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教育质量提升症结

更新时间:2024-02-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720 浏览:11764

摘 要:电大教育通过广播电视、远程网络教育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高校知识信息的扩散和传播功能,其在推动高等教育向大众化普及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当前,随着国家扩招带来的高等教育精英化向大众化发展趋势的不断深入,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不断下滑,探索更为全面、合理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已经逐渐摆上较为重要的位置.教育质量提升问题,在高等教育发展中被提上议事日程.在这一背景下,电大教育质量提升,将不仅局限在过去"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点面向基层的高级专门应用型人才等"这一基本定位之下,提升电大教育质量,有着其紧迫性和深远成长空间.


关 键 词:电大教育质量提升体系建设

一、电大教育质量提升的主要症结梳理及分析

1.电大教育的认知偏差及其成因分析

功利性的“文凭主义”和过低的课堂到课率,是构成电大教育质量提升障碍的重要认知偏差.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发展节奏的加快,对知识背景人才的能力渴求与文凭需求同时呈现较为明显的增长趋势,其中,电大教育为更为广泛意义上的文凭需求者提供了良好的获取平台,同时,现实中功利主义的学习理念,使电大课堂的到课率远低于实际报读比率,个别电大课程的到课率已低到令人难以置信的水平,甚至影响到个别课程开课要求,这一情况对电大教育质量的影响毫无疑问是非常严峻的.电大教育教学课堂到课率的急剧降低,不止给教育质量提升模式优化带来诸多阻力,更是将教育质量提升弱化为到课率和考勤率的指标性要求,衡量电大教育教学质量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事实上,国内部分电大已逐步意识到学生课堂“到课率问题”的严峻性,推出了诸如考勤、随堂考试等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举措,落实课堂考勤、优化课堂内容.到课率问题彰显出电大在提升教育质量中存在博弈平衡,电大教育一直以来的开放、自主、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在“到课率偏低”这一现象中也起到一定的缓解和协调作用,实际调查显示,除“文凭主义”、“功利主义”等认知偏差外,更有部分电大学员基于自身实际困难而无法参加电大组织的面授辅导课程,这些原因诸如就业单位的工作压力、区域差异形成的交通、住宿等经济成本、工作时间对课堂学习时间的挤占现象等等.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力度的扩大,电大教育的生源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偏远地区,到校学习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成为需要着重考虑的约束条件.[1]

2.电大师资队伍水平状况分析

电大师资力量在课堂教学、远程讲授等方面的提升问题.师资力量是决定教育水平的核心和关键动力因素,电大师资队伍建设不同于普通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强化始终是电大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方面.总体来看,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需要得到诸多方面的考量,特别是对于教师而言,无法保障的学生课堂上课出勤率,疏于积极主动学习的课堂听课意识,对教师主动提升自身教育教学水平形成阻碍.疏于提问的课堂教育教学实际也给师资素质提升方向带来一定困惑,无法更为细致的了解所辅导学生的知识情况和具体的学习难点,给教学内容设置和随机调整带来挑战,影响教学质量水平的提升.同时,电大部分教师来自普通高等院校,扩招使这些院校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量急剧增加,给电大教育教学带来负面影响,师资力量的形成与扩展受到严重局限.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新专业、新课程的增加势必给教学质量和水平提升形成新的压力和挑战,这类课程和专业的教师聘任存在相当难度,难以请到更富有教学经验和能力的优秀师资人员任教.目前来看,部分地区的电大教师聘请进入“写方市场”模式,外聘教师存在师资紧张、管理困难的客观现实.

3.电大教育管理模式症结分析

电大教育教学管理的有效性和激励举措匮乏,对提升电大教育教学质量形成直接影响.电大教育教学管理质量和激励举措能力的提升,应主要立足学生和教师两个层面进行,目前而言,电大普遍缺乏高效、合理的激励举措和考核方案,特别是随着电大教学老师招聘难度的加大和教学水平不均衡,这一富有科学性和合理性的教育教学激励考核举措和方案的出台,显得尤为迫切.就教学管理考核和激励举措的教师层面而言,管理部门缺乏可以量化的考核方案,不能更好的落实优胜劣汰的奖惩举措.例如,电大面授课程在大纲筛选、讲课内容组织、教学重点选择等方面,存在较大管理选择空间,进行面授的教学老师在采用何种教学方案、教育资源进行教学工作,如何对教学效果进行合理考核等多方面的实施举措,存在较大差异.对此,无法设立相对较为公开公正的评价指标体系,实现对电大教学质量相关度较高的教学大纲、讲课成效和实施方案进行客观评价.在学生激励和辅导举措方面,缺乏具有独特性的学生自主学习引导机制,无法形成协作式网络平台学习方式,是电大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另一个重要缺口.[2]

二、电大教育质量提升的主要对策及体系构建

建立宽进严出的电大教育教学管理体系,进行电大教育价值体系重构,使电大教育在多渠道、多样化和科学化的发展路径中,全面提升自身教育教学质量及管理水平.

1.电大教育认知偏差的纠正策略

电大教育在过去高等教育普及阶段,起到了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当前,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节奏,电大教育的大众普及特征开始逐步向偏远、落后区域转移,其所具备的灵活性和普适性在带给电大高等教育受众实惠的同时,也面临一些价值观念和客观条件的局限,其中,诸如以获取文凭为主要目的的功利主义和因现实工作及经济、时间等条件约束,而造成的课堂出勤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电大教育质量提升的主要桎梏.相对于全脱产的普通高等教育而言,电大教育具有其独特的灵活性和普适性特征,为渴求获得知识和才干的社会成员,缔造了一个更为广泛、自由和多样化的学习渠道,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基层工作输送了大量实干人才,其社会贡献度有目共睹.目前,针对到课率低的原因调查中,“功利主义”的电大课程学习占相当比重,针对这一情况,面授辅导课程的出勤考核在业务课成绩占比的提高,将有助于推动部分长期不到课堂学习的电大学员重视学习,同时,辅以具有专业负责义务和责任的指导老师、强化在校及课堂的班级管理工作,进行教师管理和课堂考勤管理的双结合模式,多措并举降低缺勤率,提升电大自主、多样化学习方式下的课堂学习氛围.在实施中,应不断总结和发现新的电大教育质量提升问题,以教育质量提升为目标和核心内容,实现电大教育质量的总体提高和发展目标.[3]2.电大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升策略

加快推进电大师资力量建设工作的制度化运行和考核模式的量化管理.制度化的人才引进、管理和利用模式,将最终有助于提高电大师资队伍建设水平,进而有利于教育和教学成果的提升.高校扩招给电大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带来的挑战较为艰巨,在这一背景下,通过多种渠道引进富有教学及管理经验的师资队伍,切实提升电大教育质量,显得尤为迫切.电大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应注重对高水平教学人才的招聘、考核和表彰工作,以切实的举措,来加强电大师资队伍规范化管理,明确教育教学工作纪律性要求,避免电大教学工作流于形式或监管缺位.提出富有学科特征的个性化教学要求,是电大教学团队建设的一个重点,将有助于教学内容的更好传授.探索富有规律性、规范性的教学新模式,是电大教育质量提升向更高层次突破的重要途径.随着教育教学目标的不断提高,电大教育质量在目标实现和过程监管中,更要彰显师资队伍的制度化考核要求作用,破除师资队伍建设中固有的“仅限人才引进不见人才退出”的人才聘任模式局限,合理调整师资队伍结构,避免人浮于事、职责不清.建立奖惩制度明确、教学管理理念先进的工作体制机制.通过富有竞争性的人才队伍建设制度,给予教学及管理水平较高的优秀教师队伍以更为宽松、科学的职称评定、专业成长和讲授学习机会,切实以切实的工作绩效激励和待遇保障拓展青年教师队伍的提升空间.

3.电大教育质量提升策略在教学管理路径中的选择

电大教育教学管理质量的提升,应做到教学、管理双措并举,既要通过激励、奖惩制度,将推动教育质量提升的举措落到实处,实施严格透明的教育质量提升举措,使质量提升惠及教学队伍与学生学习双方.制度化是确立电大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瓶颈,合理透明的管理制度是保障电大教育模式的前提和基础.切实、有效的落实举措是体现电大教育管理制度的有效示范.多措并举,借助合理化的教育质量提升模式和举措,来形成促进电大教育质量和教学模式取得长足发展的推动性力量.

三、结语

提升电大教育质量,应找准症结所在,在合理分析基础上,提出针对性举措.同时,全面、合理的教育质量提升,应纳入电大教育质量提升体系构建中,明确电大教育培养目标、定位和质量标准,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怎么写作和学习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电大教育管理模式.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