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远古生物墓地:关岭

更新时间:2024-01-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5477 浏览:69062

有一种生活在幽深海底的、形态如同百合花那样美丽的动物,人们管它叫“海百合”.海百合属于海洋棘皮动物,它并不像陆地上的百合花一样是植物,并且不能够离开海水生活,不过它漂亮的外表倒是和百合花相近.海百合不仅不是植物,还是向脊椎动物进化过程中处于过渡分水岭的一类不可多得的无脊椎动物.

贵州关岭,一个令世界古生物界都感到惊奇的地方,这里集中埋藏着亿万年前不同生活环境的生物化石,且保存极为完好,包括海百合纤细的茎干、柔弱的冠部,一切宛如生前.如此丰富、多样和完善保存的化石群在世界上极为罕见,堪称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晚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和海百合化石库.是什么使这些生活在深海、浅海以及陆地的生物都选择这里作为生命的归宿?

远古坟场

在贵州关岭的大山深处,有一个地方叫做卧龙岗.这里的人们有一种特别的营生:挖海百合的化石.这种远古时代的动物化石非常好看,当它从岩石中被剥离出来的时候,便成为一种好卖的商品.不过,只能是在“地下”交易.

1998年的某一天,两个农民在挖海百合化石的时候,挖到了另一种化石.在当地,没有人见过这种既像鱼又像龙的东西.很快有人出价300元收购了这种化石,紧接着,一个不明身份的人用20万的价钱把它写走.这个惊动了当地村民,当地政府得知后,立即找来了考古专家,经考古专家证明,这是生活在2亿年前的古生物:鱼龙.

在长岭山崖的壁面,地质工作者还发现了被破坏的岩石层,岩石中有大量的生物化石,他们把这些化石收集起来,存放到陈列馆里.

并不需要做更细致的研究,学者们依据这些化石残片就作出了判断:关岭,存在着极其丰富的生物种类.随着调查的深入,人们发现:离卧龙岗不远的地方,几乎整座山头都被生物化石填满.接着,其他山头又不断传来发现新化石的消息.漫山遍野的化石,让学者仿佛置身于一座巨大的远古动物坟场,尸体密密层层,望不到边际.

种种疑惑

种类、生活环境迥异的远古生物,咋会合葬在同一个地方?

这果真是一个陆地动物的坟场吗?学者们根据对化石的进一步分析,推翻了这个检测想.因为从关岭挖掘到的化石种类上来看,除了少量陆地植物外,更多的是具备游泳特质的水下动物化石.2亿多年前,当这里还是一片汪洋的时候,众多生物便已经在水下沉睡了.

更为令人疑惑的是,关岭的生物群大部分生活在深海、浅海,也有一些来自陆地.这些种类不同、生活环境迥异的远古生物,怎么会合葬在同一个地方呢?究竟是什么力量,建造了这样一座动物坟场?

想了解这些合葬的生物,必须了解它们究竟存活在怎样的生态环境之中.地质工作者以这个动物坟场为中心,划定一个方圆几百公里的圆圈,对岩石、地层结构展开调查.通过分辨水中岩石和陆地岩石的特征并进行标识,地质学家划出一条曲线.曲线的一边是大海,另一边则是陆地.曲线的拐角处,就是远古生物的坟场――关岭.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这些生物本来分散在各处,只是在死亡的时候才来到关岭.神秘的关岭,果真能安置这些生物的魂灵么?2亿年前,关岭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这些生物的化石缘何保存完整?

让地质学家们感兴趣的,是关岭的特殊地形.地质学家们在实验室里模仿关岭生物群的生存环境,建造了一个喇叭口状的地貌,以现代海洋动力学的原理模拟海水流动,试图揭开关岭生物合葬之谜.

在水流的作用下,代表关岭的拐角处把冲刷进来的泥沙杂物等保留下来,这很像海洋中的回水湾现象.回水湾中很少会见到动植物.即便是死亡,水下动物被卷入海湾后被海水腐蚀,骨骼也会因水流冲击而无法完整地保存.也就是说,这些活跃的鱼群根本没有让自己的身体永垂不朽的条件.

然而,在关岭的生物化石中,即使看起来最不经风浪的海百合,也依然能够完好地保持它生前的形态.海百合纤细的茎干、柔软的冠部提醒地质学者:即使轻微的海浪拍打,它们死后的身躯也承受不了多久,想变成化石,就更是奢望了.

就在地质学家为此困惑不解的时候,一块在同一地方发掘到的菊石化石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放大镜下,可以清楚地看到菊石修长的身材.这种现象表明:这个能看到全部身躯的菊石,是竖直地停留在它的水下坟地里,直到亿万年后,变成化石.显然,这些菊石生存的水下环境是极其安宁的.

依据地质学的观点,水的动力一定会在岩石上留下痕迹.于是,地质学者开始面对动物坟场的岩石,仔细观察它的结构.考古学者王尚彦认为:岩石中有许多水平层理,这种水平层理是由于沉积物悬浮状态经过极其漫长的时间沉积下来的.面对这细腻的岩层,不禁让人们又产生了新的疑惑.几亿年前的地球上,难道有像死水一样波澜不惊的海洋吗?

为了谜团,考察小组开始剖析岩石的物理成分.这时,一个重要的发现浮出了水面:断层中有一层岩石的颜色非常深,明显含有炭质,跟普遍存在的淡岩层有着明显区别.经过分析确认,这是典型的缺氧环境的表现.于是,有学者立刻联想起了另一块死亡姿态奇特的鱼龙化石.大部分鱼龙化石,都是尾部松弛下垂,肢体平摊,头部自然俯卧,看不出痛苦,更不会有剧烈挣扎的痕迹.而关岭化石中却有一条鱼龙化石呈现出肢体扭曲的奇异死亡图景,这曾让地质学者费尽猜疑.然而,水下缺氧环境的发现,最终使他们找到了这条鱼龙离奇死亡的答案:窒息而死.

从窒息死亡的角度推断,这片水域应该是安静到了几乎没有流动的程度.只有这样,水下生物才会出现因缺氧而窒息的现象.如果这个检测设成立,那么,关岭就不是一个开放的海湾,而是一片封闭的水域.为了进一步求证,地质学者将科学统计得来的资料输入电脑.结果,果真出现了和预想相吻合的一幕.

谜底揭晓

关岭的远古生物,原来是在这样一个完全封闭的环境中生存.于是在关岭之外很少看到类似的生物化石这一现象也就不难解释了,因为,它们根本就无处逃遁.沿着这个线索,专家们反复考证,这个隐藏了亿万年的动物坟场的秘密,终于揭晓了:2亿多年前,关岭一度与大海相连.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海水逐渐退去,关岭最终变成了一片完全封闭的水域.远古时代,关岭属于热带气候,十分适宜生物的繁殖生长.然而,封闭的环境使得水下空间变得拥挤不堪.一些如鱼龙之类的深海动物,便因此窒息而死.同样由于缺氧的缘故,沉积在海底的生物腐烂速度变得极其缓慢.骨骼还没来得及被分解,新的沉积物就又覆盖上来,使其有效地与氧气隔绝,从而被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那些不同年代、不同水域、不同种族的生物才会沉积在一起.

就在人们以为关岭生物群研究即将告一段落的时候,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在关岭,三叠纪岩层的厚度为1000多米,可埋葬关岭生物群岩层的厚度居然不到10米.也就是说:在漫长的地质时代,关岭生物仅仅昙花一现地出现在这短暂的100万年之间.从化石的残片上可以看出,关岭生物已经发展成熟,但从事物的进化规律来分析,它应该有一个逐渐衰败的过程,为什么会没有任何先兆地突然消失了呢?是什么因素让关岭生物走向终结?野外地质小组一次偶然的露营,给这个疑问带来意外的答案.

地质小组的成员们在河谷里面露营,天亮的时候突然发现有一段岩壁上的石头形状非常奇怪:两块岩石本来是一个层位的,现在却像大饼一样被卷了过来.这在地质学上叫做滑塌构造,包卷层理.产生这种构造一定是岩石在水下时曾经发生了强烈的震动,巨大的动力把岩石掀过来,后来水慢慢地退去,泥土变干就形成了包卷层理.

可以断定,是一场毁灭性的意外导致关岭生物群迅速走向了终结.在这场意外中,关岭生物群全军覆没.这个热闹了近100万年的地方,在2亿年后,变成荒凉的群山.

(据《科技日报》刘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