抗菌药物的比率由23.6%上升至98.8%;抗菌药物使用级别合格率由27.8%上升至86,3%;二联以上使用抗菌药物由45.6%下降至21.7%;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时间(平均天数),I类手术由6.09天下降至1.02天,II类手术由8.12天下降至4.23天.

5 结论 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是否合理,不只是医生单方面的问题,在整个围手术期间,患者的身体状况、手术风险评估、手卫生、麻醉全过程、手术时间、环境(温度等)都是感染控制的重点.只有控制可以引起感染的每一个环节,严格规范无菌操作,才能真正降低手术部位的感染率.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