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德育

更新时间:2024-03-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702 浏览:8990

摘 要:缺乏体验的“二手”德育,是苍白无力的.德育,不仅是修身,更是修心.它让学生明白的,除了为人的本色的善之人性,还有生活中的各种道理和那份淡定的生活态度.本文以美食班会为契机,在有限的空间、时间里,试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体验的舞台.

关 键 词:饺子馄饨寿司合作孝心本领

一、缘起

每周一次的班会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传统的班会无非就是以爱、责任、规矩、勤学等为主旨,以感人的新闻、文章、影视剧或身边的事例为主要素材,以多媒体为主要手段,以说教为主要形式来引导学生懂得为人之道.这种班会从现场看,德育的实效似乎很好,学生似乎也从中明白了许多道理.其实,这种班会开多了,时间久了,学生会产生一种德育疲劳,归根到底,它毕竟是间接的德育讲座,是“二手”的.

记得有一次,为了引导学生懂得珍惜自己优越的生活条件,激励他们好好学习,我特地播放了一部名为《暖春》的电影.当我在场时,学生清一色地坐好,静心地观看电影.可是,一见班主任不在,在观影的现场,有些学生根本不去理会感人的电影情节,而是埋头于手中的漫画、校园小说、明星杂志,有些学生则在低声讲话,时不时面露喜色,沉醉于私聊的快乐中,有些学生则手不释笔,忙于完成作业,真正观看影片的学生寥寥无几.

在窗外,见到教室内的此番情景,我很生气地狠狠批评了那些不看电影的学生.事后,我静心反思了一番:其实,现在的学生,都是在蜜罐里长大的,没有经历过人生磨难,故而对影片中小女孩的苦难遭遇难以产生共鸣,难以流露出本色的感怀之情.再则,这部电影不是学生自己的选择,是班主任出于德育功利的需要强加给学生的,是学生被动观看的.所以,出现一些学生游离于电影之外的情景也就不足为奇.

这次失败的班会课,让我彻底明白:没有体验的德育是苍白无力的,很难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而体验,才是最好的德育之师.


由此看来,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宜变被动为主动,充分挖掘出学生内心深处积极向上的修身能量,充分发挥学生间相互影响、彼此监督、彼此约束的力量.这才是德育的正道所在.为此,我改变了传统的班会课模式,构建了一个重在学生实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旨在让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做人,能够体验快乐的舌尖上的班会世界,即自制美食系列班会活动.

二、寓德育于美食,本色现真心,上善若水,为人之根

(一)一顿饺子宴,吃掉了“自私”,吃出了“人性”

深入初一新生,姑且不论上学迟到、上课讲话、抄袭作业、说谎、课后逗留于小店、与同学吵架等现象,单是自私、匮乏合作精神的个性缺陷,就足以令人心寒.而这些是人性层面的,是人之为仁、为人的根本.

要改变这些,单靠一番批评教育、苦口婆心的说教,很难奏效.再则,六年的小学生活,很多学生早已漠然于这种自私,早已意识到:犯了错误若能及时认错、态度良好,便可从容过关、继续犯错.那种单纯的说教式德育,不仅使班主任花费口舌的实效大打折扣,德育工作也显得很被动,而且治标不治本,难免有学生故伎重演.因为说教并不能激发出学生自我德行修正的主动性,不能引发学生自己发自内心的悔改,只是迫于班主任的威严,学生见机行事的作伪结果.

初一是班集体团队精神构建的重要时期,所以,班主任务必要剔除学生身上那种自私意识,培养同学间的合作精神,让他们懂得“七分想自己,三分想他人”的道理.

案例1:一顿饕餮的饺子宴

学生对于吃饺子可能无动于衷,但包饺子,个个都会满心激动.于是,我便和学生约定,以两个星期为期限,凡是能乐于助人者、团结同学者、关心他人者、善于合作者等都可以获取参加饺子宴的门票.

这两星期内,往常不绝于耳目的小打小闹,绝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常态,匿迹,唯我独享,不与你分毫的表现,消失.

经过公测,每个学生都拿下了参加饺子宴的门票,他们纷纷喜笑颜开,兴奋不已.

耐不住那一双双催促的眼神,我在黑板上写下了:“饺子皮,每人20张,饺子馅,每人一份,分量口味自定,碗筷,每人一副,所需调料,自备.”整个教室先是出奇的静,每人都拿出本子记着,接着就是兴奋的喧闹等

星期三,每个学生如约带来了饺子皮、饺子馅等,居然没有一个忘带的.由此看来,只要学生上心,就没有“忘记”可言.

下午班会课,几个男生主动要求去学校食堂的冰柜里取回饺子馅和皮,其余学生则各就各位,忙着拼桌子、扫地、铺一次性桌布、洗大托盘等几乎没有一个闲着的,此时他们早已忘记了“自私”为何物,正无意识地践行着“合作、互助”.

“童同学的陷全是榨菜,怎么吃呀?”

“和沈同学的搅拌一下,他肉多.”

“小不点的饺子馅韭菜太多了,不好吃等”

“王同学带的都是精肉,和她的混合不就刚刚好吗!”

“陈同学带的是甜的豆沙馅,我没吃过,不知道好不好吃,待会儿一定要尝尝.”

“哇,钟同学的馅真香,你妈炒好给你的吧,别忘了给我吃几个.”

“饺子怎么包呀,谁会呀等”

“陆小姐会包,瞧!像模像样的等”

“包得慢点,让我们看仔细了.”

每个学生的手指都不十分灵活地捏着饺子皮,一个个都是趴地将军.

“这饺子皮,粘不牢,边上蘸点水,好包很多.”

旁边的学生纷纷跟着做.

“谁还有饺子皮,给我几张等”

你缺我给,我少你分的说话声、叫喊声,弥漫着整个教室,你赞我包得好,我笑你包得丑的戏谑声,不绝于教室,忙拍照、抢镜头的兴奋声,四溢于教室等整个班级俨然成为了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大家庭.

包完饺子不分男女,每个人都主动端着放满饺子的大托盘,紧随教师后面,向食堂迈进.此时学生早已忘记了重量为何,纷纷沉浸在喜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