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院校的商务英语课程建设

更新时间:2024-04-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007 浏览:15875

摘 要:由于自身的办学特色和师资条件所限,理工科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发展目前处于一个较为尴尬的境况.本文主要从优化课程设置、建设教师队伍、改进教学方法及加强实践教学等方面探讨理工科院校商务英语课程建设的方向和途径.

关 键 词:理工科院校商务英语课程设置专业建设

理工科院校主要承担的是培养科技领域人才的任务.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人才需求的扩大和高校自身学科多样化建设发展的需要,很多理工科院校也开设了文科专业,商务英语就是近年来开设较多的专业之一.然而,此类院校倾向于重点扶持突出的理工科专业,文科专业一般处于边缘地带.因此,理工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办学条件较差,师资力量较弱,培养出的学生在人才市场不具备较强的竞争能力.理工科院校如何建设商务英语专业,如何构建商务英语课程,如何找到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在各类高校竞相开办商务英语专业的激烈竞争中找到立足之地并获得长足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的问题.总体而言,理工科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应着眼于如下几个方面.

一、寻找自身特色和优势,优化课程设置

理工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课设置必须紧紧围绕“核心”“实用”和“特色”三大原则进行优化.此类院校师资力量有限,因此课程设置必须更加紧凑、合理、完善.

核心原则主要着眼于系统和基础,可为学生安排一些商科入门课程和商务英语专业应用较广的专业课程,如工商导论、商务知识导读、国际贸易实务、商务谈判等,让学生具备主要领域的入门知识,为以后在感兴趣的领域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实用原则着眼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力求怎么写作区域经济,输送社会真正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学生实际的跨文化商务交流能力.为符合这一原则,各类高校应密切跟踪研究当前经济动态发展,及时调整培养内容与培养模式以适应市场需求.当前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经济处于“绿色崛起”的发展进程中,作为绿色产业的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北京与张家口市冬奥会申办火热进行中,因此相关课程如旅游英语、体育英语、中国文化与翻译课程的开设就有助于培养经济与社会发展真正需要的人才.

特色原则主要依托理工院校的办学条件和背景,化劣势为优势,寻找“人无我有”的特色优势.之前人们简单地将商务英语对等于外贸英语,然而近年来对于“商务”所包含的内涵和外延,相关人士逐渐有了重新认识和再定义.除贸易方向的课程外,商务英语专业也逐渐开设了金融、营销、电子商务等课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王立非教授曾经指出,商务指的是所有非私人的公务性活动.商务应包括贸易、营销、金融、旅游、管理、电子商务、外事、科技等领域.从此定义来看,商务领域的外延范围较广,不能狭义地去理解,可以将以往被排除在商务领域之外的学科如工程管理等囊括其中.基于特色原则和对商务领域的重新认识,同时考虑到大部分商务英语方向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我所在的院校开设了建筑制图等选修课程,并拟在未来开设工程管理方向课程,对学生将来在此领域从事相关工作大有裨益.

二、通过多种途径建设高素质的复合型教师队伍

高素质的复合型教师是培养高素质商务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基础和保障.理工类院校中担任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的教师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之前担任公共外语或英语专业语言课程的教师通过培训、自学等方式转化而来,这些教师英语语言水平较高,但对商务领域专业知识的理解相对而言不系统、不深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为解决这一难题,理工类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相关负责人应积极利用多种方式建设高素质的复合型教师队伍,将对现有教师的培养、提升与引进高水平、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结合起来.学校可以选派较优秀的专业教师到更高水平的院校学习、参加检测期培训,要求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自行学习研究或通过参加相关考试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同时考虑到专业课程对语言和专业知识两方面的高要求,较之单纯的语言课程和单纯的专业课程,教师需要投入更大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建议学校采取对复合型教师担任课程的课时量计算方面予以政策倾斜等方式,逐渐形成针对复合型教师的激励机制,以期鼓励更多的教师参与其中.此外,在人才引进方面,由于一些地区,尤其是较落后地区的理工类院校对较高层次的人才吸引力不大,因此校方更应灵活机动,首先重点以较优惠的政策吸引部分既有语言专业背景又具备较系统商务知识和商务领域实践经验的教师,其次是有一定语言能力及商务专业知识或实践经验的教师,再者是语言能力较强但对商务知识略有了解的教师.第一类教师是学校引进的重点人才,可以帮助培训后面两类教师和学校现有的师资,逐渐建设成一支高素质的复合型教师队伍.

三、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首先,理工类院校的商务英语教学团队一般是由公共外语教学部发展而来,因此有些教师容易沿袭英语语言课程以讲解语言点和篇章分析为主的模式,所谓的商务英语专业课只不过是词汇领域和篇章不同.从事商务英语专业课教学的教师应当明确此类课程承担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以语言为媒介传授商务知识.教师应充分发挥语言作为交流工具的作用,将重点放在知识传授上,通过以英语传授专业知识的方式让学生在积累专业知识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提高语言水平.

其次,对学生而言,许多专业课程如国际贸易、西方经济学等存在生词量大、专业知识因首次接触而较生疏难理解的难题.一些综合类院校的其他文科专业如经管等也开设类似的中文版课程,有精通该专业领域的中文教师,因此可以通过为学生提供旁听、选修机会,或者通过校内聘请相关专业教师为学生举行系列讲座等方式让学生在汉语情境中对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进行系统的理解和掌握,为之后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开展打下基础.而许多地方理工科院校受学校规模和专业数量的限制,无法为学生提供类似机会.面对这样的客观条件,作为教师,我们应充分引导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严格要求学生在课前自行解决语言问题,同时为学生指定专业领域的中文参考书目,在课前或课后进行相关章节的阅读,帮助学生消化吸收课堂内容.在课堂上,教师可也采用双语教学的模式,不是一味追求课堂上以英语进行教学的数量和比例,而是始终以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为目标,将中英文讲授有机地结合起来.

再次,课堂教学不宜采用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教师应着眼于培养学生跨文化商务交流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学以致用,主动参与其中.


最后,许多理工类院校中存在明显的重理轻文现象,由于得不到校方的政策倾斜和强有力的财政支持,此类院校中的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践环节相对薄弱.而对于商务英语这样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而言,纸上谈兵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必须对实践教学环节加以重视.由于相关建设经费的限制,理工类院校中的商务英语专业实践环节更要灵活采用多种方式.例如,可以邀请从事商务领域相关工作的往届优秀毕业生进行座谈,为在校生答疑解惑,提供经验和教训等;也可以联系这些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对即将毕业的学生进行“传帮带”,为他们提供实习的机会.当然,校方也应当对这些回馈母校的学生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认可,以鼓励更多毕业生参与其中,形成一种长期的传统和文化.此外,学校还可以将通常应用于理工类学科的项目教学法引入到商务英语教学实践中,建立项目设计实训模式.经费许可的条件下,学校应积极引进商务英语实训平台等,为学生的模拟实践创造条件.其他客观条件许可的话,校方应通过建立实习基地,试为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提供保障.

理工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和完善还有很长的一条路要走,需要更多同行的参与和智慧.除去本文涉及领域,其他方面如教材的选择和建设,商务英语测试和相关资格考试的选择和规范等等,都是未来需要深入探索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