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灵魂的自我拯救

更新时间:2024-02-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272 浏览:15121

摘 要:改造国民性,是鲁迅早期思想和创作中的一个中心议题,并把文艺当做改造国民精神的主要武器.鲁迅一生对国民性问题的思考和探索是中国开始现代性启蒙的一个缩影.如果运用后殖民的批判理论,则是以鲁迅为代表的一群“第三世界”知识分子对民族灵魂自我拯救的伟大尝试.这种拯救不仅要打破单一的“二元”对立模式,消解欧洲中心主义,强调文化的异质性,还要寻求身份认同,建立自己的民族性格,并试图在后现代的语境中反思这种国民性批判.

关 键 词 :国民性 后殖民 鲁迅 拯救

一、

“国民性”即“民族性”,是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概念.鲁迅深受西方进步思潮的影响,很早就开始了对国民性问题的关注.在弘文学院读书的时候,便开始思考:怎样才是理性的人性?中国民族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1]作为一个具有强烈反抗和批判精神的爱国革命志士,鲁迅始终把自己的奋斗追求跟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为了实现改造国民弱根性的愿望,鲁迅弃医从文,抛弃对国民性问题的抽象思考,积极投身文艺运动的实践.最初努力介绍西方进步的自然科学,以图“改良思想,补助文明”[2].

当历史进入上个世纪的70年代,后殖义作为一种带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文化批判色彩的文化思潮,在后殖民地社会,尤其是第三世界的知识分子界,产生了广泛地讨论,开启了文化研究的新时代.从后殖民角度看鲁迅的国民性批判,首先需要对“后殖民”作一概念上的界定.按照德里克对“后殖民”三个层面意思的概括,这里我们取第三种含义,“描述一种关于全球状态的话语,这种话语的认识论和心理取向正是上述全球状态的产物.”[3] 即消解传统的欧洲中心主义,打破文明/野蛮、理性/非理性、先进/落后等诸多“二元”对立模式,寻求民族身份认同,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从这些个点来理解和分析鲁迅的国民性批判,一方面跟“后殖民”的内涵高度契合,另一方面更能让后人认识到鲁迅作为伟大思想家思想的深刻性和敏锐性,并主动运用这一光辉的文学遗产来指导当下的文学创作和文艺批评,更好地思考在后现代的历史语境中出现的一些重要的文艺现象,牢记先贤教诲,砥砺前行,努力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

二、

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主要是通过小说中塑造的典型人物来体现的.而这些人物的语言、性格和思想都可以用后殖民的理论话语来解读,它所呈现出来的复杂、晦涩、纠结和曲折,反映了这一探索中的艰难与迷惘,更体系了以鲁迅为代表的革命志士要求民族独立、文化自强、身份认同的坚强决心.

赛义德明确提出,在帝国扩张的过程中,文化扮演了非常重要的,实际上也是不可或缺的角色.首先,辛亥革命的失败给鲁迅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并对中国社会和民众的思想有了深刻的反思.这种对国民性问题的思考,使他意识到文艺“投”的巨大作用.“我决计要学文艺了.中国的呆子,坏呆子,岂是医学所能治疗的么?”[4]鲁迅在1907年向许寿裳说出的这句话很好地表明了他想从意识形态入手,主动承担起革新中国的历史重任.《阿Q正传》是传达这一国民性思想批判的代表作.“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5]这就是后殖民理论所强调的打破“文化霸权主义”,发出自己的声音,强调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承认多样性,从而寻求一种文化上的身份认同,彻底丢掉国民弱根性的思想包袱,抵制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其次,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是想通过自我的批判和反思去实现民族灵魂的集体拯救.按照刘再复的理解,“所谓民族性、国民性,是指全民族性、全国民性.这个大概念首先悬搁民族的多阶层、多类型的区分,把民族视为历史的整体存在,把国民性视为千百年来历史积淀的共同的文化心理结构,也就是说,不是把民族视为语言单位、经济单位、地理单位、阶级单位,而是视为精神性格单位,因此,国民性是不论身处政府机构、文化单位,还是身处民间社会的中国人共有的特性.”[6]国民性既然是一国在长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的民族文化心理积淀,一经形成,就很难改变.但是,现在我们的国民过于愚昧,麻木,直接导致了中国的积贫积弱,如果民族的这种性格不改变,不从根本上进行治疗,就永难摆脱被侵略被凌辱的命运.《祝福》当中的祥林嫂便是众多当中的“这一个”.


在全球化、后现代的语境中,我们需要认真看待和反思鲁迅的国民性批判.他给我们留下的宝贵文学遗产迄今仍然影响着时代观念的演变与建构,仍然有力地指导着我们今天的文学实践.建立自己的民族文化,抵制帝国的文化侵略,塑造强大的民族心灵,鲁迅不是起点,莫言更不是终点,而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艰苦卓绝的努力,不间断,不浮躁,不虚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