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区域地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策略

更新时间:2024-01-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459 浏览:17198

摘 要:区域地理作为高考所考查的重点部分,不论从知识方面的考查,还是从能力方面的检测,都具有很高的要求.笔者从教学实践中进行问卷和访谈调查,了解到高中区域地理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点解决的策略.

关 键 词:区域地理学习问题策略

高中区域地理的学习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初中时期的学习只是进行“是什么”的了解,而高中则在此基础上运用高中必修一和必修二的知识进行“为什么”的深化,因此该部分的学习难度较大.但是又由于课时和某些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使该部分的学习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笔者对广东省东莞市某高中高二230名文科学生和8位地理老师,就区域地理的学习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

一、高二区域地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课堂气氛不活跃,对区域地理的学习兴趣低

多达64.8%认为地理课堂气氛较为沉闷,19.2%认为很沉闷,感觉难受.另外,学生对区域地理感兴趣的只有17.8%,远远不如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兴趣.[1]

这种状况,一方面由于区域地理内容量较大,结构较为复杂.另一方面学生空间定位能力较弱.当然,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都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进而导致了课堂枯燥、无趣,学生学习的兴趣较低.

2.观察地理现象、查阅地图的习惯还未形成

在查阅地图方面,只有18.4%经常查阅地图.在地理现象的观察方面,只有8.4%经常观察,44.5%的人很少观察,甚至是从不观察.

地理学科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图形结合.地图是区域地理学习的一项作重要的载体,查阅地图的习惯没有形成的话,就很难识图、定位和识记,这无疑加大了区域地理学习的难度.对生活现象观察较少,这也说明很少用所学地理知识去联系与解释生活中存在的现象与事实,自然减少了对地理学科学习的兴趣.

3.在识图、定位、识记和做题方面较为困难

在统计区域地理学习中存在的困惑时,大部分学生认为很难进行识图、定位、识记和做题.

在这方面,首先是因为该部分无论是区域的个数,还是每个区域所要掌握的地理特征,内容量都很大,且结构复杂.其次,学生读取信息的能力、找规律的能力不足,无空间概念;学生记忆方法不当;高一基础薄弱.再次,多数学生学地理不讲“理”,只关注“有什么”,少关注“为什么”,多数靠死记硬背,大部分想着尽量去熟悉每个区域,这样反而使他们把各个区域混淆了,不能很好地举一反三.[2]

4.教师教学热情较低,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31%的学生认为目前地理教师缺乏教学、对学生心理状况的关心和对学生的热爱.多达64%认为目前教师区域地理教学方法方面,教师讲得太多,而且老师太严肃,方法单调.61%认为当前教学方式方法单调、乏味,提不起学习兴趣.

由于教师的职业倦怠的原因,对学生的关心和教学热情会随着教龄的增加而有所降低,这也不可避免.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对教师的关心和教学热情的需求却出现增长的趋势,是这种“供求矛盾”越演越烈.外加课时的限制,教师只能用有限的时间来完成庞大的教学任务量,从而忽略了对学习方法的教授,教学方式枯燥、乏味.

二、高二区域地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策略

1.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抓住区域主要特征,教学内容生活化.在区域地理的学习中,教会学生如何抓住某一区域的最为典型的特征,以此为中心,联系时事新闻、旅游热点等,让学生体会到所学区域就在身边,并依次展开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与可持续发展的分析.例如,马航失联牵动了整个社会,正好即将学习东南亚地区,那么就以马航为切入点,满足学生对马航事件的一些基本了解的需求,进而提出该区域的地理特征的问题,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不止于他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学生如果喜欢某科任教师,就不用担心学生会学不好该学科.教师要用人格魅力吸引学生,用充足的教学热情投入到教学中去,为枯燥的区域地理课堂增加一份色彩.

2.改善记忆方式,养成查阅地图、观察地理现象的习惯

良好的记忆方式能够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记住大量的内容.也可以说先“记图”,然后把其他影响要素在图上简单画出,理清线索,用图书说话.进行联系记忆与对比记忆,各区域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适时地对比分析,能够发现区域间相同之处和差异,以及产生的原因,引起学生探索两区域不同的产生原因.例如,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的热带雨林气候与澳大利亚大陆东北部热带雨林成因的分析,非洲赤道穿越的东西两侧为何是两种不同的气候类型,都可以通过比较去对比分析.

地理的学习离不开地图,查阅地图的习惯必须养成.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认得大脑对图的识记远远快于对文字的识记,从而减轻了记忆的压力.图的量之大不可避免,但养成看图的习惯,平时的学习多看看地图,久而久之,心理地图也会随之形成.

生活中其实有很多现象都可以用地理知识来解释.比如夏季突发暴雨的成因,可以回顾降雨的类型;广东常见的台风,分析气旋与反气旋.

3.简化内容,进行框架结构的整合

区域地理的学习中,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内在规律,简化学习内容,帮助学生有条理的学习和记忆.比如说,中亚地区的典型特征就是“旱”,教师收集一些该地区居民生活习惯的资料,让学生深刻体会该区域的“旱”,然后让学生探讨旱的原因,追寻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南极地区的三个气候特征、中东的石油等,简化区域的内容,并以此为切入点,分析自然地理特征,进而分析人文地理特征.


4.强化地图教学,构建心理地图

区域地理的知识最终要落实在地图之中,提高区域直观性.地理位置是一个区域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基础.在某区域地图的基础上,进而学会分析该区域的地形与气候,慢慢推广的受之影响的农业、工业、交通等因素.而地图的识记并非一蹴而就,要慢慢形成,以至于在熟能生巧的基础上,形成心理地图,在遇到某些地图时,就能进行识图、定位.

总之,高中区域地理的学习存在枯燥、定位、识记等问题不可避免,因此,需要学生和教师共同努力,减少或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