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应该怎样吃药

更新时间:2024-01-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2330 浏览:104525

中国的孩子怎么办

一个冬日的午后,北京和睦家医院的药剂师冀连梅正给一位父亲解释两瓶喷雾剂的区别.大夫给他5岁的儿子开了两种治疗哮喘的药物,但打开说明书根本看不出来二者的区别.

“一种是紧急发作时缓解症状用的,一种是让孩子长期使用改善体质的.”冀连梅对那位父亲解释道.她指出在药学的临床研究中,儿童通常不作为观察对象.这意味着不仅缺乏专门针对儿童开发的配方药物,更缺乏对儿童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解释.

“儿童虽然是个小人,但并不是缩小版的成人,用药要慎之又慎.”从2011年起,冀连梅开始通过微博向公众普及儿童安全用药问题.

儿童用药安全是个全球性问题.数据表明,全世界每年约有900万5岁以下的儿童死亡,其中许多儿童死于原本可以治愈的病症.据中国聋儿康复中心统计,我国7岁以下的聋儿,超过30%是因药物过量造成的毒副作用所致.

这其中的首要问题是无药可用.来自北京首都儿科研究所的数据表明,我国儿童专用药物剂型同现有药物剂型的比例高达1:59,90%的药品没有适宜儿童的专用剂型.

一位姓翟的儿科医生依然记得,一位父亲为了给5个月的孩子喂药,先拿着剪刀在药片上剪出几个豁口,再找出一只玻璃杯将其压碎,最后小心翼翼地挑拣出近1/3的药量.他儿子得了重症肾病,每天需要服用两次一种名为“强的松”的特效药物.对于还不到半岁的小宝宝来说,即使是磨成芝麻粒大小的药片,仍然巨大得难以吞咽.不得已,这位父亲把药片磨碎后,还要将其泡在水里,用奶瓶给孩子喂进去.对此,翟医生很无奈:“在国外,这种药物有液体的口服剂,可以用针管来抽取适当剂量.”

冀连梅回忆起在美国沃尔玛药房的工作经历.美国大部分药品不但有儿童剂型,还有给儿童辅助用药的糖浆,这种糖浆包括橘子味、水蜜桃味、草莓味等多种口味.她记得,回国后,一位外国人来写糖浆,却被告知没有.那位母亲大吃一惊:“那中国的孩子怎么办?”

孩子可不是缩小版的成人

由于缺乏儿童药剂,许多儿科医生不得不给孩子开成人药物,然后“儿童酌情减半或遵医嘱”.但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说法,这是“用孩子做药物实验”.

上海瑞金医院儿科医生肖园表示,儿童在体格和器官功能各方面都处于不断发育的时期,中枢神经系统、胃肠道功能、肝肾功能和内分泌系统发育都未健全,其药动学和药效学特征与成人的差异更为显著.以承担排毒、解毒功能的肝脏、肾脏为例,新生儿的状况就跟6岁的儿童完全不一样,13岁~14岁的孩子又是一个模式.在新生儿当中,又可以划分成两组,一组是发育成熟后出生的婴儿,另一组是早产儿.

为此,世界卫生组织将儿童按生理特征划分为7个阶段,并对不同时期儿童所适合的药物剂型提出了建议.但在我国,只有个别药品是根据不同年龄段建议使用不同剂量的.


因此,家长有时候不得不求助于说明书.但翻翻国内的感冒药、抗生素等常用药品的说明书,薄薄的纸片上大多简单地写着“儿童在成人监护下使用”“或遵医嘱”,有的甚至是一句不良反应和禁忌“尚不明确”.

令人匪夷所思的用药

在这样的情况下,儿童乱用药的情况时有发生.

不久前,5个月大的果果得了支气管炎,医生给开了5种药.妈妈不放心,找了一位学中医的朋友咨询.对方告诉她,其中两种药根本不适合给5个月的宝宝吃,“可能会有严重的过敏反应”.果果妈妈当时就觉得“心都要碎了”,“真后悔大学没修儿科或者药理什么的专业”.

前不久,河北发生一例因误用滴鼻净而致新生儿死亡的医疗事故.“给新生儿用滴鼻净这个药真是令人匪夷所思.”翟医生说.据他解释,滴鼻净的成分是奈甲唑啉,是一种拟肾上腺素药,目前,国内已经有多起婴幼儿使用滴鼻净引起中毒的报道,这种药品会导致婴幼儿出现嗜睡、呕吐等症状,是禁用于婴幼儿患者的.

冀连梅也强调:“退热针通常使用的是安乃近、复方氨基比林等含氨基比林的药物,这类药物用在儿童身上,可能会导致致死率极高或极其痛苦的大疱性表皮松懈症.世界卫生组织早就向家长和儿科医生提出建议,宝宝发烧不要注射退热针!”她女儿最近也发烧了,“吃了3次泰诺林退烧,生理性海水盐喷雾器洗鼻子,生理盐水雾化排痰缓解咳嗽”.“小公主”虽然生着病,依然可以坐在地毯上用积木搭建城堡,“吃喝玩都不耽误”.

孩子怎么吃药,解决这个问题,在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摘自《中国青年报》)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