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更新时间:2024-02-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943 浏览:13573

摘 要:财务会计案例教学法,是在《财务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老师是主导,学习者是主体,案例是教师与学习者互动的平台.一般情况是教师设计案例,然后组织学生分析.这种教学方法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训能力.运用案例教学法,教师必须把握教学案例的选择和编写的方法、财务会计课程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步骤.这样才能使这一教学方法更好地为教学怎么写作.

关 键 词:案例教学法;职业院校;财务会计教学

案例教学法是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哈佛大学兰德尔首创的,在国外称为“个案研究”,即在引导学生回顾相关知识点之后,自然地引出现实生活中发生的较典型的来源于各个行业财务管理实践中的真实事件,并进行探讨、点评,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方法.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美国人际关系学大师卡内基将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相当有效的教学模式而特别推荐在师资培训课程中应用.中国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引入案例教学.从目前各院校财务管理教学来看,大多数教师都不同程度地运用案例教学来加强教学效果,从实施效果上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财务会计课程作为高职院校财会专业的专业课,是将财务会计基本理论和核算方法与企业会计实务相结合的实用性较强的课程.本文就如何开展案例教学,发挥案例的教学效果,谈一些肤浅的看法.

案例原意为情况、事实、实例等.将案例运用于教学,通过教师讲授、组织学生讨论、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教师归纳总结等过程来实现教学目的的方法,称为案例教学法.我们使用的财务会计案例教学法,是在《财务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老师是主导,学习者是主体,案例是教师与学习者互动的平台.一般情况是教师设计案例,然后组织学生分析.这种教学方法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训能力.

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对比,会计学中的案例教学法有三个方面的变化.首先是教师的主导地位发生了变化.简单的来说就是课堂教学由教师为绝对的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其次是教学中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在传统的教学中采取的是“聚合思维”而在我们的案例教学法中更加重视学习者得“发散思维”,使学习者具备带有广阔性、深刻性特点的思维习惯.

近几年,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蓬勃兴起,部分办学单位强化了教学实践环节,比如开设实训课程、聘请行业企业人士进校指导实训,以此推进工学结合.教师要按照《财务会计》课程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选择和编写一套与会计理论、方法及教学进程相配套的会计案例.教学案例首先要与教材内容相适应,即按照会计专业人才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要求选择和编写;其次要与培养目标相适应,既有反映社会经济某方面的简单案例,也有多方面知识的综合案例,以适应培养不同层次人才的需要;再次,也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现状,搜集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以适应教学的需要.

为此笔者设计编写了包括以下三种具体形式的具体教学实例.教师引导实例:这是指教师精讲具体案例,教学任务是教会学生独立分析案例的能力.让学生掌握财务会计方法的应用技巧.

小团队讨论实例:让学生和教师目的的自组学习团队.在团队中提高学习者的兴趣,加强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按照传统学科体系进行教学内容设计

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设置的主要教学科目有、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等各核算方法之间有其内在逻辑合理性,因而传统《基础会计》课程一般以此组织教学.这种传统设计形式对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会计人员来讲,接受不是难事;但是对于刚进校的学生,无疑是会计入门的一道门槛,有人说“会计核算本身不难,就是会计入门难”,说的就是对于“会计科目和账户设置”、复式记账这两种方法的学习,这是因为这两种方法内容较抽象,不便于理解.同时,这种设计将会计基本理论知识和核算方法割裂开来,不利于学生处理账务.

(1)理论知识和实训结合.这种教学设计形式遵循的是工学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办学单位依据社会群体中各类财务岗位的惧意技能要求,将《基础会计》教学氛围理论和实训两个模式.实训教学中由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三个小版块组成,这三个小程序的设置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众所周知一切科学的理论都来源于实践的经验总结.但是教师应该明白设计者本意是以基础知识模块实现学生理论储备以期指导实训,尽力避免忽视理论从而造成理论知识传授与实训的脱节.

(2)项目导向教学设计.这种设计模式基于企业实际会计工作过程,将《基础会计》教学内容分为五部分.这种形式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性,极小考虑职业教育的教育性与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主要适合面向社会的短期岗位能力训练.

案例教学法在实施中需要注意一些事项.高职院的职业性以及学生岗位适应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在财会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案例教学与讲授教学的关系,才能使案例教学法发挥出应有的教学功效,从而提高教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