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高职教学管理中教育心理学的应用

更新时间:2024-03-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9182 浏览:133512

摘 要随着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学科地交叉研究和发展,学校越来越来越注重应用教育心理学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尤其是高职教育,学生心理特征更加复杂,将先进的教育心理学成果运用到高职教学管理中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还能提高高职教学管理水平.

关 键 词教育心理学高职教学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

1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

1.1学生类型的多样性

高职教育的生源主要包括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职学校毕业生两类,不同的专业招收的学生类型是不一样的,有的专业只招收文科或理科,也有不限文理科的专业,同一专业中可能既有文科生也有理科生,既有普高毕业生又有中职毕业生,学生类型呈现多样化的特点,这造成了学生在学习基础、接受能力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异性.

1.2知识基础较差,缺乏学习积极性

高职院校的生源一般是没有达到普高分数线的毕业生和中专、职高、技校的对口生,文化基础和学习能力相对比较差,知识又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加上学校教学以理论教学为主,使得很多学生缺乏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1.3学生具有自卑心理

高职教育属于专科层次,和本科生相比学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加上社会对高职教育存在偏见和轻视心理,高职学生自我认识也存在偏差,加重了学生的自卑感.

2高职教学管理中教育心理学的应用

2.1运用社会心理动力机制加强班级管理

运用社会心理动力机制加强班级管理,是指在高职教学管理中要利用学生的从众和服从的心理,注重榜样的作用,使学生在模仿榜样的过程中提高班级管理的重量和水平.“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榜样是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扮演的角色之一,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言传身教,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行为和态度朝教师期望的方向靠拢.此外,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提高积极行为的出现频率,使这种积极行为内化成为学生的人格品质特征.


2.2应用群体理论加强学生管理

高职学校的学生组织包括班级、社团、学生会等正式群体,也包括因为共同利益、相同兴趣、情感、爱好或者关系密切等原因聚集在一起的非正式群体.根据教育心理学中的群体理论,非正式群体具有自发形成、以感情为联系纽带、群体意识强、信息传递渠道广等特点,学校要合理利用非正式群体的优势更好地为学生管理怎么写作,对待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群体采取不同的方法,重视非正式群体中领袖人物的作用.

2.3教学中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应用

西方著名的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本质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而不是被动形成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高职学生的基础一般比较差,往往难以系统把握各门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教会学生各种学习的方法当成重点,帮助学生掌握各学科的基本结构,在学生有意义地接受学习时,能够运用学习的方法,激发学习的热情和动机,提高学习的质量.

2.4运用激励理论提高学生积极性

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积极性是高职教育的目的之一,主要表现在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行为,并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人的需要具有层次性,层次越高,动机越强烈.人的需求分为主观需求和客观需求,其中主观需求是决定性因素,而客观因素是外部条件.层次较低的学生一般以主观需求为主,学习的目的是拿到文凭,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不重视学习内容,对学习不感兴趣,组织纪律松散.动机是促使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爱护和引导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让学生认识到自我价值,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2.5应用智力理论实行因材施教

高职学生的智力水平整体较高,但是存在很明显的个体差异,包括质和量的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革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实行因材施教,加强对高职学生的个别指导,以适应学生的智力差异,这样能够帮助提高体学习质量,让差生变优生,优生则更优.

2.6实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

根据严重程度,心理健康问题分为心理困扰、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包括生理、心理、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高职个学习阶段,学习成绩普遍不高,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自卑、忧郁等.因此高职院校要实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教师要多和学生交流沟通,定期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调整心理状态.

3结束语

教育心理学在高职教育管理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它能够帮助改善学生的不良心理状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应用心理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利用学习迁移规律,提高教学质量.此外,要实行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采用分层次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学校也要实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既要防范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又要及时帮助解决已出现的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