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汉方”的特殊功效

更新时间:2024-03-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84 浏览:7375

“胃癌已经转移到肺部了,非常遗憾,但请您放弃吧.”46岁的木村浩先生的耳边仿佛响起了一道晴天霹雳,他的脑中一片空白.与其说绝望,不如说自己已经陷入了濒死的虚无之中,仿佛一切都失去了意义,更不知道该如何向家人交代.之前木村先生被发现患上了胃癌,虽然手术成功,为了防止复发,又服用了一年抗癌药.但其后的X光检查却发现癌细胞已转移至肺部,这种情况下无法手术,抗癌药也很难再起作用,医生估计他仅存最后两三个月的时光等但13年后的今天,59岁的木村先生依然活跃在工作岗位上.他是如何“起死回生”的呢?


医生给木村开具了两倍剂量的“十全大补汤”.木村先生回忆起服药当晚,“身上就好像着火了一般,大汗不止,睡衣也汗湿了好几件,当时以为发汗是因为癌症带来的恐惧心理,但第二天早上醒来却发现一身清爽,就好像畅快运动过一样.我就这样坚持服药十来天.”两周后检查发现癌变部位缩小了,六周后变得更小了,虽然没做肺部的病理诊断,但从X光片上可以看出,癌转移的阴影逐渐缩小.多年前已经准备好了后事,但现在依然健康地活着,还抱上了孙子,木村先生所采用的便是“汉方”疗法.

1500多年前,中医便经朝鲜半岛零星传入日本.在中国的隋朝时代,当时日本的推古天皇曾多次派遣使团来到中国,正式将中医学带入日本.经历了上千年的本土化,结合日本的风土与日本人的体质,中医逐渐发展成为日本的“汉方”医学.现代日本从1967年开始接纳汉方医学药物进入健康保险允许使用的药物名单,时至今日,已有148种汉方药剂获得承认.

人们一般认为汉方药是用来治疗中老年人原因不明的身体不适症状,因治疗中并不总能找出西医惯用的“证据”,所以不少人怀疑汉方的疗效.但实际上在癌症的临床治疗中,人们经常用到汉方,并且有时还能获得惊人的疗效.

在治疗癌症方面,汉方与西医之间有着几个显著的不同.首先治疗目标不同.西医直接消灭癌变组织,而汉方旨在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其免疫力,间接地排除癌细胞.另外癌症治疗必定伴随着一定的副作用与后遗症.比如患者会感到全身乏力、食欲不振、腹泻、便秘、失眠等.而常规疗法带来的后遗症,如消化器官癌症手术之后的肠阻塞、肝功能不全,胰脏营养障碍,子宫卵巢癌手术后的更年期障碍症状、下肢淋巴浮肿,抗癌药带来的手脚麻痹、色素沉淀,放疗带来的放射性皮炎、肠炎、肺炎等,同样困扰着患者.汉方药可以缓解这些症状,改善食欲、睡眠与排便,提高患者自身的免疫力,最终在一定程度上使患者自愈.

日本德岛大学的竹川加宏医师对子宫颈癌的汉方治疗进行了20年的,他发现癌变程度越高,是否服用汉方药所带来的生存率的差异就越大.比如接近晚期的癌症患者,服用汉方药的患者在开始治疗后15年的生存率为16.7%,而不服用汉方药的患者生存率仅为2%.这其中有些患者被医生宣告仅剩三个月的生命,但依然健康地继续活了20多年,也有原本卧床不起的患者最后能够下地散步.竹川医师的患者们将汉方药称为“温和的癌症治疗法”,再加上比起西医的抗癌剂,汉方药成本要低很多,所以对于患者的钱包也“非常温和”.

当然不只是癌症这类大病,还有许多不甚起眼的疑难杂症也适合用汉方治疗.帝京大学医学部的新见正则医师主攻血管外科,这听起来似乎与汉方无关,但其实从大约十年前开始,新见医师从临床实践中逐渐意识到汉方的效果,他发现在血管外科的患者中,有不少人因手术后遗症及药物副作用出现了手脚麻痹和浮肿等症状.这种小毛病在西医中很难找到对应的病症概念和治疗方法,但汉方疗法正好可以弥补西医的不足.

病人在服用汉方药时,若最初的处方不合病人的体质,可以一边观察患者身体状况的变化,一边灵活应对,开具第二或第三种处方.

另外,现代人不少具有过敏体质,春天容易对花粉过敏,湿热的夏天与干燥的冬天又易发湿疹、过敏性皮炎.对于这些过敏症状,汉方疗法也非常适合,西医的抗过敏药容易使患者产生耐药性,药物的副作用有可能诱发嗜睡、头晕、痉挛等问题,而汉方疗法副作用相对较低,一方面能抗过敏反应,另一方面也能调节免疫系统,可所谓标本兼治.

虽然汉方和中医一样,在历史上都经历过被冷落被质疑的低潮期,即使现在也依然是一门存在争议的学科,但不论是攸关性命的大病还是略关痛痒的小疾,汉方药都能实实在在地发挥疗效,这既是祖先流传下来的智慧,也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馈赠.

[译自日本《AERA》周刊]

癌变程度越高,是否服用汉方药所带来的生存率的差异就越大.比如接近晚期的癌症患者,服用汉方药的患者在开始治疗后15年的生存率为16.7%,而不服用汉方药的患者生存率仅为2%.这其中有些患者被医生宣告仅剩三个月的生命,但依然健康地继续活了20多年,也有原本卧床不起的患者最后能够下地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