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病房楼建筑设计

更新时间:2024-03-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961 浏览:18611

【摘 要】随着医院病员不断增多及城市用地紧张等各种问题,病房楼高层化成为当今中、大型医院建筑发展的一种趋势.根据作者所参加的实际工程设计的经验,从高层病房楼的建筑特点出发,对高层病房大楼建筑设计中的手术部设计,病房层设计、屋顶停机坪设计等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手术部的位置与设备层的关系、手术部双层布置模式与内部流线关系、病房层设计与医辅用房的关系、疏散设计与高层病房楼的关系等设计对策,希望对于今后的高层病房楼建筑设计有所裨益.

【关 键 词 】高层病房楼;建筑设计;手术部;病房楼;疏散设计

引 言:

20世纪50年代以来,现代医院功能逐渐由单纯医疗发展为治疗(诊断、治疗、护理)、人才培训、科学研究与社会预防、保健等四大功能,大型医院逐渐发展为医疗中心,医疗建筑亦向大型化、高层化发展.随着医院病员不断增多及城市用地紧张等各种问题,许多城市医院在新建、扩建时将适宜建造高层的住院部与不适宜建造高层的其他部分合理分区,形成现代化医院的建筑模式,病房楼高层化因而成为当今中、大型医院建筑发展的一种趋势.本文结合个人多年设计经验,对高层病房设计中几个重要方面进行简单探讨.

1.高层病房楼的病房层设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观念的进步,高层病房楼现在日益的高档化、宾馆化.但是,病房楼的病房层毕竟不同于宾馆的客房层,其设计上存在着很大的区别.现在的病房楼设计中存在着一些将其视为客房标准层进行设计的现象,这是根本错误的.笔者就见过一些这样的实例,整个病房标准层仅有很少的医辅用房,结果就是医护人员只能占用原本设计为病房的房间作为医辅用房使用.这样不仅功能、流线受到影响,使医护人员的使用非常不便,也浪费了为病房配备的医用五气、卫生间等设施的资源.作为病房楼主体的病房(或称病区)是按科设置的,由若干护理单元组成.护理单元则是由一套配备完整的人员(医生、护士、工人)、若干病室、相关诊疗设施以及配套的医疗、生活、管理等用房组成的基本护理单元.医疗及医辅用房一般要占到一个护理单元总建筑面积的25%~30%.这些用房是病房中专业性、功能性最强的部分,也是病房层与客房层的区别之根本所在,理应得到重视,应根据医护人员的结构组成,操作规程、工作习惯等方面进行设计,否则医护人员会弃之不用而另行解决的.

2.高层病房楼中的中心手术部设计

中心手术部是病房大楼中人流、物流量大和频率最高的部门,在医院和病房楼中都起着“心脏”的作用;同时中心手术部也是病房楼中功能、流线、设备等最复杂的部分.因此,中心手术部的设计是高层病房楼设计中的重点和难点.

2.1 手术部的位置问题

手术部在病房楼中的位置一般有四种形式:下层、地面层、中间层、顶层.就高层病房楼而言,其建筑形体多采用独立的塔式高层或塔台式高层(多层裙房+塔式高层),手术部的位置设在设备转换层的下面一层为宜.这样设备转换层和手术部的净化空调机房可以合而为一,避免了重复设置机房的问题.但应该注意的是手术部之上的设备转换层应做好地面的防水处理.


2.2 手术部的双层布置模式

我国一般按照总病床数/50床或外科病床数/25床设置手术室间数,大多数教学医院多在12~16间,有的在20间以上,甚至还有扩大的趋势.对于塔台式高层病房楼,裙房的面积一般都足够大,在多层裙房中布置完整的中心手术部不存在太大问题.而对于塔式高层病房楼,由于防火分区的限制以及护理单元的规模,其标准层面积一般都在2000m2之内.在此面积内布置数量较多的手术室以及辅助间、卫生通过、值班管理、洗涤供应等用房本身就很困难,加之同时又要保证其消防安全疏散,所以难度是非常大的.在此情况下,手术部采用双层布置的方式不失为一种较好的解决方案.比较理想的双层布置模式是:下层为手术准备层,非清洁区布置办公室、示教室等用房,卫生通过之后的清洁区布置术中休息、值班、办公、餐厅,库房等用房.上层为手术层,中部无菌区布置手术室、刷手间、苏醒室、存放、麻醉器械等用房;四周布置回收廊、清洗等用房(实际上许多医院将这部分作为清洁区或准清洁区使用,污物打包后由推车运送至污梯),以及辅料打包、消毒间等供应用房.上下两层之间通过手术部内部的专用楼梯或专用电梯(可采用无机房的液压式电梯)联系.

3.高层病房楼的安全疏散设计对策

3.1 病房疏散设计

考虑病人平时的休养治疗和应急情况时的安全,高层病房楼每个病房宜设两个门,一个开向走道,经走道可到达疏散楼梯间,这扇门应有一定的耐火能力;另一个开向室外阳台或屋顶平台,阳台或平台既可供临时避难之用,而当其设计成连通阳台或环通阳台形式时,则又可通过它进入疏散楼梯或其它辅助避难设施(如避难滑梯、避难袋等)之中,最终达到安全疏散.

3.2 疏散走道设计

在病房楼设计中,为满足功能使用和安全疏散的双重需要,可采取内、外廊混合布置的方式,内走廊为主要交通联系水平疏散空间,外走廊(连通阳台)为疏散、避难、休息和观光空间,这样内外走道形成两条疏散流线,大大提高了疏散安全性,如天津第一中心医院病房楼、四川肿瘤医院病房楼等.疏散走廊的平面布置既要便利使用,也要注意不同布置形式对安全疏散的利弊影响.不论是采用线形、环形还是混合形,都必须注意简捷流畅、导向明确,并具有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应优先设计自然采光、通风走廊,尽可能多地增大自然通风、采光口,这不仅经济、安全,也是医院绿色生态化的要求.布置安全出口时,应严格控制袋形走道,尽量避免这种形式的走道设计.

3.3 结束语

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的医疗建筑新建、扩建迎来了一次.而在这些新建、扩建的医疗建筑设计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当然,医疗建筑存在着复杂性、多样性.不存在哪种格局最好,只有结合医院本身的实际情况和特色,做到以人为本、安全可靠就是最适宜的.本文就笔者所参与设计的建筑设计项目提出有关高层病房楼的一些问题加以探讨,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对今后的高层病房楼建筑设计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