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子养心丸为主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疗效观察

更新时间:2024-04-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4639 浏览:60171

【关 键 词 】柏子养心丸;心血管神经症;疗效

柏子养心丸原出自《医统》卷七十引《集验方》.由柏子仁,党参,炙黄芪,川芎,当归,茯苓,远志,酸枣仁,肉桂,五味子,半夏曲,炙甘草,朱砂组成.主要作用是补气生血、安神益智,主治心气虚寒,心悸易惊,失眠多梦,健忘.自2007年8月至2011年3月,笔者以柏子养心丸为主治疗心血管神经症220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治疗组220例,男22例,女198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53岁,其中20―40岁190例.对照组60例,男16例,女44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53岁,20~40岁25例.全部患者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11年,平均为1.7年.临床诊断依据为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心悸、心前区不适,严重者疼痛、乏力、气短、头晕、易出汗、烦躁、失眠等主诉,同时,经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脏X线及其他辅助检查,排除各类器质性心脏病.本文病例中有20例心电图显示ST一T异常,但经心得安试验排除了器质性因素.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用柏子养心丸为主,方药组成如下: 柏子仁10g,党参10g,炙黄芪40g,川芎40g,当归40g,茯苓80g,远志(制)10g,酸枣仁10g,肉桂10g,五味子(蒸)10g,半夏曲40g,炙甘草5g,生地15g,朱砂1g(冲服).上述方药采用山东三铭国际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BZY130A型自动煎药机煎制,每剂煎制350mL,分2次于早晚服用,连服1个月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忌食辛腻之物,保持七情调畅,劳逸适度,并基本停服其他各类中西药物.其中16例由于病情需要(窦性心动过速达120次/分以上或伴ST一T改变),曾在治疗初期合并服用过1周的倍他乐克,每次25mg,每日2次,另有14例因有室性期前收缩而合并口服慢心律片150mg/次,3次/日,连用2周.本组患者服药10天―1个月不等,平均19夭.

2.2对照组:口服谷维素20mg,每日3次,安定2.5―5mg,连续服药2―4周.

3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临床症状消失,停药后随访3个月未复发者为基本控制,临床症状显著改善者为显效,服药2个疗程以上无明显改善者为无效.

3.2治疗结果:治疗组中基本控制150例(占68.2%),显效66例(占30.0%),无效2例(占1.8%),总有效率为98.2%,对照组60例,基本控制24例(占40.0%写),显效18例(占60.0%),总有效率为100%.两组的基本控制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服药期间未见任何毒副作用,而对照组有部分患者出现口干、轻度恶心、疲倦等反应.


4讨论

心血管神经症是常见的心血管功能失调之一,是以心悸、胸痛、疲乏和神经过敏为突出表现,约占具有心血管症状患者的10%,较多见于年龄在20―40岁之间的女性.本病系植物神经平衡失调所致,无器质性病变.由于本病患者大多精神比较敏感或脆弱,往往自觉症状较重,心理压力很大,部分患者甚至长期处于病废状态,不能工作.西医目前对此症尚缺乏满意的治疗方法.本病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心血管方面的症状较重但体征较少且无特异性,同时排除各类器质性心血管病.

本病属中医心悸、怔忡范畴,多因七情失调或劳逸失当所致,神不守舍为其基本病机.心悸不宁,怔忡不安,胸闷膺痛,气短乏力,虚烦不寐,多梦健忘,舌红,脉细为其主要症状,其病常于劳力或劳心后加重.柏子养心丸的功效是补气生血、安神益智,是治疗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健忘等症的常用中成药.现代研究证实该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抑制过程具有良好的调整作用,可显著改善心血管系统植物神经的平衡功能.临床应用可产生镇静、抗焦虑、调节能量代谢和内分泌、提高心脏储备功能等综合药理效应.本文资料显示,柏子养心丸对心血管神经症有显著而稳定的疗效,基本控制率明显高于西药常规疗法对照组.同时该药服用较为方便,毒副反应较小,因此,柏子养心丸似可作为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有效药物之一.

柏子养心丸有补气生血、安神益智的作用,总体药性偏温.它主要适用于中医辨证为心气不足、心阳虚寒的心血管神经症患者,表现为:夜寐多梦,心悸易惊,神疲气短,健忘盗汗(盗汗指睡着时出汗),身体乏力,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细略数等.由于柏子养心丸原方中重镇药(朱砂)用量较大,常服容易损伤脾胃功能,所以不可过久服用.此方中温热药(如黄芪、肉桂)偏多,所以心烦者、肝阳上亢等有热象者也均不宜服用.服用期间应禁食辛辣和刺激性食物.另外,心血管神经症患者应该培养起较好的生活习惯,如晚饭后多散步,平常多运动等等,这些对于神经症的恢复均有很好的帮助.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