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时教学目标的确定非常重要之体验

更新时间:2024-01-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7249 浏览:121763

我们老师在语文教学时,要注意教学目标的确定,它直接导致了课堂效率的低下,我个人认为从如下四点可以看出目标的确定非常重要.

一、目标要求过高或过低

目标要求过高,脱离学生实际,导致大部分学生对目标内容茫然不知所措,加重学生思想负担,教学任务无法完成,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目标要求过低,所教内容学生低年级已经理解并掌握,到了九年级教师还要不断训练要求,学生强打精神,磨来磨去,教学效益低,更重要的是磨灭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产生厌烦的情绪.比如:教学《春》一文时,我主要让学生了解本课的教学目标:1、本课绘春是全文的中心,细笔描绘,绘声绘色绘态,绘动绘静,语言非常生动.

二、教学目标不明确,不能突出教学重点内容

对教材没有进行深挖、吃透、灵活组织,导致教学目标的不明确.要么面面俱到,突现不出重点,眉毛胡子一把抓,加上补充大量资料,显得过度臃肿,喧宾夺主,一堂课下来学生一头雾水,不知这节课要掌握什么,内容过多让教师在45分钟内难以完成教学任务;要么目标确立过低,课堂容量太小,一节课只抓一两段,密度小,效率低下,一节课学生没有学到多少实用的东西.比如:教学主席的《沁园春雪》时,我首先让学生明白教学目标:

1、学习活动之一:诵读,整体理解.a、请同学们体味词的意境,进行朗读.语速适中,表现出一种眼界高远,立意高超,画面辽阔,气势磅礴,情景融合.b、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理解全词内容,试着用一句话或者一个短语对这首词进行评价,比如:1、“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2、学习活动之二:朗读,分层概括,朗读训练二,语速缓急有致.读出特殊节奏与感情后再指出:诗词中的对偶叫做对仗,对仗指两句相对,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而“沁园春”这种词格一般都用较多的对仗.如:“长城内外,大河上下.”3、学习活动4、诵读品味词句.知识撷萃:练字.诗人讲究炼词、炼句、炼字、体会作者在写作时反复推敲语句,使之精确简洁,生动传神.下面请同学们用“一句话品析”的方式自由品析,并说说这首词中哪些字用得好,哪些词用得好,哪些句用得好.如:“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封”字显得凝然安静,“飘”字显得舞姿轻盈,一静一动,静移之中又有飘舞的动态.冰雪都是白的,天地间纯然一色,给人一种朴素洁净的美,在大雪之中赏雪,充满豪迈情趣,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望”字取“登高远眺”之意的评价.“略输”、“稍逊”两个词表明作者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褒中有贬;“只识”一词则表明作者对“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藐视.


三、在阅读教学中,只有我们深入钻研教材,整体把握教材内容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筛选教学内容,合理明确地确立教学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出语文本体性,我们的课堂就有了导向性,我们的课堂就会充满语文课的味道,教学的实效性也就有了基础保障.

1.要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训练目标要明确

学生每一节课的阅读教学都有具体目标和任务,训练目标要明确,课后阅读也要有比较具体的阅读目标.如在布置课文预习时,要让学生利用工具书查找认识并学习理解课文中生字生词;再要求学生阅读整篇文章,通过初读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自由结合学习小组共同讨论课文的结构层次,并给各小节加小标题.教给学生鉴赏诗歌、散文的方法,教给学生理清作者的思路,教会学生如何去欣赏、鉴赏美文中精彩的内容,分析课文的艺术特色,了解作品中的故事情节,体会人物形象的艺术魅力.

2.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乐学、爱学、会学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于不同题材和体裁的课文内容要选择不同的角度进行阅读,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学得好.当然,这就要求我们对每个层次的学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分别要有比较明确的目标和要求,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乐学、爱学、会学,让每个学生都在活动中得到不同程度的训练和提高.如:我们在学习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意境是悲壮的,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课文时,要在阅读时指出它的教学目标,其中的意境是凄婉的.本首词的意境是崇高的,音调高亢激昂,意气风发.意境:就是作品中,表现着、蕴含着、渗透着的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境界.朗读,读出气势,感受意境.

3.教给阅读方法,训练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的效率

教师应该适时地分类对学生进行一些必要的、有效的阅读指导.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在阅读中积累阅读技巧,针对不同题材和体裁的文章进行问题的解答.比如:《小石潭记》和《记承天寺夜游》一课时,我们在阅读时都要指导学生的教学目标,无论哪种题材和体裁,都要特别留意文章或段落开头: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的词语和句子;要注意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的词语和句子.也要注意文章结尾: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画龙点睛的词语和句子.因为在某种程度上,这些词语往往是理解文章抓住文章主题的突破!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天城中学564100)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