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的

更新时间:2024-03-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577 浏览:1842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状况又千差万别,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需要应对许多问题,笔者就现阶段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浅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依靠政府的支持和指导.

我国已进入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农民受的教育有限,整体素质不高,农民自身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都有待转变和提高,如果没有政府强有力的支撑,新农村建设就很难收到成效.政府应制定富有前瞻性的新农村建设方略,及时解决农村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引导农村社会向前发展.

1、加强政府政策的支持力度.在新农村建设中,各地为了建设事业的需要,可以省或县为单位,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根据有关法令和指示精神,制定一些适合本地情况的法规政策或实施细则,使各项建设事业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加大政府对农业的财政扶助.对农业生产给予财政扶助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我国政府不仅取消了农业税,而且取消了农民“三提五统”、农村教育集资和其它不合理收费,农民得到更大的实惠.

3、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功能.一般来说,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指导和管理,主要应落实在发挥组织功能上,不过,政府行政指导不能大包大揽,农民自己或村委应办能办的事,政府不能越俎代庖,干预过多.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搞好基层政治建设.

中办国办下发的《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管理的意见》,要求政府对待村民自治应起支持和保障作用,进一步尊重村民的主体地位,把应属于村民自治范围的事交由村委会去办,使他们在实践中学会正确行使权利,提高当家作主的本领.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大力推进农村文化教育事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的是农民,靠的是农民,农民是新农村的主人翁.但我国农村发展相对滞后,据统计,全国4.97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2%,小学及以下的占40%;全国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现在,要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长期而繁重的任务,最本质、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要发展农村的文化教育事业,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式农民.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走农业现代化之路.

现代化农业是与传统农业相对而言的,从传统的小农经济过渡到现代化农业,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在我国沿海各省农村,已有许多各种类型的农业合作组织兴起.一般是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依照加入自愿,退出自由,管理,盈利返还的原则组织起来的,进行共同农业生产活动.也有的是以土地的所有、使用、流转及其权益为基础的土地股分合作社.政府在必须时可以给予指导和帮助,但不宜过多干预.


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建立与农村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我国在“十一五”期间要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的保障体系是现代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器;是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重要保证.它消除了社会成员对未来生存保障的忧虑,是进行社会财富再分配和实现社会公平,保证社会和谐的重要措施.

社会保障一般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方面.农村可行的养老办法,主要有家庭养老和五保养老两种.而家庭教育的重点,是通过教育、法制等办法,增强儿女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提高赡养老人的责任心和自觉性,使敬老、爱老、助老蔚然成风.近年来,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烦成为普遍现象.许多农民看不起病,宁愿“小病不医、大病等死”,不去看病.为解决这个问题,国家从2003年起,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2006年达到了40%,预计2008年就能普及到全国.国家还决定实行城市医务人员定期到农村怎么写作的制度,到那时,农民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将得到进一步遏制.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