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游戏在幼儿园绘本教学中的应用

更新时间:2023-12-3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3968 浏览:59142

摘 要:表演游戏是儿童幼儿园的学习过程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游戏活动.表演游戏将学习和娱乐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具有鲜明的表演性、创造性和游戏性特点,这些特点融入到绘本学习过程中,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幼儿的知识,促进了幼儿成长初期社会行为的发展.表演游戏作为幼儿生活中一种特殊的游戏活动,在表达行动、意识以及情感方面能够起到巩固绘本阅读的作用,从而成为幼儿教育中重要的教学策略.


关 键 词:表演游戏;幼儿园;绘本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1-0251-01

游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娱乐项目,特别是在幼儿的教学活动中,游戏可以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幼儿教学活动要求的不断提高,游戏在教学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绘本教学作为幼儿园教学中的一种新兴模式,是我国在幼儿教学研究中的一大突破.绘本教学这种新兴教学模式,有多种多样的教学策略,包括集体阅读、分段阅读、角色体验、表演游戏等.其中,表演游戏的表演性、游戏性以及创造性等特点使表演游戏成为幼儿园绘本教学发展中的重要方式,在幼儿园绘本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表演游戏的含义及其特点

1.1表演游戏的含义.表演游戏是幼儿以故事为线索展开的游戏活动,是指幼儿根据故事或者童话等文学作品的内容和情节,通过扮演角色,运用语言、动作和表情进行再现文学作品[1]的一种游戏形式.我国幼教界对表演游戏还有另几种观点,一是表演游戏是按照童话故事等文学作品中的角色、情节和语言等,进行创造性表演的游戏形式;一是表演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再现该作品中某一段内容的游戏形式.

1.2表演游戏的特点.

1.2.1游戏性.游戏性这一特点是表演游戏中最主要的特点.幼儿的游戏表演不同于戏剧等成人表演形式,具有鲜明的游戏特点[2].幼儿可以尽情享受表演带来的乐趣,通过表演满足自己的表演兴趣以及表演等.幼儿的表演不追求艺术表现效果,在进行表演时,幼儿往往会忘记自己是在表演,尽情沉浸在游戏的欢乐当中.

1.2.2创造性.幼儿的表演游戏一般根据童话、故事等文学作品进行,在进行绘本表演时,由于幼儿的不可控制与自我发挥,表演的内容也不完全拘泥于作品本身的内容.幼儿会在表演时,在作品中融入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进行创造性的展现.

1.2.3表演性.幼儿在进行表演游戏之前,通常已有了一个故事的基本框架.在进行表演时,幼儿会根据故事的情节、人物关系等进行表演,具有强烈的故事再现性.故事的再现要求成为了表演游戏的基础,而这种再现也是这类表演游戏区别于其他类型游戏的特点.

2.表演游戏在幼儿园绘本教学发展中的应用

2.1拓宽表达途径,巩固绘本阅读体验.表演游戏一般包括故事表演、童话表演等.幼儿在进行游戏表演过程时,一般是借助各种材料,包括桌子、木偶、影子戏等.教师在幼儿进行表演前,可以根据绘本的主题以及形式选择不同的表演类型.这样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表现途径,充分拓展幼儿的语言、审美、表达等能力,巩固绘本阅读体验的同时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绘本阅读是一个体验的过程,而由于幼儿生活阅历少,较难与绘本中的人物形象产生共鸣.通过表演游戏,可以使幼儿再现绘本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激发幼儿的模仿能力.模仿也是幼儿时期主要的一种学习方法,通过模仿绘本中的人物、语言等,全面深刻的了解绘本中的内容.

2.2实现绘本内容与心灵的沟通.幼儿通过对绘本的理解,对绘本进行再创造,是幼儿与绘本进行的心灵上的对话过程.由于幼儿的阅读水平有限,幼儿的绘本阅读基本靠看图,而绘本中的很多意境是隐藏在图画之中的.这种意境,是家长以及老师用语言无法表达出来的,即使是用言语表达出来,幼儿对绘本中要传达的感想也认识不深刻.这也就需要表演游戏来进行辅助,辅助幼儿充分了解并深刻认识.表演游戏能将幼儿的认知、情感以及相关行为进行融合,如绘本《两棵树》,最后的内容基本是在阐述大树以及小树对幸福重逢的种种珍惜,对友谊失而复得的珍惜,它们两树交叉,强不可摧.作者也在绘本最后阐述道:"当我们经过时以为听到了风声,其实,只是那两棵树在低声倾诉."针对这种体会感比较强的绘本内容,如果单纯只靠教师比较强的讲故事技能,幼儿也只能一知半解.而通过表演游戏这种方式,能使幼儿对书中两棵树的深刻感情体会的更深,也使这种感动影响幼儿的成长.

蒂斯特等人对产生共情有一下两点认识:一是共情的过程既需要有情绪的参与,也需要有认知的参与;二是共情是在区分自我和他人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情绪反应,个体情绪产生的原因在于他人而非个体自身[3].表演游戏可以使儿童通过扮演角色,用绘本中的对话、动作等具有创造性的表演,再现剧本情境.

2.3通过绘本内容,践行亲社会行为.幼儿绘本中体现了很多社会生活中的主题:情绪的控制、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以及心理发展情况等.其中关于谦让、分享、宽容、感恩等社会主题都是幼儿较为喜欢的主题.2009年但菲等人通过对幼儿的亲社会行为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这些实验表明:处于大班水平幼儿的理解能力明显比中小班的幼儿强,个体表现出的关心、同情以及分享等亲社会行为表现更加突出,而这种亲社会行为发起的目的性也更强、内容更丰富、表现更持久.表演游戏是幼儿学习过程中喜欢的游戏,在绘本教学中运用表演游戏可以更好的将绘本的教育主题融入到幼儿游戏活动中,幼儿也可以在这种游戏中与同伴共同体验生活中的亲社会行为,在一致的行动中增强自身集体观念,陶冶自身情操,践行亲社会行为,通过一系列表演游戏的开展,强化自身亲社会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