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科普知识教学中的尝试教学

更新时间:2024-01-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251 浏览:11348

【摘 要】尝试教学法在目前的教育理念中深得人心,很多学校成为了尝试教学的基地.尝试教学是否适合化学学科呢?九年级化学教学中有很多科普性化学知识,课堂上非常容易出现科普知识介绍,丧失了化学韵味,学生也出现了怠倦状态,尝试教学法能给这类课带来高效吗?

【关 键 词】尝试教学初中化学科普类教学

随着课改的深入,现代学校教学模式已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化.尝试教学法属于“认知――发现”模式,自20世纪60年始酝酿思考,到80年代正式启动教学实验,邱学华老师对“尝试教学”进行了长达五十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从“学生能够在尝试中学习”到“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观点的提出,尝试教学从无到有,从实验到理论,在中小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九年级化学是学生化学学习的启蒙阶段,教学内容及方式却多种多样,尤其是科普类课型,教师容易将其上成科普介绍,学生感觉无趣从而丧失学习兴趣.想改变学生的学习现状,则必须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优化教师的教学方式.尝试法教学在数学领域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化学科普类教学中是否适用?本文就结合尝试法研究课《化学与材料》来探讨尝试教学法在初中化学科普性知识教学类型中的实效性.

一、公开课《化学与材料》的教学设计与过程

【课前预习】

【课堂教学】

1.交流课前预习

2.设计情境,学生尝试解决生活中的五项选择:

选择一:碗的选择――瓷碗、不锈钢碗、塑料碗;选择二:塑料袋的选择――聚乙烯材质、聚氯乙烯材质;选择三:桌脚垫的选择――纤维型、橡胶型、塑料型;选择四:布料、被子的选择――羊毛、棉、纤维;选择五:洗涤剂的选择――普通洗衣粉、羊毛专用洗涤剂.

通过尝试分析,了解各大材料的优缺点以及使用的注意事项.

3.出示衣服的标牌,各种成分的出现引出复合材料,学生尝试分析复合材料出现的必要性.结合图片,发现生活中的各种复合材料.

二、公开课《化学与材料》教学后的实效性调查

1.学生方面:

(1)第二天课堂上对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进行摸底:82%的学生完全掌握,16%的学生基本掌握,2%的学生略有遗忘.对各材料的区分和检验,掌握程度比另一个寻常教学班高出35个百分点.

(2)学生谈课堂的感觉:

学生甲:这课堂有意思,内容都来自生活,不枯燥.

学生乙:不错,没多花时间在死的知识上,大家分析得都很有劲.

2.同行的评价:很好,书本上一眼能找到看到的知识没花时间,课堂深刻地挖掘了化学内涵,有化学味,学生课堂表现也很精彩.

本节课实效性结论:省时、实用、高效,学生学习分析能力有所增长,学习兴趣加大,符合课改要求,达到了减负增效.

三、用尝试教学法开展科普类化学知识教学的一些体会与反思

《化学与材料》的教学是成功的,我认为尝试教学法在这类课型中要成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利用生活创设尝试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心理学认为,真正的学习应发生在有意义的情境中.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因此,利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创设尝试情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尝试情绪.

本课中就是利用学生生活中最常见的碗、塑料袋、桌脚垫、被子、洗涤剂等物质展开,让学生有亲切感、熟悉感,从而勇于分析、敢于交流.

2.储备基本知识,提供尝试条件.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供足够的条件:(1)要让学生储备书本中浅显的知识,有知识可依;(2)课堂上要尽可能减少对学生的束缚,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探索、讨论,有时间可用;(3)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的讨论,如若出现阻碍、分析片面等情况,可适当做出引导.

课前预习很重要,要有的放矢,目标明确.学生在课前将浅显的知识掌握,才能在课堂利用这些知识进行探讨.

3.创立合作尝试小组,提供尝试分析氛围.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学习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应该给每一个学生参与交流的机会,让他们相互学习、帮助.小组合作是一种必然的选择,不同的学生会从不同的视角来认识同一现象,经过讨论,大家各抒己见,学生之间和谐融洽的平等关系以及学习时的合作能力也会得到一定的发展.

本课中涉及物品的选择,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选择,选择的依据也不尽相同,这样,小组合作才会出现多种选择,学生也会有话可说、敢说,才会更深入地分析原因,找寻各材料的优缺点.

本课中充分利用实验尝试:利用燃烧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塑料,学生找到了它们的本质不同;亲手感觉棉线、羊毛线、化纤被酸或碱浸泡后的情况,理解了生活中为何不同的衣物用不同的洗涤剂等这些实验的开展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加深了他们的理解和记忆.

通过尝试我们认识到,将尝试教学理论应用于化学科普类知识教学中还是高效的,当然这要在设计课堂时多方面考虑,尝试教学的七步骤应选择性进行,而不能照搬,选择尝试问题时要具有针对性,要来源于学生的生活.