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安徽省高考满分作文

更新时间:2024-02-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2698 浏览:154030

高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表演艺术家和一位剧作家就演员改动剧本台词一事,发表了不同的意见.

表演艺术家说:演员是在演戏,不是念剧本,可以根据表演的需要改动台词.

剧作家说:剧本是一剧之本,体现了作者的艺术追求,如果演员随意改动台词,就可能违背创作的原意.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不要迷信权威

安徽一考生

对一件事情的看法,人们往往迷信权威,以为他们说的话都是真理,因此不经过自己的大脑就轻信了他们,就按照他们说的去做.事实上,权威并非万能,也并非都是真理,所以很多时候,不能轻易相信权威,更不能迷信权威.

比如今天的房地产市场,一些所谓的专家总是一再预言房价会涨,且越涨越高,永远会涨.于是,不少人急于写房成了房奴,还出现了无数的炒房客.实际情况是,现在的房价已开始回落,那些炒房者的资产一下子缩水变成了负数.一些不良开发商由于房市萎靡,资金链断裂而跑路.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地方的业主干出了打砸售楼处和要求退房的蠢事,认为自己被开发商骗了.可这又能怪谁呢?只要当初稍微用脑子想一想,就会明白,商品经济哪有只涨不跌的道理!所以,一味地迷信权威的苦果,只能自己去品尝,要怪也只能怪自己的脑袋长在别人身上.

不迷信权威,就要学会思考、判断.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老师柏拉图和真理之间作出的清醒选择.亚里士多德非常崇拜自己的老师柏拉图,追随他长达20年之久,然而在哲学思想的内容和方法上他都和老师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在常人看来,柏拉图既是老师,又是当时公认的权威,亚里士多德没有理由怀疑他的学说.可亚里士多德就是不迷信权威,而是坚持自己独立的思考与判断,以至于最后完全否定了老师的唯心主义学说.

不迷信权威,还必须敢于实践.

“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没有优势”,这句话曾经是世界经典著作中论述的结论.袁隆平就偏不信这个“邪”,通过反复观察和实验,终于研究成功三系杂交水稻.如果袁隆平当初迷信权威的结论而不敢越雷池一步,那么,杂交水稻的问世就可能往后推迟,就会有许多人填不饱肚子.

不迷信权威,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也是非常必要的.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就是告诫我们不要一味地迷信书本,而要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和判断,进而得出自己的结论.

当然,不迷信权威并非处处跟权威“作对”,而是说要对权威擦亮眼睛,多思考,多分析.唯此,方能不受蒙蔽,获得真知,发现真理.

评点:

在众多的考场作文中,这篇作文独树一帜.首先表现在论点提炼准确,能吸引人,且把论点作为标题,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其次在论证的过程中,运用的事实论据都非常典型且具有一定的深度,具体表现在“房地产”论据感应了时代的脉搏,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和关注;亚里士多德和袁隆平的论据,体现了作者博学的知识.第三,围绕中心论点从“怎么办”的角度分解出的两个分论点,准确而给人启发.全文娓娓而谈,例证丰富,思想深刻,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评点汪茂吾)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安徽一考生

无论是剧作家编剧,还是艺术家表演,都应该从剧情需要和观众欣赏水平的实际出发,不能以自己的主观意志来行事.

这使我想到全国各地正在践行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工作指导思想.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发现问题,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刻舟求剑的故事大家都知道.那个楚国人之所以未能找到坠入水中的剑,乃是因为“舟已行矣,而剑不行”.这说明,如果不能从实际出发去解决问题,一切的努力只能是缘木求鱼,“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从实际出发,需要放下架子接地气.作为东汉皇室后裔的刘备,就能放下皇叔的架子,三顾茅庐,礼贤下士,这才感动了诸葛亮,最终让诸葛亮为自己鞠躬尽瘁,正如刘备自己所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试想,如果刘备端着皇叔的架子,不去隆中,又怎能听到诸葛亮那番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的远见,更谈不上让诸葛亮为他效力了.

现在少数领导干部,官不大,架子却不小,整天坐在办公室里,脱离群众,以至于根本不了解实际情况,倾听不到群众的真实呼声.这样的干部,又怎能为群众办实事,得到群众的拥护呢!总书记说:“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正是希望各级领导干部放下架子,深入基层,去了解实情,倾听民意.

从实际出发,需要脚踏实地,不能走过场.走马观花只能看到问题的表象,而不能发现问题的实质.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深入实际去了解真实的情况.然而工作中,竟有极少数官员用PS图片的方法,去糊弄群众.这种情况,表面上看,似乎是深入实际了,事实上却是典型的脱离实际.这种欺下瞒上的工作作风,实在是害人害己.

“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这是焦裕禄同志在担任兰考县委书记时说的话.焦裕禄曾拖着患有慢性肝病的身体,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跑遍了全县140多个大队中的120多个.在带领全县人民封沙、治水、改地的斗争中,他身先士卒,以身作则,表现了一名员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可见,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拥护,才能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好.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工作方针.信息时代的今天,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新的问题、新的矛盾层出不穷.唯有深入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及时地发现问题,化解矛盾.至于剧本台词改不改,怎么改,剧作家说了不算,表演艺术家说了也不算,关键得看观众怎么说.评点:

“文章合为时而著.”这篇议论文结合材料,感应了时代的脉搏,成功地诠释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论点.行文中,着重运用事实论据来证明论点.刻舟求剑和三顾茅庐的事例,构成历史的对比,不仅典型,而且引人思考,富有哲理;少数领导干部脱离群众实际的事例和焦裕禄密切联系群众的事例,构成现实的对比,发人深省.此外,文末巧妙地回应开篇,表明态度,艺术地诠释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论点,令人拍案叫绝.

(评点汪茂吾)

敢于突破,成就完美

安徽一考生

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只要敢于突破,一切皆有可能.

俗话说,不破不立.从宏观方面来看,人类社会的每一个时代都是对旧时代的突破,事物的发展变化也是对原有事物的突破.人的变化也是一样,要想有所成就,更应当敢于突破.

敢于突破要能与时俱进.时代在发展,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如果一个人的思想观念停留在原地,就会被时代淘汰.所谓“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不仅说明了人要与时俱进,还道出了与时俱进的方法――学习.不可否认,现在有的老人,连手机都不会用,更别说电脑了,因为他们怕动脑子,不敢突破自己,认为自己反正老了,学那玩意儿也没多大用处,这就谈不上与时俱进了.相反,一些老人不仅能用手机打,发信息,还能用电脑上网阅读和游戏,生活就充实多了,这些老人就敢于突破.

敢于突破要有自己的主见.有些人也想做出成就,可是缺乏主见.楚霸王项羽就是这样一个人.鸿门宴上,他完全可以除掉送上门来的对手刘邦,可他就是不能突破自己的优柔寡断,放虎归山,最终使自己一败涂地.相反,战国时期的邹忌就是一个很有主见的人.他的妻、妾与客,都夸赞他长得比徐公美,可他并不轻信,而是坚信自己的眼睛,在亲眼见到徐公后,方知自己根本没有徐公美.他用自己差点受蒙蔽的实例,让齐王明白了治国之道,从而使齐国“战胜于朝廷”.可见,有了主见,才能突破认识的局限,清醒地了解自己,成就自己.

敢于突破的关键是能勇于实践.再美好的理想,如果脱离了实践,只能是空中楼阁,过眼烟云.唯有实践,才能把理想化为现实.中国人民之所以有今天的巨大成就,乃是中国敢于突破,敢于实践的结果.试想,如果我们还是在姓“社”和姓“资”的争论上纠缠不清,那么中国社会就只能永远停留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人民的生活水平就难以提高.事实证明,实践出真知.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唯有实践,才能突破创新.

敢于突破,成就完美!

评点:

先提出中心论点,再把中心论点分解成三个小的分论点,采用排比段铺陈论述,是这篇考场佳作的最大亮点.三个排比段,按一定的逻辑顺序依次展开.论证过程中,注意到事例的典型性和现实性.尤其是对第三个分论点的论述,联系到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具有极强的说服力,体现了考生对现实与政治问题的独立思考.全文结构完整清晰,文笔老练,说理深透.

(评点汪茂吾)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