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治疗儿童哮喘时机选择的临床

更新时间:2024-01-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3818 浏览:57890

关 键 词  哮喘 儿童 穴位贴敷 治疗时机


儿童过敏性哮喘为儿童的常见病,目前临床上除发作期对症处理外,一般都认同在缓解期,即在“三伏天”进行穴位贴敷.我们开展此项目已有三十余年,运用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哮喘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在观察中发现,穴位贴敷的时机选择非常有其特殊性和重要性.现将2000年至2005年三伏期间治疗60例,并与三伏天后至10月期间治疗的40例作对照,今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门诊或住院患者,共收集100例,年龄均在2至7周岁之间,均由儿科诊断为过敏性哮喘,在治疗前进行肺功能测定,并记录最大肺活量(FVC)、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I)、用力呼气流量(FEF)的数值.两组患儿年龄、肺功能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2 治疗方法

两组取穴均为肺俞、膏肓、定喘;所用穴位贴敷药物均为本科研制,由延胡索、甘遂、细辛、白芥子按一定比例研成细末,用生姜汁调成糊状.贴敷时间为0.5~2小时不等,以患儿能耐受为佳.一般患儿背部贴敷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烧灼热痛感.治疗组贴敷时间选在“三伏天”,每伏1次;对照组贴敷时间在“三伏天”后至10月之前,每10天为1次,共3次.两组患儿均以连续3年为l疗程,均在治疗1个疗程,即连续3年后的10月份进行肺功能检测,并记录FVC、FEVl、FEF的数值.

3 治疗结果

3.1 两组患儿在治疗前后每年哮喘发作次数比较:见表1.治疗组治疗后发病次数比治疗前有明显减少,对照组治疗后发病次数较治疗前也有所减少,但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3.2 肺功能变化:两组患儿治疗前肺功能指标FVC、FEVI的数值均接近预计值的80%,而表示小气道功能的FEF则明显低于预计值的80%,提示在哮喘缓解期仍存在小气道通气功能障碍.这与现代医学研究相符.治疗后肺功能均提示有改变,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2.

4 体会

小儿哮喘主要是由于肺、脾、肾三脏不足,痰饮留伏,外因诱发,触动伏痰,痰阻气道所致.

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地球的北半球温热带地区,当进入秋冬季节后,外界阳气逐渐不足,患儿体内阳气也随之下降,“痰邪”随着阴气上升而上浮于呼吸道,稍有诱因,即发哮喘.当进入春夏,外界阳气上升,患儿体内阳气也随之上升,“痰邪”就会被阳气抑制而潜伏.虽然患儿哮喘症状缓解或减轻,但发病的根本原因仍未消除.有鉴于此,故选用“冬病夏治”.尤其是夏至节气,太阳直射在地球北回归线上,日照时间最长.三伏天更是地球蓄积热量最多的时候,此时患儿体内阳气最盛,毛孔开张,大量排汗泄热,经络、穴位更加敏感.于是选用自芥子、甘遂温化伏痰,宣通肺气;延胡索辛散温通,活血利肺气;细辛、生姜汁温散透达而宣肺,达到了事半功倍的目的.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清初张璐《张氏医通》均较系统介绍了三伏灸的时间、方法等,由此为祖国医学的“冬病夏治”等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本文通过研究发现,“三伏天”穴位贴敷患儿在发作次数、肺功能改善方面均明显好于非“三伏天”贴敷患儿,这更为“冬病夏治”提供了一个依据.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