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

更新时间:2024-01-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940 浏览:21331

摘 要: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更好地发挥心理学的指导功能.本文论述了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以维护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关 键 词:小学数学;心理健康

一、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心理氛围

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心理氛围,主要是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兴趣、爱好等心理特征,以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景为基础,营造和谐共生的课堂氛围,并用自身的热情去感染学生,从而优化课堂人际关系.这是有效进行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不仅可以缩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教材的心理距离,而且还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来,对数学产生亲近感,形成美好的心理感受.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心理氛围,要求教师自身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有热情而愉快的情绪基础.情绪具有感染性,只有教师自身具有热情而愉快的情绪,才有可能让学生受到感染,在课堂学习中产生同样热情而愉快的情绪.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冷若冰箱、面无微笑的教师能把课堂演绎得生动活泼,充满生机与活力.数学学习相对于小学其他学科来说比较枯燥,因此教师有必要采用情景创设来激发自身和学生的愉快情绪,把一些原本枯燥乏味的知识点用生活中的活动场景来展示,甚至命名课题.这样,让学生看到课题后产生一种新奇感、探究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利用学生间的相互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同学之间因具有相似的心理水平、相通的语言、较为接近的兴趣爱好,情感容易交流,在交往中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相互教育的作用.平常教学中可以把一些热点问题拿出来让学生讨论.例如:“数学作业错题较多怎么办?”“怎样才能学好数学?”“你应该怎样做?”等让学生在讨论中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达到自我教育、相互影响,从而获得一种最理想的心态,以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交流的心理空间.这就要求教师将要学习的知识放回到生活的某个事件中,形成一个含有数学问题的原始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构成学生已有知识与解决现实问题之间的“冲突”,激起学生探究学习新知识、解决问题的,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从而接近学习难点,消除对学习内容的陌生感和畏惧感,让学生在不断解决矛盾的数学活动中逐渐地克服学习中的心理障碍,引导和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上获得成功,不断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经验是怎样获得的?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杜威提出的活动中心论认为“经验最为宝贵,实践最为重要”,主张多开展活动,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接受教育、提高能力.他认为,通过活动才能产生经验,最好的教育方法是让儿童自己用思想做试验,自己在学习中直接接触各种事实,这样可以获得更深刻的印象,从而取得有用的经验,即“从做中学”.这样,儿童会感受到学习的需要和兴趣,产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这才是教育的真正意义所在.还应该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提高学习的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学习结果受感官参与的制约,多种感官的参与还有利于人的心情开朗.学习中应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既动手,又动口、动脑.这样,学生的大脑可以从多方面进行分析综合活动,学习积极性就能在活动中得到提升,课堂气氛宽松和谐,学生学得轻松自在,比单用课件展示的效果要好得多.


四、要给学生提供适时援助,用爱心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因个体差异,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遇到听不懂、啃不动的情况时,就会产生心理认知障碍,苦恼、急躁,对学习丧失信心、情绪低落等,进而会产生厌学情绪.此时,教师应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伸出关爱之手,给予及时恰当的引导和帮助,帮助学生分解所遇到的困难.提供援助时应注意方式方法,不要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对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出现的失误和波折,不要讽刺、挖苦,而要给予充分的理解.爱是教育的基础,当教师全身心地爱护、关心、帮助每一个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时,爱就成了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因为爱,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能乐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认为:“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重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教师热爱学生,应表现为信任、尊重、关心、称赞和体贴学生,而不是训斥、厌弃、批评学生.尊重、理解、信任学生是消除教育盲点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不能盛气凌人,更不能利用教师的地位和权力污辱学生;理解学生要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出发,理解他们幼稚和天真,放手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在磨练中成长,缩小学生与教师的心理距离.

总之,数学教育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现实对教育的要求,在教学中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还要关注孩子的健康,重视小学数学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间的相互浸透、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使学生心理达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和提高.我们还应从表面到心理、从外因到内因,彻底改变自闭型学生,让自闭型学生走出孤独、忧郁、变得开朗、乐观、向上,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