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推结合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49例

更新时间:2024-04-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038 浏览:20324

关 键 词  脑血管意外后遗症 针刺治疗 推拿治疗

 脑血管意外包括脑梗死和脑出血,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和生命的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残疾率高的特点,目前尚无统一有效的治愈措施,本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笔者2008年1月.2010年3月运用针推结合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98例患者,平均分为2组,每组49例.均符合《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中的中风后遗症诊断标准.其中男64例,女34例;年龄38-81岁,病程6个月一1年.本组病例均经头颅CT检查证实,其中脑梗死71例,脑出血27例.全部患者神志清楚.伴有高血病65例,冠心病23例,糖尿病32例.

1.2 疗效标准 参照《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拟定.临床治愈:半身不遂及语言蹇涩消除,活动自如者;显效:语言转清.偏瘫肢体恢复比原来增加I级肌力以上,能扶拐步行,生活自理者;好转:症状、体征部分改善,但生活不能自理者;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

2 方法

2.1 治疗组(针推结合组)

2.1.1 针刺手法:取百会、四神聪,患侧头部颞后斜线及颞前线.及患侧太阳经、阳明经穴位,如风池、风府、肩髑、曲池、外关、合谷、环跳、髀关、风市、委中、足三里、阳陵泉、昆仑、太冲等为主穴,根据症状不同,适当选加配穴,言语不利加金津、玉液、廉泉,口角歪斜加地仓、颊车、承浆,肌张力高加大陵等.进针后采用提插捻转补泻,得气后留针,接上C06805型电针治疗仪.用疏密波通电30min,配合TDP照射,每日1次,

2.1.2 推拿手法:针后分别在躯干的背部与腹部和四肢作循经推拿.手法主要采用揉法、拿法、点按法、擦法及关节被动活动法:医者站于患侧,一手托患者上肢.另一手拿肩井,揉按肩关节,于上臂依次点按青灵、曲池、合谷,拿捏手指.下肢依次点按风市、伏兔、足三里、上及下巨虚、昆仑、太冲、涌泉.以患侧肘膝以下部位为主,施点、揉等手法,多挤压、捏、牵伸手指、足趾及其关节.最后帮助患者作肩、肘、腕、髋、膝、足踝关节的旋转、屈伸,每个运动重复10-20次.

2.2 对照组 只做针灸治疗,方法同治疗组.以上两组每治疗5次后休息2日,治疗60天后评定疗效.

3 结果

治疗组患者中,临床治愈14例,占28.57%;显效23例,占46.94%;好转7例,占14.29%;无效5例,占10.20%.总有效率89.79%.对照组临床治愈5例,占10.20%;显效3l例,占63.27%;好转7例,占14.29%;无效6例,占12.24%.总有效率83.67%.

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两组治愈率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

4 讨论

脑血管意外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残疾率高,给患者及家属带来巨大的痛苦.目前,该病在急性期治疗已经逐渐规范化、系统化,但是对于其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的治疗,仍存在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

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传统医学在脑血管意外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的治疗有很大的优势,尤其是针灸推拿疗法.

针刺不仅能够调节人体阴阳气血的平衡,也能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和免疫力,并能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和激活机体的抗病机能,促使异常机体恢复正常,使亢进的机能减弱,不足机能增强,呈双向调节作用.头穴运动区位于头部颞侧,研究表明局部针刺有疏通局部气血、加强局部血流的作用.顶颞前斜线相当于大脑皮质前回(运动中枢)在头皮上的投影.直接刺激该区既可改善大脑皮质血液循环,增加血氧饱和度,使相应局部缺血区的脑血流障碍得以改善,也可促使因出血灶压迫,兴奋性抑制而处在休克或休眠状态下的脑细胞觉醒,并迅速恢复兴奋性,并且,通过针刺经穴,以能激发经气,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气血的功能,还能通过神经调节改善脑供血量,促进和加强脑部血块或渗出物的逐步吸收.而推拿按摩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扶正去邪的功能.它通过外力反复刺激穴位,能加速气血运行,达到活血化瘀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各种复合动作及被动运动,手法直接渗连作用于肌肉、肌健、韧带等结构,使之产生纵向、横向、周旋或抻拉扳运的被动活动,可加强对肌肉、肌腱和韧带的刺激强度,并且有滑利关节等作用.推拿手法对改善局部皱织的血液循环起到消肿止痛,松懈拘紧、解除粘连、防止关节僵直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