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师德的时代内涵

更新时间:2024-03-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948 浏览:7445

摘 要: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师德建设决定着我国高校教育的质量.在价值多元背景下,师德建设必须从社会、高校、教师个人等多个方面抓好实.本文主要从教师个人道德修养的时代内涵加以探讨.良好的师德修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严谨治学,启迪学生智慧;学无止境,以身作则;关爱学生,面向未来;智慧幽默,做人生导师;与时俱进借力新媒体.

关 键 词:高校;师德建设;内涵;道德修养;育人

分类号:G4

师德,即教师职业道德,就是教师在职业生活领域中形成的道德品质和水平,其评判标准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社会道德规范在教师职业领域的具体化,体现着社会对教师职业的具体要求.

在第29个教师节之际,总书记向全国教师发出慰问信,“用爱心、知识、智慧点亮学生心灵,”“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总书记的殷切希望道出了当代教师师德规范的时代内涵.

在《西游记》第二十四回“偷吃人参果”:唐僧师徒途经万寿山五庄观,孙悟空等因贪食人参果并毁了果树,后来孙悟空请来观音菩萨用净水瓶里的水救活了人参果树.观音菩萨神通广大,连枯死的树都能救活.我们教师是凡人,虽无观音的神奇法力,但凭借我们的智慧和修养,也能以师者的情怀滋润学生荒芜的心灵,启迪学生的智慧.这种高尚的师德正是造就优秀教师的基石,也是教师顺利履行育人职责的基础.这里就谈谈当代高校教师师德的时代内涵.

1.严谨治学,以渊博的知识启迪学生智慧

与高水平的科学研究者相比,教师更像是科普工作者,研究知识是基础,但对于如何帮助学生高效率地掌握知识则是我们教师工作创新的重要内容.有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学术研究水平,有强烈的责任感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就能够在教学中启发学生时做到游刃有余,事半功倍.

高校教师所面对的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尚未完全定型的大学生.处于成长时期的青年大学生需要知识的积累,需要掌握寻求知识的能力,更需要如何走好人生道路和适应社会的有价值的指导.教师肩负着从思想、品德、学业等方面帮助学生全面提高素质的使命.高校要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教师自己首先就得坚持严谨治学,掌握令学生敬仰的渊博知识.掌握了真正的学问,教师就能在教书育人活动中以渊博的知识启迪学生智慧,以智慧的方式解决好学生发展问题.

2.学无止境,做学生热爱学习的好榜样

教师以自身的学识智慧、思想修养和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尊重与亲近,发挥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积极影响.教师只有以身作则,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加强学习,拓宽视野,更新知识,才能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以精湛的教育教学技艺和开阔的视野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要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积极用心地去研究教学内容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并不断地运用于教学实践,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教好学生的目的.[1]

高校要努力建成学习型组织,教师自己要热爱学习,不断提高思想修养,改善知识和能力结构,在提升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同时,要重视拓展学习与学生发展、社会热点问题有关的知识,凭借自己的学习热情、教学热情和智慧去感染学生,努力做学生喜爱的高素质教师.2比如以网络为基础的各种新媒体技术已经日益普及,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努力学好对学生影响较大的网络、手机交流方式.

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体系,及时吸收、存储学科前沿知识与研究成果.特别是要重视把教育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过程,努力使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完整统一.要有创新的精神,要积极开展教育和科学研究,探索新的科学的教育模式,在执教中提炼师艺,升华师技.

3.关爱学生,面向未来谋发展

育人,是一项内涵极为丰富的教师使命.我以为高校教师要增强育人职责的使命感与紧迫感,改进育人的方式方法,实现最大限度促进学生发展的育人成效.良好的人际关系会使人们追求真诚与善良,通过人际互动使之扩散、浸润,产生倍增效应.

关爱学生,就要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需要.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其发展需求具有多样性,但主要是围绕专业学习与人文素质的提高、教育与就业的协调以及社会适应等方面的核心问题.[3]因此,教师的指导就要切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彻底打破重专业学习而轻视人文修养、重视学历而忽视就业技能及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教师抓好了学生关心的核心问题,就能极大地改善师生关系,掌握教育的主动权.

关爱学生,于细微处见真情.关爱学生要从小处入手,有利于触动学生的心灵.有些人认为,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了,生活事务、人际交往、学习方法、体育锻炼等细节问题无需教师操心;殊不知这些细枝末节如果处理不当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乃至今后的发展.

关爱学生,就要给予学生应有的尊重和选择的机会.放手让学生在自我管理、自我体验中不断成长.

关爱学生,就要严格要求学生,最大限度地促进其发展.“没有要求就没有教育.”同时要“严”而有“格”,要求要合理、适当、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地对学生提出要求,与学生建立一种、信任的和谐关系.那些对学生违纪、不认真学习的行为置若罔闻的不作为,绝不是对学生的爱.

4.智慧幽默,做学生的人生导师

教书育人,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师要以自身的良好心态去引导学生,引导和鼓励学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以极大的热情和创造力努力实现自己的未来发展目标.激励学生人生有方向、学习有动力;同时在面临困境与困惑时,不迷失自我,善于变通,努力提升正能量,用勇气、行动和毅力去改变自己的境况,而不是带着抱怨、指责去等待别人来改变.启发学生做一个敢于承担责任的人,其发展潜能才能得到激发.[4]不要只是一味地抱怨压力山大,而要以积极的心态把压力转化为动力.为此,教师要做好学生心理健康的导师.

教师的基本职责是教书育人,而教师的育人职责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显得更加迫切.这是因为,一方面我们的大学生在心理特点方面更突出个性化,使得教师的教育工作更加复杂;另一方面,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我们的大学生早已超越了“埋头苦读”的时代而进入了个性化学习的时代,这就要求教师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自主学习的职责方面.学生需要老师在选课、考研、考证、情感、交友、恋爱、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及时有效的给予指导,必然要求教师多关注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


5.借力新媒体,密切联系学生

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电脑网络、手机微博、飞信、微信、易信等新媒体交流平台已经普及.大学生群体对新型媒介的接触率高,使用频率高,新媒体对于大学生的影响力极大.因此,当代高校教师履行教书育人职责,也必然要学好用好新媒体的沟通形式.

运用新媒体方便快捷传达信息.教师在育人工作中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这种优势,确保信息传达的准确快捷,能够第一时间与全体学生取得联系.

运用新媒体实现自由交流互动沟通.由于新媒体不需要面对面进行,沟通发生的环境和时间由学生自主选择,更能使学生产生安全感,也能一定程度上消除师生隔阂,利于学生表达真实情感.教师掌握了新媒体沟通技术,也就赢得了超越时空且能“深入人心”的育人新途径,实现师生间的及时沟通、自由沟通、个性化沟通,使因材施教如虎添翼.

综上所述,我们高校教师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树立以学生为本、以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在教育实践中努力做到以德化人、以爱养人、以学导人.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做好教书育人工作,自觉肩负起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程中的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