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才扣住市场命门

更新时间:2024-01-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933 浏览:8502

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商家间的竞争除了比拼实力、比拼品牌外,谁拥有了人才,便意味着谁握住了市场胜算的命门.随便跟行业里的写作技巧商们聊聊,我们就会发现人才匮乏已经成为严重影响目前写作技巧商群体稳步快速发展的瓶颈之一.面对人才的缺失和频繁流动,写作技巧商们十分苦恼,也在试图通过各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难题.本期写作技巧商论坛走进上海,与当地的美容写作技巧商们共同探讨的正是这一主题.

写作技巧商嘉宾:

上海广诚美容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国强

上海嫣语堂美容有限公司总经理汪弘

上海花想容化妆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刚

话题一:上海美容市场的人才现状怎样?

孙国强:目前上海的化妆品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主要是因为化妆品连锁店品牌越来越多,分食了上海化妆品市场这块大蛋糕.再加上国际品牌的竞争,也给本土市场带来了很大冲击.人才就是生产力,而如今专业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整个美容行业普遍面临的问题.尽管有许多美容培训机构已经积极参与到美容人才的培养中来,但培训出的大多属于技术型人才,在专业性方面还有所欠缺.

汪弘:人才匮乏是整个行业面临的问题,不管是行业市场不断孕育还是企业自身随时培养人才,都需要一个过程,而如何减少人才的流动、提高人才的相对稳定也是随之而来需要企业解决的问题.上海的美容培训机构相对较多,但是培训质量却参差不齐,缺乏全面的培训系统.

李刚:人才瓶颈是写作技巧商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尤其是缺乏高素质、高水平、有专业知识的美容人才.虽然上海化妆品行业待遇相对其他城市较高,可以吸引一批高素质人才进入,但从总体情况来看,上海美容市场人才匮乏的情况依然非常严重.从写作技巧商角度来说,不仅需要技术型人才,更需要能帮助企业出谋划策、懂经营、能帮助加盟店赢利的管理人才,但这样的人才在美容行业太少了.

话题二:人才缺失给写作技巧商的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

孙国强:对于写作技巧商群体而言,人才缺乏极大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最近几年,我们明显感到企业的发展后劲不足,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无人可用.现在我们经过一些调整已经有了明显改善,但这也让我们看到了专业人才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汪弘:制约企业发展的诸多问题中,人才缺失显得尤为突出.对于现状的突破性改革是目前写作技巧商群体都在考虑的一个问题.人才是一个企业的财富,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团队,根本谈不上能有好的营销,企业也就不可能有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李刚:现在很多美容从业人员都是从美容职业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入行业的,按理说,经过美容学校的系统学习,他们应该对行业有一定的了解.但事实却是当这些学员真正进入美容院工作后,才发现市场根本不是自己当初想象的那么简单,所学的理论知识跟实际应用还存在很大差距.即便这样,那些不能立刻进入职业状态的学员也是市场上抢手的香饽饽,毕竟相比较那些没有任何美容知识储备的人来说,他们的适应能力还强一些.正是因为无人可用,导致企业原本可以顺利开展的很多工作都无法有效地得到贯彻执行.

话题三:面对专业人才匮乏的现状,企业采取了哪些改善措施?

孙国强:为了解决人才匮乏的现状,我们只能加强企业内部培训.同时,我们希望国家能够大力扶持和兴办中国美容大学,在相应的名牌大专院校开设美容专业学科,建立美容高等教育和管理体系,加大地方统筹力度,探索美容教育的新模式,培养出行业发展迫切需要的高端人才,以缓解社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汪弘:我们准备开辟一条独特的引进美容人才的方式,既能保证人才数量又能保证人才质量,那就是同外地医专、卫校联手为即将毕业的学生打造就业渠道.就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来说,医专、卫校的很多毕业生都找不到工作,如果在这些学生临近毕业的最后一年和学校达成协议,对其进行专业美容师、美容导师培训,就能为这些学生找到一条很好的就业出路,同时解决企业的人才缺乏问题.

李刚:我们公司主要是靠加强企业内部培训来提升员工的素质和能力.我比较看重员工的实际操作能力,每个公司的情况都不一样,在另一家公司也许是人才,但是却不一定适应我们公司的发展要求,所以内部培训是我们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我们根据自身情况和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对员工进行专业培训,同时可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让员工在工作实践中通过学习来解决问题.

话题四:“挖”人才好还是自己培养人才好?

孙国强:两者各有利弊.“挖”人才可以快速解决企业内部人才短缺的状况,但是成本通常比较高,而且“挖”来的人才还面临二次被“挖”的潜在风险.自己培养人才可以根据企业需求培养对口人才,人才忠诚度比较高,就是花费的时间和人力、物力投入较多.我们打算在未来发展中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的培训体系,尽量自己培养人才,同时吸引更多的行业人才加盟,做强品牌.

汪弘:“挖”人才并不代表要去其他美容企业挖,我比较看重去一些医学专业学校挑选优秀的毕业生加入企业,优秀的医学背景会使他们在工作中更加如鱼得水.同时,我们也会和多家医学类大学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邀请医学教授来公司给员工进行专业系统的培训,自己培养人才.

李刚:由于我们企业目前发展规模不大,“挖”人才有点不太现实.所以我们更注重自己培养人才,定期邀请一些专业讲师到公司给员工进行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