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结合促进高职学报的可持续探析

更新时间:2024-03-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1554 浏览:145051

摘 要:高职高专学报是区域内产学研结合,学术交流的中心和平台,发挥学报的影响力,能够形成科技优势、专家优势、稿源优势,及时快捷地反映行业需求与职业教育的互动与促进.通过学报的流通能够逐步聚集一批以相关专业及课程组成的专家、学者、名师及企业技术员,进一步提升学报编辑质量和学术水平,彰显学院办学特色和专业特色,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研究以及区域内职业教育事业的协调发展.

关 键 词:高职院校学报产学研

高职学报是高职教育科研成果展现和传播的载体,全国1400多所高职院校大部分开办有自己的《学报》,为我国的高职教育发展研究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是高职院校自身基础较薄弱、科研成果较少,因此高质量的论文少、影响因子小、发行量小,影响不够大,不可避免地受到专业学术期刊的挤压和影响,同时高职学报还有相当一部分作为内部资料交流,严重影响了行业、企业人员向高职学报投稿的积极性,也制约了学报质量、学术水平的提高.国家已从2007年开始进行期刊质量年检查,对高职学报亦提出了进一步加强的规范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在期刊产业化、市场化、网络出版、数字化的背景下,高职学报唯有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立与高职教育发展相适应的、符合高校学报改革与发展要求的独具高职特色的学报办刊模式,才能使高职学报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高职学报是产学研一体化的主要平台

目前,期刊多以为基金支持的论文数、被SCI、EI等索引收录的论文数、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等若干方面作为评价指标.但高职院校的强势在于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因此在一些省市协会对学报办刊质量进行评估时,并非单纯通过影响因子来评价,而是将学报刊登的论文被企业受用的次数、效果的统计、将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经济效益也作为评价指标,以此检验高职学报被社会肯定的程度.[1]高职学报为产学研一体化搭建了良好的怎么写作平台.

高职院校学报的理论研究可以为当地政府的决策提供参考,为社会地域企、事业单位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帮助企、事业单位将一些具体工作中的实用知识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以便交流、推广,指导和影响社会地域经济发展.社科类栏目可与政府宣传部门、研究机构、地方性研究社团合作,开展学术研讨、交流研究成果,使学报成为区域内共享的文化交流的平台.而企业在突出应用理论的研究,应用技术的开发和推广,促进一线生产科技成果的转化方面有着极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在项目选题、研究方法、技术创新等许多方面都值得高职院校教师学习.如《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的“工程实践”栏目,主要刊发水利电力面的理论及实践研究成果,对指导本行业的知识转化起到了一定作用.再如《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的“道路与交通工程”“桥梁与结构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和“航运工程”4个栏目,紧密结合其办学宗旨.体现了其职业技术特色.

学报致力于展示校企两方面的研究成果,一方面有利于高职教师开扩眼界,更新观念,许多作者通过发表论文,增强了学术自信心,激发了研究兴趣,成为专业人才,尤其是带动一批青年教师青年技术骨干通过学报的扶持在学界崭露头角.另一方面高职学报可以在促进校企合作等方面发挥纽带和桥梁作用,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如《雅安教育学院学报》1987年创刊,成为雅安市广大中、小学教师共享教学经验、学术交流的平台.2002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合并组建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更名为《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雅安职业技术学院以第一名的优势被确定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区域办学特色凸显,教学科研水平大幅度提升,随着与省内外学校、医院、旅行社、工商企业等等产学研合作的进一步推进,学报从发表中小学教师论文为主的教育类期刊,转型为多专业、多层次、多类别、多渠道的综合性学术性期刊,无论从论文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均有明显提升,在雅安及周边的知名度大大提高,在怎么写作本市的经济建设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二、产学研结合拓宽高职学报稿源

一本期刊若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有清晰的定位、准确的目标读者,以及根据读者特点而规划的产品,这样才能赢得目标读者的关注[2].笔者近两年查阅了150多家高职学报,这些学报无论是内刊还是外刊,无论是处于大城市还是偏远的山区,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立校重点学科,以特色栏目主动向行业、企业约稿,积极与区域行业经济发展相结合共同发展.学报接收外稿不仅解决了部分稿源问题,更重要的是扩大了作者队伍,提供了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引来更多读者关注,增强了学报的生存空间.

高职学报是学术理论期刊中的独特信息传播载体,与学术期刊相比有其特有的办刊理念与生存空间,不需要强调很强的理论性,因此高职学报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改变学报以内稿为主、外稿为辅,甚至不用外稿的做法,开门办刊,把读者群和作者群扩大到全社会,不仅为主办院校一线教师怎么写作,也为社会基层行业、企业工作者怎么写作.广泛联系企业,吸纳企业技术创新的成果,丰富稿源.提高论文的技术含量,使学报成为校企共享的技术交流平台.如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立足工程技术专业,为了进一步促进工学结合,促进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高职教师间的学术交流和经验介绍,为教学科研怎么写作.于2014年直接将《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更名为《装备制造与教育》.[3]《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因为农业类专业是该院的重点学科、特色学科,有稳定的专家作者群,开设的两个特色栏目“农垦与热带产业”和“高职教育理论与实践”,自2008年创建以来,得到了华南农垦系统特别是广东农垦科研工作者的极大关注,影响力逐渐提高.[4]十堰市所属丹江口市是南水北凋中线工程水源地,《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刊载了多篇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方面的论文,开辟了稿源,建立了广泛的读者群.[5]


三、产学研促进高职学报的发展

在社会、行业、企业与学校产学研相互联合融入,将促进高职教育与社会生产密切相结合的教育机制与模式逐步建立,高职学报如果能够顺应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深入推进,分析学报的定位与特色,积极发掘特色,培育特色,发展特色,突出特色创品牌,高职院校学报的办刊质量将得到极大的提升.实践反思是对教育教学的观念、思想和经验进行再思考、再认识的过程.教师在产、学、研过程中,反复不断地进行实践反思,是运用知识理论对教育的一种重新塑造,实现实践理论化的“上浮”,达及探究、追问、批判、澄明的哲学之境、应然之境.来自行业、企业的人员往往更重视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如问题的解决、难点的突破、成功的做法、管理高效的经验等等,这些成功行为的背后,必有相宜的方法蕴含其中,但往往对解决问题之后的方法凝练,却疏忽轻慢,任其流失或仍停留在经验层面沉睡.通过产学研结合,教师与行业、企业人员一起研究讨论、总结发掘其中的奥妙、机理和方法,明了其“所以然”的奥妙,重视解决问题之后的方法凝练,使实践上浮到方法层面、理论层面.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为适应学院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行业+区域”的传统发展优势,在怎么写作医药卫生行业、教育行业和地方经济的探索与实践中,与地方政府、卫生和教育主管部门、雅安中小学和幼儿园、雅安工业园区、社会各企业共同形成校企(院)、校地合作办学机制,建立了教师资源库,促进了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融合,全面提升了教师和学生的职业素养.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随着学院产、学、研活动的开展,学术交流的促进,校际影响的不断扩大、创新科技,学报的论文质量亦得到进一步提高,充分发挥高校教学科研成果的“窗口”的作用,着力凸显学报以医药卫生教育为主体的办

刊特色,打造高职品牌,实现了学报的科学发展、持续发展.

高职院校学术科研重点与普通的高等教育研究不同,作为积极展示高职科研成果的学报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借助于高职院校产、学、研一体化的推行,逐步聚集一批以相关专业及课程组成的专家、学者、名师及企业技术员,提升学报编辑质量和学术水平,及时快捷地反映行业需求与职业教育的互动与促进,彰显学院办学特色和专业特色,提升学报的影响力成为高职院校学报发展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