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议文的研读范式优化路径

更新时间:2024-01-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948 浏览:20180

一、关于“议论文”

议论文,文体的基本类型之一,以剖析、论证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提高读者理性认识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文体.通常也理解为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

“议论”的文体名目,从宋始正式确立并沿用至今.现代议论文的种类一般包括评论、杂文、演讲稿、报告、学术论文等等.语文界长期使用“议论文”一词来界定初中语文教材的文章体式.虽然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中,“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三大文体不再被相提并论,取而代之的是“文学作品”“议论文”“新闻”“说明性文章”“科技作品”“非连续性文本”.但“议论文”一词及其文体界定仍然保留了下来.

议论文以议论说理为主要表达方式,通常由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组成.论点是正确、鲜明阐明作者观点主张的句子,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论证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一般有立论和驳论两类.常见的论证结构有总分式结构、对照式结构、层进式结构、并列式结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等.议论文的语言准确、鲜明、严密、有针对性.长期以来,初中议论文阅读教学基本围绕这些知识展开.

二、初中议论文教师文本研读的范式及优化路径

初中议论文阅读教学通常沿用这样的方法:先介绍议论文的相关知识,然后通读全文,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进而弄清文章的论据和使用的论证方法,接着分析文章的结构,最后对议论文的语言进行研读.可以看出,这种文本研读的方式是基于“论点――论据――论证”这“三要素”,它抓住了议论文的主要内容,而且清晰简明、易于操作,因而广受教师喜爱,甚至成为教师自己研读议论文的定式.但此定式过于强调文体特点而严重割裂文本本身,造成阅读的破碎,而且由于方法僵化,不能处理所有的议论文阅读,特别是与人实际的思想过程不同,而越来越受人诟病.

笔者认为,议论文研读是一种文本的阅读,首先,要符合一般文本阅读的规律,其次,议论文的文本又是有别于其他文体的一种文本,在研读时还要把握它的文体特点,第三,议论文的研读还要基于它本身具有的价值,进行思辨性的研读,提升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最后,议论文研读还要基于教师的身份,围绕议论文阅读教学而展开.


1.基于一般文本的研读

《课标》在第四学段中对阅读有如下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教师面对一篇议论文时,首先也可以依照这样的要求进行一般文本的研读.

以九年级上册《敬业与乐业》为例,通读全文后,首先要了解作要表达的意思,即希望听众能敬业与乐业.然后能理清文章的层次,把握文章的内容,了解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谈的.如本文开头先提出敬业乐业,然后从有业、敬业、乐业三方面具体来谈,结尾进行总结.最后对文章重要词句(本文主要是作者引用的名言警句)进行探究.当然对于议论文中的文言文本,疏通理解文意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步,这里就不再赘述.

基于一般文本的研读,可以让教师初步掌握议论文文本的主要内容,为后面更深层次的研读做好准备.

2.基于文体特点的研读

文体是指独立成篇的文本体裁(或样式、体制),是文本构成的规格和模式.不同的文体需要有适当的阅读方法,否则阅读理解时会造成错位而误读.中学语文教学曾经有过“淡化文体”的倾向,无文体阅读结果导致学生文体意识匮乏,文体素养缺失.《课标》对此进行了纠正,其中对精读的评价有如下表述:“第四学段侧重考察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探究内容等方面的情况,以及读懂不同文体文章的能力.”议论文有其独特的文体形式,文本研读时不可回避文体特点.由于教师已经掌握议论文基本的文体知识,研读时可以从文体的角度,从议

初中语文议论文的

论文的结构、语言等各方面更好地把握文本,这里不再举例.

对议论文文体特点的研读还要考虑到议论文的种类,在初中课本(以人教版为例)里,议论文就有很多具体的分类.例如演讲词:《敬业与乐业》《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书信:《傅雷家书两则》《致女儿的信》,随笔、杂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谈读书》《不求甚解》《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政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鱼我所欲也》.演讲词面对群体,书信面对个人,研读时要注意对象感.随笔温和,杂文犀利,研读时要注意语言特色,等等.教师对文体特点把握得越充分,研读的收获就越丰富.

基于文体特点的研读,可以让教师从形式上更好地把握文本,深入了解议论文的特点.

3.基于阅读价值的研读

《课标》中对阅读有如下表述:“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句话也道出了阅读的价值.不同文体的阅读提供了不同的价值.南京师范大学黄伟教授在《提高文体素养: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中指出:“文学作品便于进行情感和美感教育,记叙文便于进行社会、人生教育,说明文有利于培养学生清晰、严密的思维和准确表达的能力,议论文有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辨、析理说理的能力.”

议论文独特的阅读价值,需要我们摒弃“求证式”的教学思路,即只是找到中心论点,然后看作者是用了哪些论据和方法来论证的.这种做数学证明题式的读法,等于承认了作者的观点是正确无误的,失去了逻辑思辨、析理说理的价值.对议论文的研读不能离开它本身的价值,教师也要随着作者的思想过程一并进行思辨的研读.教师在研读文本时,应当沿着作者的思路,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辨别,来分析客观事实和主观观点,看材料是否准确,论证过程是否严密,结论是否正确,并且思考自己会得出怎样的判断.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作者罗迦费因格是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写此文的目的是号召人们做一个有富有创造性的人.本文不同于传统的议论文,写得随性自然.作者先以一道数学题引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打破了人们的常规思维,提出要有创造性思维.接下来分析了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还告诉人们任何人都具备创造力.文章按照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思路来写,各部分之间设问过渡、环环相扣,教师研读文本时,需要认真仔细地思辨和质疑.例如,能否由文章开头的引子得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样的观点,约翰古登贝尔克和罗兰布歇内尔的例子能否论证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作者认为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有什么写作目的等等.在这样的研读思辨过程中,去体会文本层层推进的特点,发现文本的时代意义,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议论文种类多样,不同的文本亦有不同的阅读价值.思辨性的研读文本,不仅能够让学生领会文本本身的价值,而且对于提高独立思考和分析鉴别能力,训练逻辑思维能力也是大有益处的.

4.基于阅读教学的研读

教师由于承担着施教的责任,在研读教材中的议论文文本时,还必须从阅读教学的角度进行考虑.也就是说研读文本不仅是为自己,还要考虑学生.

《课标》中对阅读教学有如下表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但不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去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更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定义.”《课标》对学生阅读议论文的要求如下:“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断.”教师研读议论文文本时,是必须要考虑这些阅读教学的要求,否则便容易丧失教师研读文本的目的.

教师在研读议论文文本时,需要在自己个人文本阅读的基础上,结合《课标》要求、学生的需求、教材的编写意图,文本的具体特点等进行深入思考,找寻教学对策来培养学生的议论文阅读能力.例如《谈读书》一文,教师在研读时需要清楚这个主题单元是“求知”,而且整篇文章近乎文言,还要考虑学生区分文章观点和材料的难度.文章的语言精辟,说理生动,这些特色应当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和理解等.

基于阅读教学的研读,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大有益处的,同时也能最终完成教师的研读目的.

[注:本文系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第九期立项课题“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文本阅读范式及优化路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JK9-L003)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