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绣的历史起源看其传承和文献综述

更新时间:2023-12-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418 浏览:12156

【摘 要】湘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名片.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重要表现.通过对研究湘绣历史起源、发展现状、发展措施等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和总结,了解湘绣当前的研究水平以及所存在的问题.对此进行比较和研究,使湘绣这一被称为我国民族民间工艺美术瑰宝的艺术得以永久传承和发展.

【关 键 词】湘绣湘绣历史起源传承和发展文献综述

1湘绣的历史发展

1.1湘绣的起始年代

湘绣是中国刺绣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文化遗产代表,据《皇图要览》记载:“伏羲化蚕,西陵氏始蚕.”在新石器代时,即距今七八千年前,我国就开始出现了养蚕缥丝织帛.刺绣要以纹样和色彩为蓝本,因此,《周礼考工记》的“五彩备,谓之绣”,就将刺绣和形象的描画剪纸结合起来.《诗经》中的《唐风》所载“素衣朱绣”、《秦风》所载“敝衣绣裳”、《左传》中的“衣必文绣”,都说明古代中国刺绣的盛行.

刺绣在民间颇为普遍.据清嘉庆庚年(1810年)《长沙县志》卷十四“风俗”条载:“省会之区,妇女工刺绣者多.事纺绩者少.”光绪丁丑(1877年)《善化县志》(含长沙市西南,望城县)卷―六“风俗”条载:“省会刺绣者多,乡村习纺续者众.”说明这时的刺绣还只是自给自足,并未进入市场流通.

据《宋史职官志》记载“宫中文绣院掌纂绣”,宋徽宗年间还设有绣画专科,开始有了的刺绣学校,设有人物、花鸟、山水等绘画刺绣技术课程,有力地推动了刺绣业的发展.据明项子京《蕉窗九录》:“宋之闺绣画,山水、人物、楼台、花鸟、针线细密,不露边缝.其用绒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故眉目毕具,绒彩夺目,而丰神宛然,设色开染,较画更佳.”

湖南长沙烈士公园工地在1958年出土了战国木廓墓中的两件绣花绢残片,佐证湖南刺绣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田自秉教授在所著的《中国染织史》中指出:“湘绣的历史,过去一般都认为创始于清朝末年,最为晚出.但自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绢地长寿绣’、‘绢地乘云绣’、‘罗绮地信期绣’等精美汉代刺绣后,对于它的历史有了新的认识.可以这样说湘绣是在清代后期形成了独特风格的刺绣体系.”

清代是中国刺绣史上的全盛时期,专业分工细致,宫中造办处如意馆的画师绘制绣稿,经审核后发往江南织造管辖的作坊,照样刺绣,作品极其精美.据张蕾主编的《中国刺绣》―书总序中记载:“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优秀绣师胡莲仙的儿子吴汉臣,在长沙市区开设了第一家销售自绣品的‘吴彩霞绣坊’(后改称为绣庄,又曾改为公司),由于作品精良,流传到各地,湘绣从此闻名全国.当时,湖南宁乡著名画家杨士焯倡导民间刺绣,长期深入绣坊,了解技法,绘制绣稿,创造了许多针法,并培养了肖泳霞、杨佩贞等出类拔萃的绣工.不但开创了湘绣与文人画家的结合的先例,湘绣著名艺人李仪徽首先使用了‘掺针绣法’,它能表现物象的浓淡阴阳、色阶变化,大大提高了湘绣的技艺水平.”湘绣的针法细腻,繁多.绣线的色系、色阶品目繁多,达到可配任何色彩的程度.据湖南近代著名社会史料汇集人徐崇之在《庐演羁居记》所述:“吾湘旧时绣店,亦题‘顾绣’,莫知所从来.”“上海顾绣始于顾氏,顾即顾名世之闺阁妇人,刺绣人物,气韵生动,字亦有法”,“长沙光绪末叶,湘绣盛行.超越苏绣,已不沿顾绣之名.法在改蓝本,染色丝,非复故步矣”,“绣象今复见之湘工,且流播海外,非顾氏所能几矣”.从此湘绣不再沿用“顾绣”之名,“湘绣”的名称,在这个时候见称于世.

1.2湘绣的兴盛年代

据田顺新教授《湘绣的历史渊源》中记载:“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长沙一地开办绣庄多达40余家,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花鸟、山水条屏是湘绣的传统产品.以前大多以白描为主,后发展为青绿山水、仿古山水等.狮、虎则是湘绣的传统题材,最负盛名.”而在《中国刺绣》一书中提到:“1955年由众多绣庄联合成立了湖南省地方国营红星湘绣厂(生产合作联社)后改为湖南省湘绣厂,1979年改为湖南省湘绣研究所.湘绣的双面全异绣,其作品的表现形式和技艺水平令人叹为观止,国人誉为‘超级绣品’,外国友人称为‘魔术般的艺术’.”多年来,湘绣精品作为国家重要礼品,赠送给国外领导人及国际友人,多次参加国际文化交流活动,许多经典之作被国内外著名博物馆珍藏.

1.3湘绣的新时期

田顺新教授在他的《湘绣的历史渊源》中写到:“1995后”,随着市场经济逐步深入发展,计划经济下集体所有制的传统手工业面临极大的挑战,这时长沙县湘绣厂、望城县湘绣厂相继宣告破产.长沙市湘绣总厂、长沙县沙坪湘绣厂也随着转产或改制.到2006年,仅维持国营的湖南省湘绣研究所,在国家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要求下,也将加速改制的步伐.随着经济全球化及现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将有欣赏和购写能力,逐渐进入高消费时代,高附加值的湘绣精品肯定会受到人们的青睐.这一调整时期,湘绣从业人员重视艺术作品的原创性,反对模仿抄袭,尊重艺术创作的知识产权,湘绣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新的时期,在保护、传承、发展湘绣技艺的同时,协调、规范湘绣业的经营管理,注重创新产品的开发和推广、注重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变为湘绣再次发展的源动力.

2湘绣传承和发展的意义

2.1历史价值

吴洁华在文章《从民间看艺看社会文明》中提出,“我国民间艺美术从各个角度折射出社会文明的发展历程.从装饰纹样、工艺制作、艺术风格方面反映着不同时代的社会文明”.

陈庆菊在她的文章《从出土绣品看湘绣的源流及文化特征》中指出,“无论古今,任何民族必然身处多种文化同时并存的现实环境之中,对自体文化的源流,以及与异族、异地文化的交流是民族文化生存、发展的根本和命脉;交流使一个民族的文化,在历史演进过程中,更显丰厚多彩,更有生机和活力.湘绣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绣种,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吸纳异族、异地文化,经历了由浪漫、神秘的楚汉文化自然崇拜、图腾崇拜为题材和早期的民间题材到现代以国画为蓝本的人物、花鸟(竹石)、动物等题材及西方油画作品题材的转变.”可见对于湘绣的传承和发展原本就属于湖湘各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一部分.2.2艺术价值

据《经典湖湘系列丛书》记载湘绣的传统针法有用于写实表现和装饰表现两大类近百种,以及后来不断完善的“毛针绣法”、“交叉针绣法”、“隐针绣法”.传统针法5大类72种,平绣类32种.田顺新教授在他的《湘绣的历史渊源》中指出,“湘绣的风格及技艺体系的形成,是在百余年的发展过程里,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革、绣制材料的更新和为充分表现作品题材的需要而不断创新刺绣针法的过程中完成的.同时,通过艺术和技术的不断交流,经过历代绣工和画师的共同努力,经初创、发展、全盛的三个不同阶段,逐步完善了湘绣独立的风格与技艺体系.”其精湛的工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3经济价值

随着经济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人们逐渐开始对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源加以开发利用,以丰富和提升旅游业的文化品位,并借此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2.4文化价值

湘绣作为“四大名绣”之一,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的瑰宝,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它历经数千年生生不息,蕴藏了深厚的湖湘文化内涵和艺术的审美价值.

3传承与发展湘绣的对策

3.1政府牵头,政策先行

政府给予政策扶持和法律护航力度、积极促进湘绣企业和高职院校的合作、促进企业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毛珊在《湘绣的传承和保护》一文中提出:“对于湘绣的传承和保护要在抢救中研究,在研究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生产,在生产中传承,湘绣产业在行业自觉抱团的实践中,两条腿走市场之路,摒弃过去民间工艺传承的闭门自守的弊端.”


3.2培养人才、尊重人才

人才是湘绣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要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制订人才激励政策,以人才优势来提高产品的竞争优势.王家声《从当前的湘绣现状看湘绣的传承与发展》一文中指出,湘绣的人才培养,“一是要加快人才培养.加强与专业院校的合作,实行订单式职业教育,传统教育模式向现代职业教育转变.二是广泛招聘人才.要积极引进一批与刺绣行业发展相关的各类技术人才,包括书画家、摄影家等艺术类人才,设计、宣传、策划等创意类人才,管理、营销等怎么写作类人才,为湘绣产业发展所用.三是鼓励尊重人才.对已获得国家或省级工艺美术大师职称的要给予让人眼红政策,不仅要给政治荣誉,还要在经济上给予倾斜.同时,也要鼓励这此高职称人才广授门徒,把自己的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新人,使湘绣行业的传统技术真正有人传承与发展”.

3.3与旅游业相结合

同旅游产业结合将单一化的民间工艺融合到文化传播中.通过旅游产业提高湘绣的知名度,同时通过旅游加强湘绣的对外交流加强创新能力.李学勇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谱写湘绣发展新篇》中谈到,“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密不可分.沙坪作为湘绣的原产地,有‘中国湘绣之乡’的美誉,具有发展文化旅游的独特优势.2011年,沙坪与成功、汉回、茶子山、罗汉庄、伍家岭6个村整体纳入了沙坪风情小镇的规划建设.要以湘绣产业为基础,把沙坪小镇打造成集湘绣艺术、乡村旅游、休闲度检测、商贸购物为一体的文化旅游精品小镇”.

3.4创新是源动力

创新是湘绣发展的动力,创新不是抛弃固有的湘绣传统,也不是简单的画一幅新画,设计一个框架,而是在传承的基础加以创新.王家声《从当前的湘绣现状看湘绣的传承与发展》中提出,“一是要观念创新.创新,首先应当是观念上的创新,如果没有从观念上创新,就谈不上真正意义的创新.湘绣已经不手工业时代的湘绣了,而是进入一高速发达科技时代,严格意义上说,湘绣应当是世界的湘绣.要融入各种有利于湘绣发展的力量,在传承的基础上加以发展.

“二是内容创新”.就是要从内容创新开始,不仅仅是画稿上要有新意,更要在材质创新入手.在采用传统丝绒、缎面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大胆尝试新材料应用于湘绣工艺,表现出新的题材,创造出新的美感和舒适的质感,让湘绣艺术更生动、更富生命力.

“三是形式创新”.就是要从品种款式创新入手.建立独立的设计团队.研究国际贸易规则和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开发适销对路的新品种、新工艺,使湘绣保持强大的产品竞争力.既要研发那些挂在墙上、摆在桌上、可供欣赏的“耐用”的工艺美术品,更要研发穿在身上、提在手中的“消费型”生活必需品和时尚用品,从而缩短消费周期,拓展更广阔的消费市场.

“四是技术创新”.就是要从技术创新入手.建立技术研发申心或基她,加强科研.在针法创新上不拘泥于传统,调动一切手段去表现原作,将针法与技法、与色彩等进行调整、改变、重组,寻找刺绣与现代艺术、现代科技的最佳结合点,真正收到以针如何写、和色无迹、丝缕分明、摄人心魄的理想效果.同时,将部分刺绣工序机械化,为实现湘绣产业规模化提供有效途径”.

结语

历史步入今天,世界各种文化相互碰撞又相互交融,原始手工劳动与现代高科技生产的矛盾日益突出,湘绣也再面临这样的转型期,而在这样的转型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很多问题,我们也在努力寻找解决的办法.学者对于湘绣历史渊源的研究为湘绣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由于湘绣属于民间艺术,因此文献记载和资料并不多,所以对于很多湘绣的技艺和技术的研究仍然值得深入挖掘.对于湘绣的传承和发展学者们也提出了很多实效性的解决措施和意见,可喜的是很多措施在逐步实践中,但是这些措施和意见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系统,难免会出现众说纷纭的混乱局面.使得湘绣企业和从事湘绣产业的人员无从下手.这样的理论和研究应该资源整合互相论证,已达到最佳的指导效果.另外目前的学术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湘绣是一门工艺,具有很强的技术含量和操作性,因此对于湘绣技艺和技术甚至湘绣所用材料的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而目前在这一方面的学术研究仍十分匮乏.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